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9 个结果
  • 简介:位于甘肃陇南市成县天并山中的《西峡颂》,碑文和书法均是书法艺术的瑰宝,与陕西汉中的《石门颂》、略阳的《都阁颂》同列为汉代书法“三颂”,本文通过探微《牧题记》来了解隶书的魅力。

  • 标签: 西狭 金石 《卑牧题记》 探微
  • 简介:本文针对徐州苏山头汉墓中出现的陪葬与女尊男现象,结合徐州地区已有的考古资料展开讨论,认为该地区西汉时期的陪葬现象多存在于大、中型墓葬中,其墓主在生前或为拥有显赫社会地位的刘姓宗族,或为列侯高官;而陪葬者当属妾或奴仆等与墓主人关系较为密切的人。从性别上看,陪葬者男性、女性都有。从时代上看,主要集中在西汉早、中期。西汉时期,男尊女卑是社会主流,而在徐州地区西汉墓葬中出现了不少的女尊男现象,这正是其地域特点的体现。徐州作为楚国的政治中心,聚集了众多的刘姓贵族。因为楚国刘姓势力的强盛,刘姓宗室女的地位相对较为显赫。徐州地区西汉墓葬中出现的女尊男现象,应与刘氏宗室女的下嫁相关,是特殊女性政治地位或自身身份的体现。

  • 标签: 徐州 西汉墓陪葬女尊男卑
  • 简介:<正>王梵志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白话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五言白话.为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财富。只是因为这些作品分散在篇幅浩繁的敦煌写卷里,被人们发现并逐渐引起重视,才是近几年来的事。张锡厚先生辑集出版了《王梵志校辑》,创集腋成裘之功,并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校释工作。但因为是初创,其间校勘、诠释方面的疏误在所难免。笔者就将近年来在这方面的一些读书所得罗列于此。以尽些许补充之意。(1)《王梵志校辑》卷一3页《身如圈里羊》:“脱衣赤体立,则役不如羊。”校

  • 标签: 王梵志诗 敦煌变文 我国古代 广韵 文意 入声字
  • 简介:本文全面地介绍和分析了敦煌文献中的白话禅.文章认为,本用于演唱目的而创撰的通俗化佛教歌辞,实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搜求补充;敦煌佛教歌辞的语言文、白掺杂,内容丰富,其中中国化特征最为明显的是歌咏父母恩德的偈和山歌性质的《山僧歌》等.敦煌佛教歌辞和其他形式的诗体中,有相当部分的白话诗体现出了禅宗南北两派意涵,以及一般意义上的禅的观念.而这些,都应该视为研究唐五代白话禅的庞大而宝贵的资料,纳入中国俗文学、特别是中国佛教俗文学的研究范围之中.

  • 标签: 敦煌文献 佛教俗文学 禅宗 禅文学
  • 简介:柔远敷皇泽,非贤任莫当。无惭西方使,持简二臣良。捧诏辟金阙,浮查(槎)达海疆。嘘春回辨岳,挹露洒扶桑。鸾掖驰名久,鸡林流誉长。蓬莱风引便,天际望归航。胡敬在五言排律谁道经生报国难,好凭忠信涉涛澜。日华龙节光初动,云护鸾书迹未干。绝域羁縻通汉使,异方朝...

  • 标签: 中山 新诗 使节 扶桑 文章经济 天吴
  • 简介: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英雄人物,他身高九尺,丹凤眼,面如重枣,五绺长须飘洒胸前。他手提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马,威武雄壮。这便是我国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武圣人——关公。

  • 标签: 诗画 风雨 关帝 英雄人物 中国历史
  • 简介:问:北宋钞版上有“同见钱七百七十陌”字样,元代纸币上也有“贰贯文”字样,读货币史料更常见“陌”、“短陌”之说。请问,陌、短陌是什么意思?它起源于何时?答:陌、短陌是我国古代货币流通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陌即百,古文陌、佰相通,在货币流通中,陌指一百钱。所谓短陌(亦称短钱),是说把不足一百的钱作一百用。至于它

  • 标签: 短陌 省陌 钞版 古代货币 元代纸币 头子钱
  • 简介:年前在成都淘得一手抄本,内容为民国时期诸多约据文字格式及古诗歌、山歌10多首,共26夹页。页面积为20厘米×13厘米,书写时页上处留约4厘米空白,页下约留2厘米空白。纸质为民国前期川东地区常见之手工纸。字用墨笔书写,十分认真,一丝不苟。此抄本无目,用民国时期旧杂志及广告废纸作简易封面,但封面显系后来所补,非原始封面。

