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正>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室郑炳林编著,将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敦煌碑铭赞释》一书是关于敦煌文书中的碑文、墓志铭、邈真赞等人物传记资料汇辑、校注和研究的著作。敦煌河西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辉煌的发展时期:一个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出现了五凉政权,政治、经济、文化都比较先进,文献记载甚多。一个是晚唐五代归义军时期。大中二年张议潮收复敦煌,咸通二年收复凉州,结束了吐蕃在河西的统治,辖区东起灵武西至伊吾,据有六州之地,至北宋皇祐年间曹贤顺领归义军事,前后200余年时间,归义军政权处在错综复

  • 标签: 碑铭赞 敦煌文书 敦煌学研究 归义军时期 十六国时期 中国历史
  • 简介:羊同国,汉文又作杨同国或杨童国,藏文作Zhangzhung,译为“象雄”,是中国唐代西部少数民族之一及其建立的国家的名称。最早记载羊同国史地者为《通典》卷190《边防》、《唐会要》卷99,《太平寰宇记》卷185亦有《大羊同国》的记载,但多为抄袭《通典》。藏文史籍也有所载,可分为早期和晚期两部分。早期以敦煌藏文史料为代表,晚期则以《拉达克史》较为翔实。

  • 标签: 史籍 地望 《通典》 文史 史料 汉文
  • 简介:本文通过征考文献,揭出邢澍的生平事迹与学术源流。于前辈学者的邢澍研究以拾遗补阙。并对编纂《守雅堂稿存》的陇右学者冯国瑞的生平学术贡献予简要评介,以表彰这位坎坷经历的西北学者的学术地位。

  • 标签: 守雅堂稿辑存 邢澍 冯国瑞
  • 简介:一、《佛祖历代通载》对沙罗巴的记载13世纪藏传佛教流播中土之时。虽然传教僧得到了元朝统治者的鼓励和支持,但却往往受到中土儒学文士和佛教徒公开或无形的抵制。大多数藏族僧侣似置身中原文化之外.而未能像畏兀儿人那样投身于中原士人所敬重的文化事业。这种情况与元代西夏遗民也是不同的。1227年,西夏国被蒙古灭亡后,很多西夏人汉化,在中原地区用汉文进行创作,成为名闻遐迩的诗人,

  • 标签: 西夏遗民 元代 《佛祖历代通载》 僧人 中原文化 藏传佛教
  • 简介:本文主要对后唐李延范纂《敦煌新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共得群书征引该书佚文7则,其中有4则群书既引作《敦煌实录》,又引作《敦煌新录》,另有2则内容,群书征引仅作《敦煌新录》,前辈学者或作刘晒《敦煌实录》,或作刘晒《敦煌新录》。经过考辨我们发现,该书并非刘晒《敦煌实录》,更不是刘晒《敦煌新录》,而是后唐李延范所纂《敦煌新录》。

  • 标签: 后唐 李延范 敦煌新录 敦煌实录
  • 简介:清代金石学发展迅猛,黄易为乾嘉时期著名的金石学家。山东博物馆藏《黄小松释吉金拓本》为清稿本,是目前所见研究黄氏金石收藏,尤其是古代铜器铭刻方面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清代金石学发展的重要资料。由于拓本集流传日久,在黄氏之后经过了很多学者的题跋和考释,其收藏和流传情况不甚明晰。本文通过对《黄小松释吉金拓本》中黄易以后的题记情况和递传顺序进行分析,对九皋、杨铎、黄咸宝、丁彦臣、匡源、李山农和李家恺等金石研究学者进行考述,厘清《黄小松释吉金拓本》的流传经历,进而梳理出清代山左金石学发展的基本脉络。

  • 标签: 黄易 金石学 拓本 鉴藏
  • 简介:敦煌初唐卷子裴注《史记·管蔡世家》残卷之附篇前、后,有两大段包括两个相同的“太史公曰”在内的重复之文,又,附篇增衍“曹叔振铎世家”一题。敦煌此卷这两处重大文字错误,乃因附篇拼补入卷所造成。敦煌《管蔡世家》中误重之文和增衍的附篇之题,后为司马贞《索隐》所据、北宋景祜《史记》相继沿存下来,而又有所变易。初唐盛唐至北宋这三个重要阶段有代表性的《史记》传本文本之同异,既显示出《史记》夹注之传承有绪,又反映该在不同时期的重要特点。

  • 标签: 《史记·管蔡世家》 敦煌本 《索隐》本 景祜本
  • 简介:天津艺术博物馆藏107号敦煌《文选注》栋二先生亦多有勘正,已日趋完备;但其在字形辨认、正于方家。首经罗国威先生校勘、整理。其后刘明、赵家字词考辨等方面尚有可商之处,故此提出,以正于方家。

