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台湾国光新编剧《孟小》,2010年3月首演于台北中山堂,冠以“京剧歌唱剧”之名;2011年10月,复打出“魏海敏翻新孟小”的招牌,于台北城市舞台上演;11月份赴京沪巡演。继《金锁记》之后,编剧王安祈的华瞻辞采与主演魏海敏的高超演技再度联袂,令人叹赏。

  • 标签: 2010年 《金锁记》 编剧 台北 辞采 王安
  • 简介:作为当代深受人们喜爱的女作曲家之一,建芬凭借其悦耳的音乐旋律感染了亿万听众,其声乐作品对当代乐坛影响深远。对该问题的研究前人主要停留在对建芬某一作品的剖析,或者其对当代流行音乐的贡献,而本文通过对建芬众多作品的综合分析,梳理出建芬音乐作品中的声乐特色和风格特色,希望能让广大音乐爱好者从不同角度认识建芬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

  • 标签: 谷建芬 声乐特色 风格特色
  • 简介:和强、熊月玲贤伉俪在新疆秦腔界是两颗璀灿的明星,是两面高扬的大旗。和强先生13岁即参加玉门油矿文工团秦剧队学艺。师从秦腔表演艺术家王新民先生,攻文武小生和文武须生,尤其擅演长靠戏。1957年随石油大军进疆,加入乌鲁木齐市新中剧院,逐渐磨炼,斐然成材。和强先生不仅富有表演艺术的天赋条件,而且意志坚强,敢于拼搏。他从小对戏剧就有“悟性”,加之在文化素质上的不断提高,具有较高层次的审美情趣,博采众长,溶铸于心,久而久之,自成风格。

  • 标签: 表演艺术 文化素质 玉门油矿 “悟性” 意志坚强 美声唱法
  • 简介:梅耶荷(VsevolodMeyerhold,1874—1940).俄国重要的导演及戏剧理论家,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并列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戏剧大师。年轻时曾受业于聂米罗维奇。丹钦科,早年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莫斯科剧院成员之一。1905年因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意见不合而离开莫斯科剧院,转而投入彼堡的柯米萨尔日芙斯告娅剧院任总导演。

  • 标签: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莫斯科剧院 戏剧理论家 二十世纪 导演
  • 简介:尔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当时的法国已经是全世界的经济中心,也是艺术中心。工业革命带来的生活上的变化也触动了艺术家敏感的神经。不可避免地艺术领域中发生了深刻彻底的革命。1905年,法国巴黎的秋季沙龙上,野兽派的作品给当时处于统治地位的学院式艺术观念给予沉重的打击,动摇了学院传授的艺术基础概念——透视、明暗、空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 标签: 19世纪末20世纪初 雕塑 艺术中心 法国巴黎 工业革命 经济中心
  • 简介:我印象中的李萍是一个极具艺术禀赋的人。她不是科班出身,但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塑造了无数个令行内行外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形象,如《痴梦》中好吃懒做、嫌贫爱富的崔氏,《金玉奴》中娇嗔可爱、善良果敢的金玉奴,《雷雨》中曾使周萍视为生命绿洲、栖身之地的四凤,

  • 标签: 京剧 表演艺术 艺术作品 《金玉奴》
  • 简介:孟小(1907-1977)京剧女演员,工老生,原名若兰,学名令辉,北京人,幼从姨父仇月祥习艺,宗孙(菊仙)派。进京后先后拜陈秀华、余叔岩为师、艺业大进,终成一代名伶。

  • 标签: 中国京剧 女演员 北京人 余叔岩 老生
  • 简介:2008年夏,我受中国歌剧研究会委派,第一次踏上欧洲大陆,借在奥地利的历史名城格拉茨观摩第五届世界合唱比赛之机,顺便进行了一次歌剧之旅。奥、、意三国,十来个城市各种不同的歌剧景观,在短暂的时间里扑面而来。感叹、感动、感慨、感受,多且复杂,尚未平复,趁热成文,愿与同好者分享。

  • 标签: 中国歌剧 历史名城 奥地利 合唱
  • 简介:建校五十年来,我院教师和历届校友在教学、科研及艺术创作上成绩卓著,经验丰富。适逢校庆之际,本刊特辟新栏目,旨在对他们作些系统的研究和介绍。本期介绍的陈钧是我院舞美系绘画教师,胡庆树是表演系55届校友。希望以此为始,并竭诚欢迎大家撰文赐稿。

  • 标签: 中国油画 八大山人 马蒂斯 艺术形式 普希金 艺术特色
  • 简介:旧时妇女是不能上台唱戏的,像“四大名旦”“四小名旦”,都是男旦。随着时代的变迁,男女平等,解放妇女,慢慢地女子也可以登台唱戏了,实现了男女同台。

  • 标签: 女子 京剧 “四大名旦” 男女平等 妇女 男旦
  • 简介:工人出身的龚健是上世纪80年代后中国培养出来的美籍华人男低音歌唱家,在国际乐坛颇有盛名,获过10项国际奖项,演过50多部歌剧,也曾多次来港参与歌剧的演出,令人印象深刻。此次他12月6日在香港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曲目全为经典的中外艺术歌曲,很有特色,很受欢迎。

