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帕巴拉活佛系统帕巴拉活佛系统是西藏昌都地区的昌都强巴林寺的寺主活佛。康区的格鲁派僧人麦·喜饶桑布在拉萨色拉寺学经后,受宗喀巴的大弟子甲曹杰的委派回康区传法,他在明正统二年(1437)倡建该寺,成为康区最早的格鲁派寺院之一。麦·喜饶桑布圆寂后,由宗喀巴的再传弟子德钦多尔济继任堪布,以后由其转世继承寺主职位,形成帕巴拉活佛系统。德钦多尔济被称为“帕巴拉”,为古印度佛教大师圣天的名字的藏文意译,其转世系统即以此为号。随着格鲁派势力的增长,昌都强巴林寺和帕巴拉活佛在昌都地区逐渐发展壮大。

  • 标签: 活佛系统 昌都地区 格鲁派 印度佛教 宗喀巴 色拉寺
  • 简介:西藏大昭寺史上最大规模金顶维修竣工历时3年,大昭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金顶维修工程日前已全部竣工。整个维修工程包括释迦牟尼殿、强巴佛殿、松赞干布殿等5座大殿金顶和部分房檐,总面积达3743平方米。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拉萨大昭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西藏首辆新能源汽车试运行11月11日,西藏首辆新能源汽车"东风御风"投入试运行。该车为17座商务纯电动汽车,座椅舒适,运行平稳。

  • 标签: 拉萨大昭寺 强巴 保障房 维修工程 项目突破 产业联动
  • 简介:作为藏族传统的三大历史地理区域之一,康区在地域上介于西藏与内地之间,自唐宋以来,一直是联结西藏与内地政治交往、汉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和枢纽地带。尤其是清朝民国时期,在边疆政局日趋危殆之下,康区更被世人视为影响汉藏民族及西藏与中央政府之间政治关系走向的关键性区域。在事波折起伏之时,晚清政府以固川为保藏之计,着意强化经营康区,为后世"治必先安康"思想之滥觞。

  • 标签: 康导月刊 文化交流 枢纽地带 汉藏 政治交往 历史地理
  • 简介:青海区作为我国除西藏以外区面积最大、藏族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近几年来,随着青海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涉外经济规模也在持续扩大,但总量依然很小,跨境收支总额占全省的比重不到15%,且外汇管理在全省区几近空白;而全省非区的外汇管理与服务则得到了长足发展。这种外汇管理在青海区与非区间呈现的"此长彼短"不平衡现况,对青海区涉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本文在梳理青海区涉外经济发展现状及外汇管理短板的基础上,从多角度提出在青海区实施有效外汇管理的路径。

  • 标签: 青海藏区 外汇管理 涉外经济 短板 战略取向
  • 简介:甘肃区包括甘南区和武威天祝区,区文物遗存比较丰富,覆盖了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类型。由于地理上的过渡性、文化上的交融性、宗教上的包容性,甘肃区文物遗存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和独特优势,是民族交流融合、发展繁荣的重要历史见证。但由于城镇化发展和村民保护意识不强,文物保存现状岌岌可危。

  • 标签: 甘肃藏区 甘南藏区 天祝藏区 文物遗存
  • 简介:观智院本《文选》现于日本天理图书馆,属三十卷抄本系统,白文无注,内容起自《过秦论》"明智而忠信",下接《非有先生论》《四子讲德论》《王命论》《典论·论文》《六代论》,至《博弈论》结尾,卷末标"文选卷第廿六"。"文选卷第廿六"下有识语"元德二历中春于庄严寺书毕",元德二年即中国元朝至顺元年(1330)。此本国内难得一见,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仅傅刚先生《文选版本研究》一书中有一段简短介绍;虽于日本,然日本学者也并未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目前仅见花房英树先生一篇解题。因而本文通过异文比勘与旁记分析两部分将观智院本的概貌呈现出来,并对其价值作简要叙述,以期引起学界对此本的关注与研究,使其价值早日得以发挥。

  • 标签: 《文选》 观智院本 抄本
  • 简介:清末以来,由于国家力量的介入,近代康区的城镇空间布局发生较大的转变。这主要体现在本土政治力量与国家力量的消长,汉式民间信仰空间被挤占和挪用,以及藏人传统宗教空间的保留。随着城镇空间布局的变化,以社会教育为主要渠道,面向城镇汉民众的社会生活改良举措开展起来。在官府、本土力量和各类民间组织之间关系的调和下,近代康区国家与地方社会互动的特色通过公共生活中的汉关系充分地展现出来。

  • 标签: 康区 公共生活 汉藏关系
  • 简介:彝走廊区域的四川松潘羌寨守护神空间中存在两类文化建构,一类塑造村寨空间和社会关系,一类表达族群空间分布记忆。两类文化建构蕴含羌寨区分和联系的空间逻辑,呈现羌寨空间、信仰、社会和族群相互运作特征。羌寨守护神个案扩大藏彝走廊宗教空间研究范围,同时起到让人们反思和拓展人类学空间研究理论的重要作用。

