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芭蕾舞目前面临的困境之一就是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秀芭蕾演员流向国外,因此,不少芭蕾舞团为了制止人才外流,防止演员出国深造、演出等,而广州芭蕾舞团却作出了惊人的举动:把团内艺术水平高的演员找机会送出去。“不怕他们跑掉吗?”记者开门见山地问该团团长丹丹。“不怕,他们会回来的,而且回来后干得更踏实。”其中的原由,丹丹说,首先,芭蕾是从西方嫁接过来的艺术,国内演员当然需要去国外学习正宗的芭蕾艺术。其次,当演员跳到一定水平后,他们需要与国外的芭蕾演员交流,认清自己在国际芭坛的位置。他们已经先后送出了佟树声、邹罡、朝乐蒙,这些人在国外得到了专家及媒体的好评,这样他们就找回了真正的自己。再者,出去后让他们看一下,国外是不是真正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好。丹丹说,为演员提供那么好的训练条件、医疗保健条件的只有中国才有,国外伤了、病了都不能耽误跳舞,连舞鞋都要自己买,所以正在美国的朝乐蒙打电话说一定要回来。

  • 标签: 演员 芭蕾舞团 演出 艺术水平 外学 想象
  • 简介:时值岁末年初,首都文艺市场空前繁荣,其中舞剧作为一个重要的文艺品种也在这一时间段集中爆发,密集上演,那么我们第讲就来说说中国舞剧的问题。

  • 标签: 舞剧 编剧 文艺市场
  • 简介:生长在福建龙岩的云峰,是以《山里人家》作为他的处女作开始步入到舞蹈编导的行列中的。1993年从部队复员的他到了一个很小的地区歌舞团工作。最初,在艺术上因受地域环境的影响,“客家文化”、“闽西风情”等诸多民间舞蹈素材是他那一时期主要的创作原型与形象动机。也许是天生就是搞编导的料,他的天赋给了他更多的灵感与想象,一上手就如鱼得水,好像当编导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 标签: 舞蹈编导 歌舞团 民间舞蹈 艺术 创作 素材
  • 简介:转型、转型、再转型,舞蹈界的转型似乎成为演员们的必由之路。王舸,因在《情天恨海圆明园》中活灵活现的成功表演而让人们“铭记”他舞者的身份。怎么就摇身一变成了编导呢?在脱颖而出的编导身份背后,支撑着的一定是非同一般的感慨。

  • 标签: 编导 《情天恨海圆明园》 张云 跟踪 再转型 演员
  • 简介:1.脚的振动身体侧卧,弯肘以手掌支头,另一只手前置,丹田呼吸。收缩在丹田的力,开始沿身体流动,走向支撑头部的手掌。身体的重量完全融在地面上,头的重量也落在地面上,上侧的脚轻轻地振动。2.脚的拉伸振动的腿屈膝,贴近上身,从膝到脚尖向天空伸展,吐气,并将腿拉向肩部。脚尖伸向头部,手抓住脚尖,用力向上拉伸。随着呼吸,一拉一松交互进行。

  • 标签: 舞蹈疗法 股关节 技术要领 图解说明
  • 简介:物理学已经从古典力学发展到了量子力学、相对论的现代物理学时代。现代物理学的理论认为,“物质是不断运动、振动的分子、原子、原子核。”东方的思想自古就认为“所有的物体都在运动、振动和跃动。”这些定义点出了动力学的真谛。然而,不仅是物质和事物,意念和灵魂也在“力与运动”、“顺序”、“过程”之中变换,流动、流转是动力学世界观之本。这是东方精深的意识与西方最尖端的自然科学的结合,所以说现代是东西方文化相融合的时代。

  • 标签: 舞蹈疗法 重力游戏 动力学 身体机能 图解说明
  • 简介:如果说,1986年秋的第届全国舞蹈比赛上,有什么人和什么舞,产生出永恒的美丽和魅力的话,那无疑便是杨丽萍和她自编自演的《雀之灵》了115年来,杨丽萍成了新时代孔雀公主的象征,出人意外或意料之中地频繁出现在电视广告或故事影片中,而《雀之灵》则成了新时代民间舞的符号,合法或非法地出没于全国各地的大小舞台之上。