  • 标签: 个人独唱音乐会 美籍华人 80年代 艺术歌曲 歌唱家 国际
  • 简介:几年前在津谢世的孙老乙先生,少年时候在天津中南国剧社等票房学演京剧,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拜苗胜春为师,继续深造,很快成为当地票界的名人。1947年上海组织京剧界工会,他被公推为会长。当年他广泛结交戏曲艺人,与众多名家过从甚密,发表过不少戏曲评论文章,出版有《海上名票集》、《当代名伶传》等专著。十多年前,孙老乙先生从上海迁居天津,与笔者成为忘年之友。我从孙老那里得知许多他眼见耳闻的梨园掌故和内幕细节,

  • 标签: 京剧 杜月笙 20世纪30年代 情缘 评论文章 上海
  • 简介:自2007年亮相舞台,《杨女将》已演出110多场,除了赢得陕西广大观众的由衷喜爱,还远赴北京、上海、澳门、太原等地,参加各类重大文化活动,其靓丽的青春风采所向披靡,征服了所有看过戏的观众。

  • 标签: 《杨门女将》 青春 秦腔 文化活动 观众 演出
  • 简介:七代京剧世家,相沿150余年,差不多一部京剧史。由今日京剧老生执牛耳者谭元寿现身说法,历数家珍,对于了解京剧沿革,研究京剧理论的人来说,无疑是绝好良机。当我们来到谭家,谭元寿先生,子孝增,孙正岩,三世同堂,正谈艺论道,立即使我们感受到这个京剧家庭的不同凡响。今年66岁的元寿先生精神矍铄、步履矫健,待人热情,亲

  • 标签: 谭元寿 正岩 执牛耳者 余叔岩 余三胜 袁世海
  • 简介:第一次看亦安导演的戏,是他执导的上海戏剧学院00级表演系的学生演出莎士比亚的.我略微迟到,没有看到开始时的情景.我被一位女生从侧门悄悄地带入剧场,好一阵子处于恍惚之中,不仅因为自己没有快速进入剧情而有些忐忑,而且也因为没有即时适应舞台环境而茫然.不知是准备略显仓促,是演出经费的拮据,是第一阶段的并未尽心的投入与演出,还是因为导演的意图有意这样为之,让该剧具有完全可供自由即兴表演的空的空间,总之,我没有想到舞台上会是那样:几乎是空空荡荡的.在我的印象中,我在上戏也不是第一次看学生毕业演出,也还看过其他戏剧院校的毕业演出,也没有闹到这样寒碜、简易.

  • 标签: 谷亦安 导演 表演艺术 舞台设计 布景
  • 简介:1970年,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政弘提出了“恐怖理论”,它推测,机器人及其他类人仿真物的外观和动作越逼真,人们对其亲和度也会越高,当逼真性到达一个较高的临界点,亲和度会陡然下降直至最低点。近几年,恐怖理论成为西方新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支持这一理论的合理性。恐怖理论对于数码影像艺术角色设计有显著的指导意义。设计者应该注意规避和利用恐怖效应,既要防止跌入恐怖,又要利用恐怖曲线去追求特定的角色虚拟效果。

  • 标签: 恐怖谷理论 数码影像艺术 角色设计 规避与利用
  • 简介: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中,反面角色往往由丑行或净行扮演,即使"陈世美"、"温其久"由老生担任,也非固定于某一流派.而《沙家浜》中的刁一,却是深深地打上了马派的烙印.

  • 标签: 诸葛亮 《沙家浜》 传统戏 现代戏 历史戏 扮演
  • 简介:在二十世纪初,有不少在华的西方人用照相机为工具,拍摄和记录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原之江大学校长费佩就是这样的一位摄影爱好者。费佩所拍摄中国老照片的题材十分广泛,但大致可分为下面这三个方面:一是在他长期生活和工作过的浙江省和杭州市的照片;二是1917年他与另外两名热爱摄影的朋友西德尼·甘博和希尔考特·阿瑟考察川北与西藏边界风土人情的照片;三是1920年美国驻华公使特地邀请他专程考察了中国水上生活的照片。本文以存世的一千多张费佩老照片为主线,梳理他在中国长达几十年的摄影活动对于向西方揭示中国的真实形象,以及对于后人重新找回历史记忆的努力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 标签: 费佩德 老照片 历史记忆 杭州 普陀山 西藏
  • 简介:本世纪进入六十年代以来,符号学这门曾经波其倡导人、瑞士语言学家费迪南··索绪尔称之为囊括一切的新兴科学在西方学术界迅速传播开来,不仅在几乎所有的人文科学领域里站稳了脚根,而且在某些国家快得令人惊奇地排斥了传统研究方法而跃居霸主地位。在戏剧研究领域里,符号学当然也毫无例外地占领了阵地,成为一最年轻、最活跃,

  • 标签: 戏剧研究 科学领域 西方学术界 六十年代 语言学家 霸主地位
  • 简介:1980年春节前,我通过文化部在全国招收演员的考试,由广州京剧团调回到阔别十一年多的北京京剧院,分配到二团工作。二团是由老、中、青演员共同组成的演出团,老艺术家有吴秋、李万春、姜铁麟、王吟秋、姚玉刚、邓芹、冯玉增、陈世鼎、殷金振等,

  • 标签: 吴素秋 老师 感恩 北京京剧院 春节前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