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为重塑武威市博物馆的社会形象,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新的领导班子组建上任伊始,对全馆职工提出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要求,于2月13日-20日对全馆职工进行了为期八天的“文博知识培训”。

  • 标签: 武威市 博物馆 “文博知识培剖训班” 馆员素质 业务知识
  • 简介:敦煌遗书中蒙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的办学形式(包括官学、私学、寺学)、蒙教材、教学内容等,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敦煌遗书中蒙文献的研究可分为起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末)、兴盛(二十一世纪以来)三个阶段。通过梳理和分析,可以归纳出各阶段敦煌蒙文献研究的特点:第一阶段研究范围小,研究对象单一,研究形式主要侧重对文献发掘、辑录和校勘。第二阶段则成果较丰硕,有跋文、有文献的校释、有专题性质的论文,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范围不断拓宽。第三阶段的研究在研究队伍、研究范围和内容、成果上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 标签: 文献研究 敦煌遗书 二十世纪末 述论 教学内容 八十年代
  • 简介:1999年8月,山西临猗县博物馆在维修临晋元代大堂工地中,发现一通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碑刻.碑石为长方形,高71、长95、厚15厘米.碑刻题名为.文为楷书,从右向左,凡31行,401字.由时巡按山西监察御史李若星撰发,临晋县知县杨名显勒石.

  • 标签: 《直指按晋训廉谨刑约言》 明代 石刻碑文 历史文化
  • 简介:提起《中国近代铸币汇考》这本书,很多人都知道它的作者施嘉先生,因为正是通过这一本书,很多人对中国近现代货币才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 标签: 施嘉干 中国 铸币 货币
  • 简介:村考古的思考与体会编者按:从70年代末期起,西方考古学界自60年代以来发生的一些新思潮,陆续被介绍到我国。这在我国年青一代的考古工作者之中,曾引起了相当的思想波动。他们不安于我国考古学的现状而希望有新追求的愿望,强烈表现在这时期举行的若干次座谈会中...

  • 标签: 理论与方法 传统考古学 考古学文化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新思潮 考古发掘
  • 简介:传统的冷冻脱水过程通常需要将电阻温度传感器(RTD)插入到物料中以监测温度变化从而确定干燥终点,这种方式对于处理木质文物来说具有一定的破坏性,无法做到无损或微损。本研究尝试采用无损方式对定型加固剂浸渍液即时浓度进行分析,并对冷冻干燥终点进行预测。采用这种无损技术成功地对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出土的30件木构件进行真空冷冻脱水定型处理,既达到了预期的定型保护效果,又确保了木构件的安全。

  • 标签: 出土元代木构件 冷冻干燥 传热模拟 无损检测
  • 简介:哈萨图岩画,是1988年全旗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岩画位于四子王旗卫井苏木西北约50公里处的查哈萨图,这里距中蒙边境线约15公里.以岩画所在地为中心,东面是较平坦的丘陵草原,约15公里有通往边境额尔登的公路,南面约10公里有一座不知名的敖包,西面为一条狭长的丘陵,北面约3公里处是四子王旗锰矿所在地.

  • 标签: 哈萨图 四子王旗查干 图岩画
  • 简介:<正>为了贯彻落实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的伟大战略决策,积极配合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摸清我地区文物分布状况,做好文物的保护工作,我地区于10月17日开始,举办了文物普查训练。参加这次训练的有省、地文化部门的领导同志及专

  • 标签: 文物考古 普查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训练班 贯彻落实 分布状况
  • 简介:乾隆十七年(1752年),为扭转满人日渐荒废清语、骑射等满洲旧制,渐染汉习的局面,乾隆皇帝于紫禁城箭亭树立《守冠服骑射》碑,向八旗臣仆阐发维护满洲旧制的重要性,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满人清语、骑射等满洲旧制。乾隆对满洲旧制的重视,客观上较为有效地维持了满洲的民族特色,但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满人的独立性,强化满族的统治基础。

  • 标签: 《训守冠服骑射》碑 乾隆皇帝 满洲旧制
  • 简介:村遗址出土彩陶的陶彩分析王昌燧,左健,毛振伟,河西学,舆水达司引言1991年,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教授组织并领导了河南渑池县村遗址的综合考古研究,旨在探索中国考古研究的新方法。村遗址与仰韶村毗邻,时代也相近,为典型的仰韶遗址。仰韶文明闻名世...

  • 标签: 铝土矿 陶彩 透射电子显微镜 X射线荧光光谱仪 彩陶 遗址
  • 简介:村遗址发掘操作原则(讨论稿)村考古队村发掘为多学科的综合性发掘,其目的为在精确的地层序列与器物形态演变等年代学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揭示遗址的聚落布局、人口规模与动态结构、行为类型及时空安排、文化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及机制、社会组织结构与宗教信...

  • 标签: 操作原则 空间分布 遗址 活动面 工作日记 论稿
  • 简介:本文通过敦煌汉简中的相关材料,运用词语互证的词义释方法,对新出土的里耶秦简中文书简的一些词语试作释,为这些词义的解释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文中主要运用了敦煌汉简和里耶秦简材料,通过词语互证,相互比较,辨析验证,考察了“报”、“来”、“走”、“谓”、“告”五个词语在秦简文书中的特定含义。

  • 标签: 词语互证“报”“来”“走”“谓”“告”
  • 简介:11月2日,在国家文物局大力支持下,中国文物研究所古文献与文物研究中心主办的为期一个半月的“出土文献抢救、保护、整理骨干培训”在京举行了开学典礼。这是我国第一次专门为抢救、保护、整理出土文献而举办培训

  • 标签: 骨干 开学典礼 培训班 国家文物局 整理 出土文献
  • 简介:在我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明王朝从第三帝太宗即成祖朱棣开始,重用宦官是比较突出的。有明以来,因罪恶昭彰、祸国殃民而名载史册的宦官为数不少。如英宗朝的王振、曹吉祥,宪宗的汪直,武宗朝的刘谨、谷大用,穆宗朝的冯保,神宗朝的陈奉、高淮、梁永。熹宗朝的魏忠贤、崔文升等等。但也十分有趣,正是重用宦官的成祖永乐皇帝朱棣一朝竟然出了三位名垂青史的功勋太监。

  • 标签: 丝绸之路 东北 封建王朝 永乐皇帝 明王朝 宦官
  • 简介:2014年6-7月,中蒙联合考古队对蒙古国境内詹和硕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有匈奴时期半地穴式房址、灰坑,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等不同历史时期墓葬。出土陶器、铜器、铁器、骨器、漆木器、丝织品等。这批实物资料对于研究蒙古国中部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标签: 蒙古国 詹和硕遗址 匈奴聚落 鲜卑柔然墓葬 突厥回鹘墓葬 契丹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