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位于中美洲加勒比海上的马提尼克岛,自1635年以来就沦为了法属殖民地,至今尚未独立。在40多万的人口中,90%以上为非洲或非洲—白人—西印第安混血人种。在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有着极高知名度的岛上现代绘画与雕塑,既不是传统艺术的自然延续,亦非土著文化的演变产物。

  • 标签: 加勒比学派 加勒比海地区 绘画 雕塑 本土艺术 黑人艺术
  • 简介:程君房(1541-1610之后),原名大约,字幼博,君房一名或许是为制墨而取,所以身边朋友最初都不知道“今日攻墨之君房,即当日嗜墨之幼博耳。”。别号众多,从留存的著作和墨品可见有筱野、守玄居士、玄玄子、玄玄氏、鸿蒙氏、墨隐道人、紫宸近侍、独醒客、鄣山放民、鄣郡放臣.

  • 标签: 沉浮 墨家 晚明 道人
  • 简介:行为学派(BehavioralParadigm)又称认知学派(Cogni-tiveParadigm)或心理学派(PsychologicalParadigm),是本世纪随着风景美学质量评价研究的深入而新兴的众多学派之一。与其它学派不同的是,行为学派以进化论思想为指导,从人的生存需要和功能需要出发,把风景作为人的生活空间、认识空间,力图从整体上(如用维量分析方法)而不是从具体的元素上(如形、线、色、质)或具体的风景构成要素上去分析风景,去讨论某种风景空间对人的生存、进化的意义,并以此作为风景美学质量评价的依据。在众多研究风景美学质量评价的学派中,行为学派虽产生较晚,但却拥有较完整和科学的理论体系。尤其是该学派的风景美学理论及有关风景美学质量评价模型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在国外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 标签: 行为学派 风景美 质量评价方法 美学质量 风景空间 可解性
  • 简介:贰张光宇和很多中国当代画家一样,长时间怀有一个美好的夙愿:画壁画。因借宏大的墙,表述宏大的事,抒发宏大的情,营建宏大的境。近代中国的长期动乱中一直不得机宜,只能抑存在心。终于在他辞世以后,1979年,北京首都机场壁画群出世,这是他的伙伴和学生们的一个了不起的建树。《哪吒闹海》《森林之歌》《白蛇传》《巴山蜀水》等十几幅新作,表达了他们对于世界、

  • 标签: 光华路学派 张光宇光华路
  • 简介:奥地利历史研究所,我在网上搜到这张照片很珍贵的,是1892年,这个历史研究所传统一直在20世纪延续下来,艾特尔贝格尔上任以后,物色到了当时的艺术鉴定家陶辛,西克尔任命为美术史教授,这个在当时,距现在100多年之前,他的做法是非常有远见的,而且非常超前。现在历史研究越来越注重图像研究,以前的艺术学家就关注文字,现在的艺术研究越来越多的关注于图像。

  • 标签: 维也纳学派 西方美术史 历史研究所 鉴定家 克尔 李格尔
  • 简介:什么是维也纳学派?这个本身在20-30年前,咱们整个中国没有几个人知道维也纳学派。20-30年前,我也不知道。首先我要提一个作家"滕固",他是上海人,他跟重庆也有一定的关系,他是从上海来的,然后到重庆来。我到重庆来,第—个想到什么呢?滕固先生是在重庆逝世的。在上海出生,在重庆逝世的,他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西洋美术史博士学位的人,1932年的时候,滕固出生在上海,对于中国的古典学术,中国书画都是很精通

  • 标签: 维也纳学派 西方美术史 中国书画 洛塞尔 古典绘画 卡拉瓦乔
  • 简介:所以,他感受的是一种社会的动荡,是人们随着对经济的追求,包括科技的革新,迫使人们对精神危机感的追求。他理论的表现跟老师不一样。然后他提出了二元论的美术史模式,南方意大利艺术代表了物质性的一极,北方德国艺术代表了精神的一极,将南北方艺术融为一体,他是最伟大的艺术家。他对手法主义的研究,是一种开创性的研究,这种研究也影响了贡布里希,他们跟柯克施卡联系很紧密。德沃夏克被认为是表现主义艺术家。最后是施洛塞尔,他是传统的守护者,也是在美术史博物馆,前身是帝国博物馆,一直在里面工作。在1921年的

