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中华民族与自然灾害的抗争,贯穿了中华文明生长、绵延的整个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极其丰富的减灾救荒经验,也积累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量的灾害文献。从宋代迄清末民初,对救荒经验加以总结,并著录专书之举,层出不穷。

  • 标签: 中国人民 出版 集成 政书 自然灾害 中华民族
  • 简介:在建立金文语料库的过程中,对有关殷周金文著录的大型出土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处理.借助于有关信息化手段,采取与有关传世文献参照的方法,对进行了字形订讹、补释.随手杂志,无虑数十则.这里先刊出的,是关于第18册的15则.

  • 标签: 《殷周金文集成》 原拓 显示器
  • 简介:《江苏省志·文化艺术志》是专记江苏文化艺术事业的历史与现状的专业志,文艺集成志书是由文化部会同国家民委和中国文联的有关文艺协会先后联合编纂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曲艺志》等10部集成,是志书的总称。省文艺志和文艺集成志书同为专志,有许多相同之处。首先,它们同具志书存史、育人的功能,同具志书科学性、

  • 标签: 文艺 异同辨析 扬剧 专志 江苏民间舞蹈 综合性与专业性
  • 简介:康熙五十五年,康熙帝诏开古今图书集成馆,任命诚亲王允祉为监修,陈梦雷为总裁,物色人员进馆纂修《古今图书集成》。集成馆开馆前後采取举荐、诏试等方式选拔人员入馆纂修,并设立了监修、总裁、副总裁等职,由专人分修《古今图书集成》各典部,也有专人负责誊录、校阅、绘图和刷印工作。雍正帝即位後,清洗原集成馆部分纂修人员,纂修工作短暂停顿後二次开馆,至雍正三年十二月闭馆,雍正四年六月初一日吏部尚书孙柱请准议叙纂校人员。值得注意的是,集成馆纂修人员多为身份低微的举贡生员,集成馆兴废也直接影响到了纂修人员的个人命运,此一特殊性与康熙末年的皇位继承关系甚大。

  • 标签: 《古今图书集成》 古今图书集成馆 纂修人员 陈梦雷
  • 简介:幼儿自主探究能力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核心能力,是幼儿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的素质基础。幸福幼儿园聚焦'幼儿自主探究模型及其教师支持策略模型的研究',展开长达8年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支架幼儿自主探究的‘四疑’模型'和'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五步’策略模型'。

  • 标签: 幼儿自主 探究疑 支持策略
  • 简介:民族法学是一门介于法学与民族学之间的交叉性学科。中国学者在对其进行研究时沿袭了规范主义研究范式。对内生理论的探寻寿在着先天不足。放眼未来,问题导向、规范集成与回归田野构成了制约中国民族法学发展的三重因素。因此,这三重问题理应得到中国民族法学界的理论关怀与精准回应。问题导向,所要谋划的是中国民族法学活动场域的空间架构;规范集成,所要研讨的是中国民族法学学科属性的定夺;而回归田野,则是对中国民族法学未来发展面向的方法论解构。

  • 标签: 中国民族法学 部门法学 领域法学 田野法学
  • 简介:藏文版的《中国西藏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终于与读者见面了,作为全面反映西藏民间文学状况的权威版本,所选印的作品,是西藏各地区、各民族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的忠实记录,这些作品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突出的艺术特色,是文学欣赏和借鉴的艺术珍品,又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是许多学科宝贵的研究资料,同时也是文化创新的丰富资源库和强大支撑力量。

  • 标签: 中国西藏 多民族国家 文学欣赏 口头流传 艺术特色 西藏和平解放
  • 简介:由清代陈梦雷、蒋廷锡等人编撰的《古今图书集成》,康熙中陈梦雷等原辑,初称《古今图书汇编》,康熙改为今名。雍正初年蒋廷锡等奉旨再编,雍正四年(1726)完成。它以汇编一典一部作为结构层次,按事物类型,分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6个汇编,32个典,6109个部。其中历象汇编4典120部;方舆汇编4博物汇编4典

  • 标签: 《古今图书集成》 史料价值 渔业行业 史志 中国
  • 简介: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承担,新疆艺术研究所编辑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新疆卷》,于1999年1月15日开始向全国发行。这本书是国家八五重点艺术科研项目,是自治区文化厅承担7部艺术集成志书中的1部,是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指导下,全疆各地、...

  • 标签: 民间舞蹈 中国民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化厅 民族民间舞蹈 舞蹈艺术
  • 简介:本文在建立人口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GCPA模型的运用,对西藏2008—2011年的人口安全水平现状进行了动态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近年来西藏人口安全现状的总体水平虽然有所上升,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

  • 标签: 西藏 人口安全 评价 GCPA模型
  • 简介:作为藏族传统的三大历史地理区域之一,康区在地域上介于西藏与内地之间,自唐宋以来,一直是联结西藏与内地政治交往、汉藏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和枢纽地带。尤其是清朝民国时期,在边疆政局日趋危殆之下,康区更被世人视为影响汉藏民族及西藏与中央政府之间政治关系走向的关键性区域。在藏事波折起伏之时,晚清政府以固川为保藏之计,着意强化经营康区,为后世"治藏必先安康"思想之滥觞。

  • 标签: 康导月刊 文化交流 枢纽地带 汉藏 政治交往 历史地理
  • 简介: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本文计算了2000--2012年以来西宁市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及由此得到的生态盈余,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其结果,发现西宁市目前处于绝对的生态赤字,说明西宁市土地的供给和需求不一致,西宁市土地利用正在远离可持续性发展。

  • 标签: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西宁市 土地利用 可持续性
  • 简介: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理念,构建全面系统的活态传承绩效评价体系对引导活态传承的规范执行,客观科学评价其传承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民族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绩效评价为研究内容,通过文献分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内涵和路径进行了理论阐释;并结合专家问卷法,筛选出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活态传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随后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从而构建了民族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绩效评价模型

  • 标签: 民族地区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态传承 绩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