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东周时期,铜铸币开始广泛流通。铸钱工艺脱胎于青铜器铸技术,因此早期的铸钱一般都在青铜器铸造作坊进行。在中国古代存在着石铸造、铜铸造和泥铸造三大铸钱工艺传统。石铸钱工艺的出现和主要使用阶段在东周至秦汉时期,尤其是西汉早期石铸钱非常流行,此后该工艺几近消失。本文立足于考古材料,尽可能全面搜集已出土的东周至秦汉时期不同钱币种类的石资料,在此基础上考察石材质选择、刻制工具、制技术;根据背材料、石使用痕迹,探讨石的合浇铸技术,力图对石铸钱工艺进行系统研究。在石铸钱工艺研究基础上,又对中国古代石铸造传统、西汉早期石铸造工艺兴盛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对石铸钱工艺在中国古代铸技术史上的地位做出客观评价。

  • 标签: 东周秦汉 石范 铸钱工艺
  • 简介:2010年5月,配合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雁塔南路建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发掘了一座北宋墓葬,出土天祜墓志一合。墓主天祜官至普州安居县(今四川遂宁)知县,于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正月二十一日去世,享年六十一岁。墓主先后经历了宋太宗、真宗、仁宗三朝,最终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安葬于永兴军万年县洪固乡。本文对墓志进行了录文、标点,并对墓主的家族世系、仕宦经历及北宋的职官制度等进行了简要考证。天裙的为官经历,为了解北宋基层官员的宦迹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从其家族世系的发展脉络中可管窥当时门阀制度消亡的史实。

  • 标签: 北宋 范天祐 墓志 知县
  • 简介:2010年5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雁塔南路发掘了—座北宋墓葬(M3)。墓主天祜,官至普州安居县(今四川遂宁)知县,皇裙元年(1049年)去世,熙宁八年(1075年)安葬于宋永兴军万年县洪固乡。墓中不仅出土了铜镜、金饰、玉梳等妆饰用品,还出土了一批富有特色的酒器、文房用具,反映了北宋官僚士大夫的生活意趣。出土的32件黑色生漆薄片,是我国北宋漆器的重要发现,为研究当时漆器工艺的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出土铜钱将近300枚,有北朝、唐代、五代南唐、北宋时期铜钱多种。该墓结构较为完整,随葬器物种类丰富多样,是一座典型的北宋纪年墓,为宋代考古学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 标签: 北宋 范天祐 墓葬 漆板
  • 简介:铜爵是二里头文化至西周文化时期最重要的铜礼器之一,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出土的铜爵在铸造过程中所采用的的铸型分技术既一脉相承,又各具地方特色。使用者的个人需求影响了工匠的技术选择,铸造技术的发展及不同技术的选择决定了铜爵最终的器物形态。

  • 标签: 二里头文化至西周文化时期 青铜爵 铸型分范 技术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