  • 标签: 洛塞尔 维也纳学派 西方美术史 贡布里希 手法主义 表现主义
  • 简介:煊赫的语词,喻示着现象。其内质要义为:声势巨大,旺盛而成规模,外延则可引申为热烈、壮阔、浩浩荡荡。焦灼,是一种状态,一种游离、不安于社会公共秩序、公约、规范的自我价值认识状态。还可引申为对艺术现状的另类诠释:自说自话,甚至颠覆、破坏后的自恋重构。当代中国三十年书法创作流派与学派理论发展,从“新时期”的复苏、觉醒到振兴、繁荣走

  • 标签: 书法创作 创作流派 学派理论
  • 简介:在“福建当代艺术家学术邀请展”系列展览中,“新人展”是特别为部分新近进入当代艺术视野的艺术家举行的专题展,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团队,代表人物为庄长达、林铖刚、周雄波、陈鸿志等,大多毕业于90年代晚期,他们当中大多数早在学生时期就举办过个人作品展,展示出个体的艺术才智。

  • 标签: 艺术家 福建 艺术视野 代表人物 90年代 个人作品
  • 简介:1999年12月31日至2000年1月6日,“跨越——1999福建当代艺术家学术邀请展”在福建省画院举行,参展艺术家有黄大来,胡声平,胡汉平,林容生,陈宗光,李晓伟,朱进,沈也,袁文彬,昌山川,陈明华。

  • 标签: 学术 当代 2000年 1999年 参展艺术家 福建省
  • 简介:油画从西方传来,经过几代艺术家的研究与创造,成为表述中国文化主题和表达中国思想观念的视觉载体,更成为表现中国画家文化情怀的语言,油画在中国的传播与广泛的社会接受也使油画拥有中国自身文化环境的支持。在全球文化交汇和交融的情境中,中国油画需要寻找自己发展的路向。近些年来,一大批油画家重视在文化精神层面弘扬传统、驻足本土、探索创造,体现了一种新的文化自觉。"写意油画"就是当代中国油画的一种新的学术现象,也体现了中国油画家新的文化选择。

  • 标签: 油画学 写意精神 当代中国油画 油画家 中国画家 学术现象
  • 简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出现的"新艺术史"思潮注重于考察社会、文化与艺术品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促成艺术史研究的转向。但同时它也呈现出人文领域"文化转向"所产生的相关问题。物质文化研究近年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新研究形态,它使文化分析和社会分析在对"物"的研究中得以交汇。本文旨在通过实例探讨艺术史中的物质文化研究是如何矫正"新艺术史"所产生的问题,分析这一研究方式的对多样性基础能够给艺术史学所带来的影响。

  • 标签: 物质文化 “新艺术史” 社会 文化分析
  • 简介:2008年10月10日,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在北京会见了参加“中法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高层论坛”的中国和法国的专家学者。法国专家由法兰西学院院士团组成,包括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院士、终身秘书长、画家阿尔诺·多德里夫,艺术院院士、执行主席、画家伊夫一米勒冈,艺术院院士、雕塑家让·卡尔多,艺术院院士、摄影家吕西安·克莱格,艺术院通讯院士、建筑师让·弗朗索瓦·高利尼永,艺术院院士、音乐家弗朗素瓦·贝尔纳·马士,艺术院自由院士、医生、作家和诗人弗朗索瓦·贝尔纳·米歇尔,艺术院院士、建筑师罗歇·戴利贝尔,艺术院院士、音乐家埃蒂特·卡娜·德·诗兹女士,

  • 标签: 法兰西学院 专家学者 副部长 文化部 院士 艺术
  • 简介:二〇〇七年七月二十八日,龙城太原花团锦簇,一片欢腾。备受书坛瞩目的纪念傅山诞辰四百周年全国书法艺术展览在太原中国煤炭博物馆隆重开幕。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赵长青,中国书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旭光,中国书协展览部主任白煦,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

  • 标签: 专家学术 书法艺术展览 傅山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