  • 标签: 敦煌本 《文选注》 补校
  • 简介:敦煌《文选音》包括P.2833号与S.8521号两个写卷,本文对抄写时代及其注音特点、文献价值与版本价值作了探索。

  • 标签: 敦煌 《文选音》 价值
  • 简介:《南方文物》其前身为《江西历史文物》(内部刊物),1989年改刊为《江西文物》(全国公开发行),1992改刊名为《南方文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其办刊宗旨正如1992年《南方文物》第一期改刊词所言:以继承和弘扬南方民族优秀文化为已任,立足南方,面向东南亚;以文物研究和考古学为主要内涵,兼及民族学及其它有关学科和边缘学科;鼓励开拓创新,坚持百家争鸣。

  • 标签: 质量为本 创新 历史文物 民族优秀文化 公开发行 边缘学科
  • 简介:<正>敦煌王昭君故事,是敦煌民间文学中的一颗明珠,它在王昭君故事演变过程中有着重要的转变作用,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也是我国民间文学史上一份宝贵的文献。有关王昭君的敦煌遗书共有四件:1.伯二五五三《王昭君变文》;12.伯二五五五、伯二六七三、伯四九四四等三个写本同是《王昭君(安雅词)》;3.伯二七四八《王昭君怨诸词人连句》;4.斯○五五五《昭君怨》。这些遗书披露以后,已见有十三篇论文探讨王昭君故事。总观这些论文,尚无一篇就所有敦煌王昭君诗歌与变文作总体研究者,这不能说不是一个缺陷。为弥补此缺陷,本文即将沿敦煌文献角度进行探讨。

  • 标签: 昭君出塞 匈奴 敦煌遗书 王昭君 演变过程 单于
  • 简介:<正>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敦煌文学的研究,特别是变文的研究,有着长足的进展,但是对于故事赋的研究却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关于故事赋的源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试图通过对于敦煌《燕子赋》的考察来探求故事赋体制的某些特点以及源流传承的某些问题。《燕子赋》是敦煌故事赋中具有特色的寓言体韵文作品。它存两种体制,一是以四言为主,间有六言的杂言体,一是整齐的五言体。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称前者为人作,称后者为B作。A作产生于唐代开元时期,写身有征辽功勋的雀儿侵占了逃户燕子

  • 标签: 敦煌本 敦煌文学 汉书·艺文志 敦煌变文 源流 考辨
  • 简介:竹山,是古蜀夜郎侯崇拜竹的神山。东汉时,被张陵夺取,改置为天师道二十四治之一的竹治。今对其有关历史,作一考证,以供商榷。

  • 标签: 本竹山 本竹治 天师道 夜郎
  • 简介: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金山乡贺兰山拜寺沟内十余公里处,有一座正方形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它就是建于西夏时期的拜寺沟方塔,塔亦因沟名和塔形而得名。198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文物普查,误以此为明代建筑。1990年11月,方塔被毁。同年12月初,有关部门到现场联合调查时,获得墨书西夏文和汉文题记的木塔心柱,才知道这座方塔是有准确年代可考的少有的西夏建筑。

  • 标签: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 西夏时期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物普查 联合调查 汉文题记
  • 简介:郭煌《修文殿御览残卷》考释黄维忠,郑炳林敦煌莫高窟第十七窟藏经洞所封藏的古籍中,有数十卷类书残卷。1899年,藏洞被发现后,这些类书残卷随其它古籍相继被斯坦因、伯希和劫去,分别收藏于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英国伦敦博物馆。伯希和编号为二五二六的《修文殿...

  • 标签: 《太平御览》 《艺文类聚》 引书 《十六国春秋》 字卷 残卷
  • 简介:梁代大僧正法云的《法华义记》对后世佛教,尤其是天台宗影响深远。而敦煌遗书中题名为《法华(经)义记》的S.2733、S.4102、P.3308以及被《敦煌遗书总目索引》误判为《法华义记》卷三的S.37皆非法云《法华义记》的抄本。在《大正藏》第85册所收《法华义记》卷三中,题注说明此卷前部分依S.2733,自“安乐行品”以下部分据S.37,此处所谓的S.37使用的是已废弃的旧编号,实际指的S.4102。

  • 标签: 光宅法云 《法华义记》 敦煌遗书 新旧编号
  • 简介:广昌民风淳朴,崇礼尚贤,名人志士,代有人杰.清代康雍乾盛世,广昌甘竹之洙溪村出了魏方泰祖孙三侍郎,政绩卓著,名垂青史,他们是以德为本官宦世家的代表,尤其为清代中晚期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标签: 教育世家
  • 简介:美国博物馆无论是国立还是私立,都坚持公益性社会文化事业的属性,已形成国家和社会共同支持博物馆事业的良性发展机制,不同所有制不同类型的博物馆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 标签: 美国 博物馆 管理机制 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