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月14日,娇妍、富丽、人气最旺的玫瑰痴醉在情人节红色的港湾。3月8日,我们又携手佳人,泪眼相看中走进祝福的季节:让三月的阳光盛开女性温柔、智慧的笑靥。藉“三八”妇女节祝福的节日,本刊推出了“玫瑰之约·三八女书家专题”,为书法界的巾帼英杰送上一枝火红的玫瑰,拥抱有情人的温馨与浪漫。

  • 标签: 玫瑰约
  • 简介:20世纪百年,有两位成就卓著、荦荦大擘的女书家,她们是被称为“南萧北游”的萧娴和游寿。萧娴(1902-1997),名娴,字稚秋,号蜕阁,又号暂得居士。其父萧铁珊,精诗文、书法,为南社社员。萧娴出生在一个半官僚、知识分子的家庭。她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宠爱和文化的熏染,健康活泼,自由快乐。然而好景不长。1907年,就在萧娴5岁时,母亲突然患

  • 标签: 铿锵玫瑰萧娴
  • 简介:1林风眠先生画作很多,其中最早吸引了我的是.那些方构图的瓶。记得当时我是个中学生,看他的那么饱满.又那么忧郁,跟常见的花卉很不同,不是简单的春光烂漫欢天喜地,而是沉句甸地堵在眼前,又纠缠在心头挥之不去.不知是因为它们的艳丽还是凄婉。

  • 标签: 林风眠 中学生 画作
  • 简介:静静地站在窗前,偶然看到窗台上那盆不知名的小花竟然在叶丛中露出了一个小花蕾。第二天.这个小花蕾奇迹般地开出了一朵淡雅的小花.微风拂过.散发出一股淡淡的幽香。闻着这若有若无的幽香,我不禁感叹道:“花开了!”

  • 标签: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正>“朝社”是在1928年12月初成立的。这是一个文艺性社团。领导者是魯迅,其骨干力量是柔石,此外还有崔真吾、王方仁等人。成立这个社团的目的是为了“介紹东欧和北欧的文学,输入外国的版面”,“扶植一点剛健质朴的文艺。”(鲁迅:“为了忘却的紀念”)“朝社”组成后,創办了“朝周刊”,共出20期。1929年6月1日改为旬刊,又出12期。內容除创作外,都是翻譯外因的小说、诗歌、随笔和文艺理論。1929年编”艺苑朝华”。“介紹国外木刻版面,也选印中国过去被人忘却的还能复生的图案,有时是重提旧事而今日可以利用的遺产,有时是发掘現在中国时行艺术家的祖坟。其中“蕗谷虹兒画选”是“为了扫蕩上海滩上的

  • 标签: 木刻版画 外国 苏联 王明 柔石 文艺性
  • 简介:在一个小院种点花草,亦是体会和摹仿生命在岁月中的演变和成长过程的顺势而为。以我看来,种花的故事,仿佛穿越时空回归童年。这个故事里的花朵,由于缺乏灌溉滋润,经常在频临死亡的边缘,可以说这满园看上去长势不错的花草,其实是在优胜劣汰的生存中剩余下来的幸存者的故事。几年前在窗下角落栽下的一小株黄槐,己经长得有碗口粗细,秋天满树黄花遮天蔽日;鱼池中的苇草来自洱海,树下的绣球是从MCA泳池畔移来,园中木瓜和石榴的生长还有待时日,月季倒也时时开放从未停

  • 标签: 天满 绣球花 黄槐 窗下 苇草 三角梅
  • 简介:谬痛N澎矮一《惨缭_/霰∥m缌俨薹似叮廖§了也琢囊争青铪上“雾一片牙菖;胡上廖丧人1j3435触强l鬻囊.鬻%mi瓤薯羹蘩羹搿《瓢瓣薯鬻簿誊蓬鬻_。0__0i_0—_豢蠢夔瓣瓣I;2r。000呐矿0。38如k,pp眩珍_??Db玫瑰之约:女书法家作品选

  • 标签: 书法家作品 作品选 玫瑰约
  • 简介:《韭帖》行楷书,墨迹麻纸本,高26厘米,宽28厘米,为杨凝式的代表作。是杨凝式在昼寝乍起、腹中甚饥之时,得以珍馐充腹之后,为答谢友人馈赠美味韭而信笔写下

  • 标签: 杨凝式 书法创作 心境 布白 文字 作者
  • 简介:魏家范老师,一个普通的中学美术教师,在中学美术教育岗位上辛勤工作了一辈子,在三尺讲台上,在课后兴趣班中,殷殷不倦地教书育人,将美的种子播撒在一代代少年学生的心田,为高等艺术教育院校输送了一批批的专业苗子,在学生们的心目中,幽默风趣而且多才多艺的他,就是美神"维纳斯"的化身。

  • 标签: 老师 玫瑰 高等艺术教育 中学美术 美术教师 教育岗位
  • 简介:都知道王海燕画.她的里面有那么多妖娆,更有那么多的典故。是一个古今中外长久不竭的体裁,无论是古希腊神庙的建筑装饰或是充满神奇的神话传说,花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标签: 神话传说 建筑装饰 王海燕 古希腊
  • 简介:《韭帖》,是五代时杰出书法家杨凝式的传世翰墨。法书上追“二王”兼师欧、颜、纵逸雄杰。楷法略带行体、欹侧取势,萧散有致,一变唐法。至宋朝黄庭坚鉴赏后,还特地撰诗以赞:“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凤子,下笔便到乌丝阑。”《韭帖》如此盛名,历来为世人器重。且自打宋、元、明、清以来各朝,皇家皆将其深藏于大内,载人簿册,作为御览墨宝。

  • 标签: 杨凝式 黄庭坚 书法家 取势 博士 鉴赏
  • 简介:技巧娴熟的笔墨,浓淡相宜的色彩,是程桂琳自成一格的艺术语言,是其绘画作品美的元素,欣赏其画、其、其人,可以感悟到画家既不是机械地摹拟生活对象,也不是臆造空想的产物。而是画家投身自然,观摹神交,与对象物渗透融合,达到物我一体的境界,在不自觉自醉中,进入不能自己创作状态,物我交融、情不自禁,在笔墨彩色中流露出审美意趣。

  • 标签: 传神 艺术语言 绘画作品 创作状态 审美意趣 不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