  • 标签: 杨丽萍 民间舞 故事影片 舞蹈比赛 展演 新时代
  • 简介: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迫切需要大批新鲜血液补充到文艺队伍中。于是,原本是上海绸布庄伙计的毅和在湖南战时儿童保育院生活的田静,都因为舞蹈改变了命运,开始步入全新的艺术之路。艺术来源于生活,老一辈艺术家编创的作品正是来自于多年生活的积累,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取得今天的艺术成就。

  • 标签: 新中国成立初期 舞蹈家 奋斗历程 张毅 艺术家 艺术成就
  • 简介: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经过近一年的加工打磨和一个多月的评选审议,日前正式揭晓。通过评审组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舞剧《大梦敦煌》、话剧《父亲》、儿童剧《一二三,起步走》、歌舞《八桂大歌》、话剧《虎距钟山》、梨园戏《董生与李氏》、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京剧《膏药章》、川剧《变脸》、话剧《万家灯火》10部作品荣获了2003—2004年度“十大精品剧目”的称号。以上也是本届“十大精品剧目”综合评价的排序状况。

  • 标签: 剧目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舞剧 话剧 《大红灯笼高高挂》 《万家灯火》
  • 简介:2004年5月的厦门,海风习习,艳阳高照。全国舞蹈界各路人马汇集东海之滨,起舞弄清影。因为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在这里开赛,也因为由《舞蹈》杂志社和厦门市文化局联合举办的第届全国舞蹈评论研修班在鹭岛同时举行。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白淑湘、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冯双白、厦门市文化局局长罗才福、《舞蹈》杂志社社长谭美莲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四十余名学员出席了开学仪式。

  • 标签: 第二届全国舞蹈评论研修班 厦门市 课程题目 舞蹈创作 舞剧结构理论 编创技法
  • 简介:2018年10月12日晚,由北京舞蹈学院主办,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员会承办的第届“一带一路”民族传统舞蹈展演在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剧场成功举办。展演中的12个剧目以及此次展演所征集的珍贵舞蹈资料均进入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中国民族舞蹈学术资源库”。中央电视台、《中国文化报》等媒体对此次展演活动进行了报道。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承续“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以舞蹈艺术架起民心相通的桥梁。

  • 标签: 民族舞蹈 展演活动 传统舞蹈 一带一路 《中国文化报》 北京舞蹈学院
  • 简介:在当代中美舞蹈文化交流中,美籍华裔舞蹈教育家王晓蓝是一位了不起的功臣。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她就来到中国大陆介绍西方现代舞。当时的王晓蓝刚至而立之年,她用舞者漂亮的身体向我们展示了现代舞精彩的技巧,并且在八十年代曾和吴晓邦先生商定,打算介绍格雷姆舞团来华演出,

  • 标签: 现代舞 舞蹈教育家 对话 泰勒 保罗 美国
  • 简介:由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联合举办的第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录像会演》活动已圆满结束了,在参赛的399个作品中,评出金奖46个,银奖96个,铜奖127个,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少儿舞蹈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手段,已得到人们的认同,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热热闹闹的会演之后,再冷静地思考思考:看看成绩,找找不足.提点建议,也许对以后工作的开展会有益的吧!

  • 标签: 少儿舞蹈 参赛 中国舞蹈 作品 手段 活动
  • 简介:辽宁芭蕾舞团创作的四幕大型芭蕾舞剧《泉映月》(以下简称《泉》)诞生于1997年,首次推出于1997年12月全国舞剧观摩会上,《泉》获得普遍的好评,囊括了舞剧调演的全部奖项(优秀剧目奖、编导奖、作曲奖、舞美设计奖、灯光设计奖、演员表演奖)。为了搞成精品,在崭露头角的基础上,辽宁芭蕾舞团发扬连续作战和精益求精的精神,邀请省内外多位艺术专家,集中各方面力量进行了艰辛、细致、深入的加工修改和紧张排练。

  • 标签: 芭蕾舞团 《二泉映月》 芭蕾舞剧 舞美设计 作曲 剧目
  • 简介:本文将针对舞动无界项目这个特定的研究对象,分析跨文化主义的内涵。首先探讨跨文化主义产生的问题,并对文化依附于国家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其次,进一步阐述跨文化合作中不可预料的因素:在舞台舞蹈合作的进程中,"跨文化"在预期的各个阶段引发的多种分歧。由此说明跨文化交流与文化差异共存并行的历史事实。

  • 标签: 跨文化主义 跨文化作品 工作环境 资金政策 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