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8 个结果
  • 简介:在传统古典绘画和现当代前卫艺术当中,孟晓阳的创作无疑是别致的,介于两者之间,又有自己思考过后的区别。他把隐藏在脑海最深处的记忆形象,与周遗链接,形成空间中的时间关系,精心安排的画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独立精神。在他这里,传统绘画的观念是没有完全退去的,在反映客观再现的同时又加入了主观表现。

  • 标签: 保守 前卫 区别 记忆
  • 简介:唐代诗人李颀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望秦川》,诗是这样写的:“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秋声万竹,寒色五陵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今天我们就以其中的“秋声万竹”为内容,创作一方五个字的印章。

  • 标签: 唐代诗人 秦川
  • 简介:梁启超1927年在清华大学书法研究会上演讲《书法指导》中认为书法是最优美最便利的娱乐工具,认为写字虽不是第一项的娱乐,然不失为第一等的娱乐。书法爱好者对于任公这番话想来都会深有感触。

  • 标签: 书法作品 1927年 书法研究 清华大学 娱乐 梁启超
  • 简介:曹培伦,1981年生于山东,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同年获罗中立奖学金。罗中立奖学金为刚走出校门的曹培伦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机遇,更坚定了他继续在艺术道路上前行的信心,而十年的生活与探索让曹培伦的创作和思考更加深入。褪去了学生时代的稚嫩,曹培伦对自我和世界也有了不同的看法。

  • 标签: 学院版画 艺术道路 学生时代 奖学金 罗中立
  • 简介:“麓山美术馆当代水墨10:并非水墨的十种可能”将中国当代水墨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十位艺术家的作品汇集于此,其作品风格乃形态迥异,他们以自身的实践来回应这个时代并开辟出一条不同于过去的水墨之路,意在探讨当代水墨在当下的可能性,突出本次展览以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主题。

  • 标签: 现代水墨 多元化 艺术创新
  • 简介:<正>艺术的技能是一定要教的,假使不教,让儿童自己瞎摸,那就太不对了。在儿童觉得有意思而技术所限不能表达的时候,教师给予及时的点拨,正是解除儿童痛苦的做法,并不是干涉,是会受到学生欢迎的。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还应就绘画的内容、节奏、顺序等做必要的启发式的指导。正如一个好的演员还需有一个好的导演,才能演好戏一样。我认为应该在尊重孩子自主权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掌握如何从主到次、由大小、由简繁等基本的绘画技巧。任何游戏都有规则,儿童画也有规则。

  • 标签: 由简到繁 绘画技巧 教学环节 童孩
  • 简介:近些年来,我本人的创作主要是以《穿越系列》为主,并以此逐渐展开延伸至其他一些大的主题。在这个系列中,我首先要告诉人们的是:如果从人类,或者是人类之外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区别了,人在世界上做任何事情都没有什么高低贵贱,只是分工不同罢了。其实大人物和小人物都是这个世界的过客。基于上述观点,我在创作《穿越系列》过程中,所有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采用的都是同

  • 标签: 自行车 人与人 人类 环境污染 世界 交通工具
  • 简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生活的一切看起来变得快捷方便,就如超市之于分散诸商店,火炉子之于暖气空调,这一切的发生发展都是在某种程度上解放了我们自己,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自由自如,同样的,新媒体艺术的发生发展在整个艺术领域中也是起到同样的作用,评书被电视剧新媒体化了,变得更加丰富和容易理解,小说被电影化了,人的内心世界的营造更加具体,代表着这个时代最为先进与优秀的东西。

  • 标签: 新媒体艺术 生活教育 专业教育 模糊 新媒体时代 内心世界
  • 简介:短短两个月.人生中的一个小片段.一伙儿喜爱艺术的男女老少.带着各自的目的齐聚在一起.共同经历了一段抽象雕塑的熏陶和洗礼,那一段丰富的旅程.短暂而让人回味。

  • 标签: 雕刻艺术 雕塑 艺术作品 雕塑语言 材料特性
  • 简介:创意图形.作为设计艺术课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基础课.日益受到国内许多设计院校的重视。对图形及其创意的正确理解直接关系其训练内容和方法以及训练效果。本文试图从多角度深入阐释图形及创意图形.为该内容的教与学提供理论基点,从而更合理地去激发创意思维和设置训练内容。

  • 标签: 图形 创意 训练效果 内容和方法 设计院校 课程体系
  • 简介:“远挟琴书上帝畿,姓名今喜达金闱。鳌头独占词锋捷,听罢传胪日未西。”这是明人崔时佩对鳌头独占的描绘。必鳌先生在书法艺术上没有辜负其名字中包含的理想和志向,2004年初,站到了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的领奖台上,名实相契,令书界瞻目。

