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8 个结果
  • 简介:子思学派是介于孔孟之间的重要儒家派别,但体现其主要思想之著述——《子思》却亡佚了。本文首先对《子思》之结集、流传与亡佚情况作了梳理,认为《子思》最初结集时称《中庸》,流传过程中或称《子思》,或称《子思子》,这表明它们的史料来源是各不相同的。其次,对现存《子思》的七个作了对比研究,发现诸各有优劣,皆非善本。最后,认为有必要对《子思》进行重,并提出了重《子思》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 标签: 子思学派 《中庸》 《子思》 《子思子》 辑本
  • 简介:《傅子》考略曹东方,陈见微《傅子》,哲学著作,晋傅玄(217─-278年)撰。玄字休奕,魏晋之际哲学家、学者。北地泥阳(今陕西省耀县)人。少孤奋。学识渊博,精通音律,善为文章。历官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封鹑觚男。武帝受禅迁司隶校尉,性亮直刚劲,贵...

  • 标签: 《傅子》 《群书治要》 物理论 辑本 严可均 《御览》
  • 简介:宋元之际戴侗撰《六书故》一书,保存了丰富的《说文解字》异本材料,本文将笔者最新发现的5条唐《说文解字》材料、12条蜀《说文解字》材料逐一录出,根据明清以来各家之说和甲金文字材料,对其得失优劣加以简要的考证和评论,并认为这两种异本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说文解字》的原本面貌,具有宝贵的文献价值,有助于对《说文解字》的研究以及文字学的发展。

  • 标签: 《六书故》 《说文解字》 唐本 蜀本
  • 简介:<正>“论企业管理的书籍成千上万,而从根本道理上说,多数抵不过一部《菜根谭》。”这是去年《环球》杂志第六期介绍当前的日本《菜根谭》热时说的话。据介绍,该书中所说“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魉而猖狂”,被日本企业界视为企业用人的准绳,即用人的条件是德才兼备;缺一不可,但主导方面是德。当然,人们的缺点错误是难免的,日本企业家引用《菜根谭》所说“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而是用培训与教育的方法来帮助他们改正。因为现代化企业以人为中心,职工素质决定

  • 标签: 《菜根谭》 企业管理 职工素质 日本 企业用人 企业家
  • 简介:看一部校点整理的古籍有没有价值、是否值得一读,通常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衡量。一是看原书内容如何,二是看原作者如何,三是看整理者如何,四是看整理出来的新本子如何。最近读三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鲁通甫集》整理,①感觉无论从上述哪一点来看,都可圈可点。

  • 标签: 整理 古籍 三秦出版社 细读 辑校 原作者
  • 简介:<正>有清一代,经过姚之骃,汪文台等六、七位学者的努力,诸家散佚后汉史书的辑佚工作成就颇丰.《八家后汉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下称《注》)在清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于辑佚、校勘等方面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绩.但是,由于佚文量大而驳杂,问题很多.要解决这些问题,恐怕并非朝夕之间即能办到.虽然《注》对所有一千九百多条佚文都进行了校点,并加了详注,但在阅读时,笔者觉得《注》的校在以下几个方面仍有可再加商讨之处:一是原文有误而《注》漏校者,二是前人校误而《注》承之者,三是断制未允者,四是佚文偶或漏者,五是佚文归属未允者等.本文就以上诸方面择取二十例,略陈管见,冀或有释疑补阙之用.为便于行文,正文不再分类;每条后除注明《注》页码外,一并注明出自何家后汉书.囿于见闻,不当之处,亟盼方家教正.

  • 标签: 《八家后汉书辑注》 校辑 献疑 书钞 佚文 司马
  • 简介:《文录》是一部韩愈诗文选集,它的选编时间在李汉编纂《昌黎先生集》之前,所以,它是问世最早的一部韩愈作品集,对韩愈作品的文字校勘有着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同时,这部选集的文字反映了韩文的早期面貌,对比《文录》与集的文字差异,可以考见韩愈思想的演变轨迹。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部选集的编者趟德曾经接受过韩愈本人的直接教诲,集子的选编也有韩愈本人的直接影响,所以,这部选集的选录标准,也体现了韩愈本人在学术、文化以及文学创作方面的理论追求和价值取向。具

  • 标签: 《文录》 韩愈 诗文选集 中国 唐朝 文学研究
  • 简介:梁盛材诗七首沙面行1954年赴广州参观学习,住于沙面省商业厅,有感而作

  • 标签: 诗词 1954年 参观学习
  • 简介:台湾国家图书馆、台湾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等处所藏的明人别集中,有一些是海内外不常见的珍稀古籍,其中的明词值得重视。现将从这两处图书馆所搜采来的十五种别集中的近三百首明词陆续刊布,以飨读者。

