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20007年3月30日上午,广西来宾市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会议在市行政中心多功能厅举行。来自各县(市、区)政府、中直和区直驻来宾单位、市直承编单位的分管领导和各县(市、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约180人参加了会议。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蓝日基,来宾市委常委、秘书长苏建荣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 标签: 会议报道 办公室主任 编纂委员会 地方志 多功能厅 行政中心
  • 简介:《抗日战争正面战场》1987年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初次编辑,汇集了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南昌会战、武汉会战等10余次重大战役的史料,该书的编辑出版,当时曾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反响,受到了有关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的欢迎。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 标签: 中国抗日战争 正面战场 编辑出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增补本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简介:目前抗日战争史研究中,很多学者都把1945年春夏之交的湘西会战作为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次大捷,对之后的反攻作战提及甚少,认为这些战役是在日军主动撤退的前提下,中国军队跟在日军后面收复失地而已。因此,这些战役得到了一个非常不雅的外号“跟进式反攻”。

  • 标签: 正面战场 反攻 抗战 广西 抗日战争史 中国军队
  • 简介:来自驼峰航线上的报道邹陈东,张义康编者按:本刊1994年第二期曾刊发《西藏发现美机残骸记实》一文,报道了1993年9月在中国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易贡乡若果冰川发现二战时期美机残骸的消息,现再刊发续篇,以飨读者。1993年9月17日,中国5位藏族群众发现...

  • 标签: 驼峰航线 飞行员 中国军人 失踪人 西藏林芝 二战时期
  • 简介:在我们曾结识并采写过的数以千计的英雄模范人物中间,雷锋给我们留下的形象是最鲜明、最难忘的。

  • 标签: 雷锋 英雄模范人物 采写 鲜明
  • 简介:1971年,中国通过开展“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关系的坚冰,使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和人民消除敌对,走向和解。30多年前,我作为日本共同通讯社报道中国情况的主要记者,有幸亲身经历并首先报道了中美开展“乒乓外交”这一重大外交事件。

  • 标签: “乒乓外交” 中美关系 外交事件 亲身经历 太平洋 通讯社
  • 简介:用土法造出东方红5号火箭现在好多人都知道我出名是制造钻头,对的,这是一个方面。但不知道送卫星上天的东方红5号火箭,也是我组织人搞出来的。周总理真正认识我,也是因为我搞出了火箭。要是没有那个东西,总理对我的印象还不是很深。

  • 标签: 周总理 火箭 组织人 东方
  • 简介:1946年12月24日,寒风凛冽的圣诞前夜,古城北平发生了一件令人发指的暴行,驻华美军海军陆战队长皮尔逊在位于东单的练兵场小树林中,强奸了北京大学先修班的18岁女生沈崇。这就是震惊全国的“沈崇事件”。次日,私营通讯社亚光社率先作了报道。国民党当局惊恐万分,下令严禁各报刊登事件经过。但仍有《新民报》、《北平日报》、《世界日报》等多家报纸突破当局的威胁和严密封锁,相继报道此消息,揭露事件真相,抗议美军暴行。而且《新民报》在发表消息时,还将中央社要各报不准刊登的通知也作为新闻予以公布,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公愤。新闻界的介人,使事件本身再也无法掩饰。一场由“沈崇事件”引发的爱国斗争迅速在北平掀起并延及全

  • 标签: 沈崇事件 追踪报道 新闻价值 燕京 国民政府 国民党
  • 简介:2009年3月17日《中国老年报》转载《百年潮》的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志愿军有两个军的兵力被敌人分割包围,最后有一个整编师、即第一八。师未能归还建制,一部分人员血染沙场,16000多人落入敌人牢笼,占了整个朝鲜战争志愿军被俘人员的80%还多。”读了这段文字,

  • 标签: 志愿军 辨正 朝鲜战争 老年报 敌人 兵力
  • 简介: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为现代化提供了精神动力;传统文化实用理性的价值观念促使现代化意识的觉醒;"中体西用"认知模式为学习西方提供了合法性基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是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文化基础.

  • 标签: 传统文化 现代化 民族精神 实用理性
  • 简介:1936年发生的西安事变,历史已有公论,正如毛泽东所说:“西安事变的和平饵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在新形势下的国内的合作形成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发动了。”从此,结束了自1927年以来的十年内战,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然而,第一位冲破国民党新闻封锁线,向全国人民公开报道西安事变真相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确政策的,却是当时还不是共产党员的《大公报》记者范长江。

  • 标签: 西安事变 范长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真相 中国共产党 《大公报》
  • 简介:新闻报道可以作为撰写年鉴条目的一种材料,但不能直接用作年鉴条目。要想使其成为年鉴条目,还需撰稿人分析辨别,并按年鉴条目写作要求,在选材时限、写作手法、标题表述、结构要素上作一些处理。

  • 标签: 年鉴 条目 新闻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