  • 标签: 书法艺术 篆刻展 审美需求 书体
  • 简介:"舌尖上的中国"是国人近来热议的话题。本是满足人们口腹之欲的饮食,却能阐发出这么浓郁的人情味与文化厚度,的确也显示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舌尖文化"尚且如此,更不必说"笔端文化"了。油画舶来中国的历史,多说五百年,少说也有百余年。前四百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缘由,是因为从明朝中叶的罗明坚、利玛窦清朝乾隆年间的郎世宁、王致诚、潘廷璋,他们传播的油画不仅受限于当时的皇宫,而且也遭到中国文化的强烈

  • 标签: 中国油画 中国文化 中国画 欧洲油画 油画笔 用笔
  • 简介:在数字化环境下产生的新媒体艺术,使得艺术打破了传统艺术媒介的限制,逐渐同质化。在网络的帮助下,新媒体所体现出来的联结性与互动性的特点使得艺术家与参与者的身份界限逐渐模糊。艺术作品成为了众多思想的集合,形成了发散性的网状思维模式。同时,生物技术也逐渐步入艺术领域,展现出生物技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趋势,或许会实现发生在意识之间的新的交流方式并发展出新的艺术形态。

  • 标签: 新媒体 数字化 联结性 互动性 意识/思维 生物技术
  • 简介:[编者按]艺术家精心创作的景观与景观装饰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创造美好环境、提高人类生活空间的艺术品位,是艺术家与项目投资管理者共同的社会责任."雕塑景观"侧重表达艺术家对创造环境艺术的探索心声,与各界同仁共享艺术心血的结晶.

  • 标签: 水景雕塑 活水公园 雕塑活水
  • 简介:水墨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能否为世界接纳和认可?能否走向世界和国际化?是近年来人们谈论的话题。由于水墨艺术的独特性和民族性.作品中包含着深奥的东方哲学观.

  • 标签: 水墨艺术 美国 移植 中华民族 艺术形式 国际化
  • 简介:从具象抽象,是一种基础造形方法,它是舍弃事物的具象外壳,用抽象的造形去表现和强化具象造形所蕴含的"神"。中国画历来重神轻形,而中国的一位水彩名家王肇民,却是提出了"形似则神似"的观点。他认为任何精神特色的反映都必依附形的力量。这引起了我对"从具象抽象"这一课题的一些思考。一种本质可以通过无数现象反映,因此,写实,变形、抽象这些不同的造形手法可表现同一种"神",这是"从具象抽象"这一课题的可

  • 标签: 具象到抽象 造形要素 节点 具象形 中国画 精神特色
  • 简介:威廉-塔克(WilliamTucker)是一位雕塑家,他的作品和为人的品行都体现了他所使用的媒介的良知。在他不知疲倦的创作中——包括他影响广泛的雕塑文章及作品本身——无论他是试图去限定,消除,积累,还是使其变得复杂,其中都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意义。他创作方式的激变,暗示着一种对雕塑本质近乎存在主义的探索与坚守。

  • 标签: 队形 创作方式 雕塑家 存在主义 作品
  • 简介:在人类知觉的基础上,大千世界的客体均形成了人们心中千差万别的感性形象。从而,人类也就找到了此物与彼物在表象上的自身特点,为进一步认知世界、感知世界、表现世界以至改造世界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和思想依托。同时也在一般表象的基础上延伸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 标签: 记忆表象 认知世界 感性形象 自身特点 改造世界 人类
  • 简介:海水轻轻拍打着耀眼的沙滩,大王椰子和棕榈在风中摇曳,树丛簇拥着嘉庚时代的石楼,树上都开着花,白的、黄的、紫的、红的……好像能嗅到风中带着的花香。赵九杰油画中的厦门,像一串美好的梦境。

  • 标签: 内蒙草原 油画艺术 题材 审美需求
  • 简介:18年前,在黄山召开的首届中国油画艺术讨论会上,我曾就山东油画作过这样的比喻:“在孔夫子的家乡发展油画,有如在中华民族的摇篮里,抱来了一个由希腊神话世界诞生的艺术之子,出乎意料的是,她竟然因吮吸了齐鲁广袤大地的甘美乳汁,神话般地成长起来。”诚然,经几代人的努力,这个神话已在山东变为现实。

  • 标签: 油画艺术 山东 乡土 希腊神话 中华民族 讨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