  • 标签: 全明词 明别集 续补
  • 简介:<正>李芳民先生撰写的《唐五代佛寺考》一书(商务印书馆,2006年)是一部高质量的历史佛教地理学著作,对于唐五代文学、历史、佛教史研究有学术参考价值。李氏一书主要依据相关史书、方志、诗文、佛教典籍、唐人小说等文献。但因唐五代时期文献繁多,难免有所遗漏。对此,已有几位学者予以补充~①。事实上,还有一类文献为

  • 标签: 唐五代 唐人小说 学术参考价值 辑补 佛教史 佛教典籍
  • 简介:明代藩府是明代社会一个特殊的政治和文化群体,对于明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在综合辨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所掌握的文献资料,对明代藩府著作和撰述作了较为全面的钩沉、辑录和考释。

  • 标签: 明代亲藩 宗藩文化 藩府著述
  • 简介:凉州达氏家族属于明代的"归化回回",曾涌现出达云、达奇勋等名将,为维护明朝西北边陲安定发挥了突出作用。达氏家族中,当属达云功勋卓著,他一生戎马生涯,屡建奇功,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回回爱国人物。通过达云在明朝的活动,我们既可看到回回民族极强的适应性,又可观察明朝内迁少数民族政策措施的变化。

  • 标签: 达云 回族名将 内附回回 凉州
  • 简介:裴渊《广州记》作为古代广州重要的地志著作,其书早已亡佚。清人王谟、王仁俊等人曾先后进行了相关辑佚工作,今人也有及相关研究成果出现。然而,对裴渊《广州记》的辑佚与研究仍存在诸多问题,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 标签: 裴渊 广州记 辑佚 顾微
  • 简介:终元一代,有据可考的散曲家共计有二百人左右,而其中见于记载的西城散曲家就近二十名之多,所占比例之大,令后代学者叹而观之。他们分别为贯云石、马九不忽木、琐非复初、阿里耀卿、阿里西瑛、玉元鼎,大食惟寅、兰楚芳、丁野夫、金元素、金文石、赛景初、吉诚甫、仲易及虎伯恭、虎伯俭、虎伯谦等。这些西城散曲家精通中土语文、深谙汉文化.其作品风格独特质扑自然,语言清俊,真切动人,具有绮丽清新之风格,伙元代”散曲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 标签: 元代 西域散曲家 辑述
  • 简介:王士禛是清初著名诗人,主持风雅近五十年,文章宏富,版本繁多。晚年编订《带经堂集》,对早年诗文集加以修订,抽换和删削部分作品,以致许多诗文遗佚。后人代有辑佚,如乾隆间张承先王士禛古今体诗一百二十余首,编为《渔洋山人集外诗》二卷(有乾隆四十二年钱大昕序刊本及光绪二十年《观自得斋丛书》)。今人整理的《王士禛全集》(1)全面辑录了渔洋诗、文、杂著等作品,被誉为'一代诗宗著作的全景展

  • 标签: 佚文考 王士禛 禛佚文
  • 简介:李东阳是明代茶陵派领袖,一生著述宏富。其诗文作品,有明清刻本抄本七种。今人据此所编有《李东阳集》(周寅兵点校)和《李东阳续集》(钱振民校),均由岳麓书社分别于1983年和1998年出版。两集约一百五十万字,将东阳作品网罗殆尽。然挂万漏一,亦所难免。笔者于专题研究之际,意外获得李东阳佚作四篇。佚作对研究李东阳的生平、交往和思想都不无裨益。

  • 标签: 李东阳 辑佚 考证
  • 简介:严可均所《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是一部研究先唐政治、经济、文化重要文献总集,论文对严南北朝文未收部分文献进行了考,希望对相关的研究有所帮助。

  • 标签: 严可均 南北朝文 补遗
  • 简介:我在选编《塔城地区志.文献存(文献要目)》时,参阅了新出版的十几部县(市)志和地区志,感到这部分五花八门,杂乱无章。有的只有文献存,而无文献要目,如《沈丘县志》、《渭南县志》、《淳安县志》、《吕梁地区志》;有的在《附录》中把文献存混于杂编,如《威海市志》、《萧山县志》;有的是编者对文献做概要而非原文存,如《哈密县志》;有的千脆弃之不,无文献存及文献要目,如《淮滨县志》、《浙川县志》、《全椒县志》、《宜昌地区志》。在选编文献的内容

  • 标签: 地区志 杂编 哈密县 萧山县志 淮滨县 浙川县
  • 简介:《全宋词》收有惠洪词二十一首,但近日笔者研读惠洪的《石门文字禅》,发现被漏收的惠洪词多达十四首。本文对漏收的惠洪词进行了补,对漏收的原因进行了辨析。

  • 标签: 全宋词 石门文字禅 惠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