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当代具象绘画在不断地发展,光与色是其中探索的一个方向,当代的艺术家如何用新的观看方式承载光与色的表达,这与其新观念息息相关。一方面,他们借鉴前人对光色处理的经验,运用自己的观察和表达方式来演绎光与色。另一方面,他们更为可贵的精神是通过打破既有的定律,赋予光和色以新的角色,启示着后人在艺术观念上的不断求索。

  • 标签: 具象 光色 观念 观看方式
  • 简介:近年来,对女性艺术家的工作研究兴趣重燃,其中许多女性艺术家已经投身艺术界几十年。去年春天,《纽约时代风格杂志》的“作品进行时”栏目选取了11位有特色的女性(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她们的作品“我们应该多年前就已熟知”。

  • 标签: 女性艺术家 意识转变 黛西 70年代 时代风格 90年代
  • 简介:审美意识是人类在审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自主状态,受客观存在和观念因素的影响与牵涉。商周青铜器的审美意识牵涉一条历时性和精神性的文脉遗绪,包含造型本体和精神意象,暗合主体认知及客观存在,显现先民对生命宇宙、生存环境的朴素认知与物化观照。

  • 标签: 商周青铜器 审美意识 中国美学 反观 主体认知 活动过程
  • 简介:质疑历史和意识形态、深入探索国家符号作为本民族潜在构建要素的作用和责任,一直是中东欧艺术家的兴趣所在,同时也是他们争论与批判的核心。中东欧当代艺术探讨的主要问题是艺术自主权和艺术家自主权,这是当代艺术辩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艺术自主性的讨论也会直接导致不同形式的批判发生。“征候与变革——中东欧当代艺术展”主要展示了新时代背景下,不同国家和民族、不同政治、文化背景下,艺术作品如何通过形态各异的媒介来处理或表现各自特定的历史问题、社会环境问题以及全球性问题。

  • 标签: 当代艺术 意识形态 艺术展 中东欧 变革 历史问题
  • 简介:基于对当代书法高等教育发展中本科教材匮乏的深刻体认,由华东师范大学崔树强担任主编,邀请20多位书法专业的博士、硕士和高校书法教师参与撰写的“中国书法通识丛书”——《百代书迹:中国书法简史》《书为心画:书法理论批评》《神采为上:书法审美鉴赏》《意在笔先:书法创作技法》4卷,近日面世,并向全国发行。崔树强在丛书前言中指出,当他直接面对书法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以及踌躇满志的各类书法考生(高考、考研)时,惊讶地发现他们在书法基本常识、基本理论框架、基本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学生们的书法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专业性;知识系统表现出“狭、少、贫”的情况。正是从这样的实际情况出发,丛书编著始终紧扣专业底线,试图去扩大学生们在本专业方面的知识面,也因为如此,丛书呈现出两大特色:

  • 标签: 中国书法 通识教育 丛书 问题意识 主编 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