  • 标签: 藏彝走廊 羌族 村寨守护神 文化建构 空间逻辑
  • 简介:日本静嘉堂所《旧五代史》钞本如陆心源题跋所言是邵晋涵对《旧五代史》辑佚和校勘时的工作本。只是并不是象所期待的邵晋涵辑佚的底稿,而是与影库本所本之翰林院钞本同出一源的过录本。静嘉堂本中校改文字数量多而复杂,呈现多层次的改动目的。静嘉堂本的校改与《旧五代史考异》与殿本的校改有关联,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旧五代史 清辑本 邵晋涵
  • 简介: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都从印度接受观音菩萨信仰与多罗菩萨信仰。藏传佛教的观音始终保持为男相菩萨,而多罗菩萨通过起源故事的再建构,发展为与观音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慈悲女神——度母,而进入汉地的多罗信仰逐步被汉地唐宋以后兴起的强大的女性观音信仰系统所吸纳和取代。汉地的观音信仰与区的观音叠加度母的信仰尽管在现今表现出许多差异,但是究其源头则有重要的关联,本文试图通过文献和宗教故事的梳理,厘清汉观音信仰与度母信仰的源头关联与其后的不同流变。

  • 标签: 藏汉观音信仰 度母信仰 多罗菩萨
  • 简介:释迦牟尼佛本生与佛传故事是佛教典籍中重要内容,也是汉佛教绘画雕塑艺术的常见题材。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两套唐卡组画,生动描绘了释迦牟尼佛本生与佛传故事,一套三十一幅、一套四十一幅。清朝皇帝崇奉藏传佛教,紫禁城中遍布藏传佛殿,供奉着丰富多彩的佛像、佛塔、唐卡、法器,按三世章嘉国师的话说,"凡是西藏有的,这里一应俱全"。数以千计的各类唐卡是清宫藏传佛教文物中重要的一项。来源于

  • 标签: 唐卡艺术 释迦牟尼佛 佛教绘画 清朝皇帝 雕塑艺术 佛教典籍
  • 简介:抗战前,在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的浪潮中,鉴于畜牧业在西北及国家经济中的重要性,为了改良落后生产方式及提高经济效率,全国经济委员会于甘肃省夏河区设立西北畜牧改良场,作为改良西北畜牧实验基地。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无暇顾及西北种畜场,将其拨交甘肃省地方接管后,办公经费缩减,再加上管理不善,与地方社会纠结迭生,业务开展困难。经人事调整及各种努力,经营状况好转,与地方合作逐渐增多。在西北种畜场的推动下,畜牧兽医机构进驻夏河区,从事兽疫调查、人畜疫病防治及畜牧试验等工作,推动了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 标签: 西北种畜场 畜牧改良 夏河藏区 冲突与协作
  • 简介:杨孝容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1期上发表文章,提出作为民国时期佛教最高学府和中国佛教教育中心,汉教理院对地方佛教特别是重庆佛教的影响深远。据作者统计,汉教理院在重庆办学18年(1932-1950),共招收学生500名以上,在生源地明确的399人当中,约77%的学生来自川渝,具体到重庆当地,则先后有135人曾到该院就读,分布在27个区县。也就是说重庆现今38个区县将近四分之三的区县有汉教理院学生。汉教理院对佛教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该院为重庆培养了大量佛教人才,促使兴办佛教教育,还体现在因其地处重庆,给当地佛教道场、佛教社团、弘法模式带来的改变,包括直接接入其中,如对南川及金佛山佛教的影响便为一例。

  • 标签: 中国佛教 金佛山 重庆 教理 南川 人文社会科学
  • 简介:青藏高原,早已在我心中,只是一直让我远远地仰之,心怡神往。也许正是这份虔诚的仰慕之情,才感觉真有一天身临其境时顿然感到一种神圣般的情愫——湛蓝如洗的苍穹,梦幻仙境的草原。来到这样的地方,需要一份特别的纯洁和神圣的感念,心比天高,仿佛浩大欲容万物之美,在纯朴的牧民面前,善良、朴素与仁慈,谁都会受到心灵的撞击,去除杂念,彼此友和。或许,这样的一群人是最可善交之人。

  • 标签: 长征 藏区 阿坝 义诊 纪实 中国
  • 简介: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于8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西藏及四省区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从业人员备受鼓舞,纷纷表示:“总书记的讲话为生态保护工作指明方向,我们一定坚定不移地严守生态安全红线,保护碧水蓝天。”

  • 标签: 西藏工作座谈会 生态保护工作 生态安全 干部群众 藏区 从业人员
  • 简介:在我国藏族聚居区的社会发展中,政治参与是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青海等省藏族聚居区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公民基层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发展趋势和理性目标及其实现等方面,对藏族聚居区政治参与问题作一分探析,希望对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决策有所裨益。

  • 标签: 青海等省藏区 政治参与 基本特征 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