  • 标签: 石达开 前期 手抄本 封面 内容 空白
  • 简介:明末清初画坛,以石涛、龚贤等为代表的金陵画派,反对因袭摹仿,继承历代的优秀传统,把现实主义绘画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 标签: 金陵画派 《画语录》 周亮工 秦祖永
  • 简介:天水市博物馆现藏清宋琬主持摹刻《少陵流寓》原石共三块,其中一块已碎为四部分。现简要介绍如下。残石均为陕西富平产石灰岩石质,质极坚细。每块纵36厘米,横48厘米,厚8~11厘米。细线刻横框,纵24厘米。每块石右侧有编号,用小真书标志该石所在顺序。残石一,行草书。为全部《少陵流寓》之第七,内容为《秦州杂》第十六首后二十二字、第十七首、第十八首、第十九首前十七字。

  • 标签: 杂诗 书法艺术 第十八首 博物馆 天水市 石灰岩
  • 简介:曹操的《蒿里行》一诗作于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从东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曹操起兵讨伐董卓至建安四年曹操攻打袁绍,反映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两个主要阶段:一是关东(函谷关以东)诸军与关西(函谷关以西)军阀的战争,前者的代表人物是袁绍,后者的代表人物是董卓;二是关东诸军之间的互相攻杀,在这一阶段形成了袁绍、袁术、曹操等势力。

  • 标签: 《蒿里行》 曹操 中国 产生背景 诗歌 文学研究
  • 简介:<正>敦煌发现的王梵志的大量诗抄,使唐代文学史上颇为有名的这位民间白话诗人及其作品,在长期的失载之后,又重新回到初唐诗坛中来了。王梵志的是真正的民间文学,在反映初唐社会的真实性和深广度上,是所有文人作家不能比拟的.他的是白话,推成了古代白话长流中的一个巨大波澜,浪头高而宽,底蕴深而强。他的取材广泛,主题多端,涉及唐代社会生活、世俗民情诸多方面,可以佐证或补充历史文献。王梵志的习用口语,又为民间抄传,多用俗字别体,成为研究唐代语言文字的珍贵材料。这些诗抄比较零乱,错讹严重,校点整理极为困难,也将为古籍整理,特别是为民间流传的手写抄本文献资料的校

  • 标签: 王梵志诗 历史文献 补遗 敦煌 抄本 校议
  • 简介:敦煌本《王梵志》的研究肇源较早,研究成果甚多。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前辈学者未能见到敦煌文献中所有的《王梵志》写卷。本文又认定了5件前人未曾论及的《王梵志》残片,现予以叙录如下。

  • 标签: 敦煌文献 王梵志诗 残片 叙录
  • 简介:甘博藏西夏文《劝世》残页,刻本,经折装,麻纸,高18厘米,宽10.5厘米,上下单栏,栏高15-3厘米。存3面,面6行,行14字。《中国藏西夏文献》中收录,编号为G21·002【13202】。

  • 标签: 西夏文献 残页 考释 经折装 刻本
  • 简介:8月24日,井冈山秋阳高照、红枫似火。热情淳朴的井冈山人民迎来了泰国公主玛哈扎克里·琳通殿下。在井冈山市长王建平、常务副市长刘兰芳、市委宣传部长刘文兰等有关领导的陪同下,琳通公主来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认真仔细地听取了讲解,并不时用泰文快速地做着笔记。她对井冈山斗争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还就心中的疑惑之处提出了问题,通过翻译,她得到了详尽的回答。

  • 标签: 泰国 公主 诗琳通 井冈山 博物馆 参观活动
  • 简介:新媸银行原址(故址)位于乌鲁小齐市明德路1号,既现在的乌鲁小齐市解放北路与叫德路交汇处。该建筑建于1943年,系砖木结构的回廊式建筑,总面积为5895平方米,

  • 标签: 银行 新疆 交汇处 木结构 建筑
  • 简介:我国近代发行的银币数以千计,但绝大多数都是清末民初的铸币。相对而言,作为近代革命文物的苏维埃政权发行的银币要少得多,因此显得更加珍贵,其中的鄂豫皖苏维埃政府银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标签: 苏维埃政府 银元 苏维埃政权 清末民初 革命文物 银币
  • 简介: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有许多画家把自然界中人们所熟悉喜爱的各种昆虫当作绘画题材。这幅草虫画就是清代宫廷画家余的作品。余,字曾三,号鲁亭,江苏常熟人。善花鸟、虫鱼,翎毛间亦参用西法。赋色妍丽,尤善画蜨,工兰竹水仙。《泽及昆虫》卷,纵31厘米,横177厘

  • 标签: 绘画题材 中国绘画 赋色 兰竹 鲁亭 绢本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