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与生物培养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南京明城墙表面的微生种群。本研究发现地衣、大型真菌、丝状真菌、蓝细菌、绿藻和硅藻在城墙上大量存在。此外,在无地衣及藓类覆盖的城砖上,核心自养生物以石生硅藻(AchnantheslauenburgianaHustedt)和北方羽纹藻(PinnulariaborealisEhrenberg)为主,并伴生丝状真菌。对城砖生物风化实验结果表明,藻类对城砖具有一定的侵蚀作用(53.65mg/m2·yr)。本研究的结果补充了明城墙微生种群,及硅藻在陆生环境下风化硅酸岩矿物研究上的空缺,并为明城墙对藻类微生腐蚀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明城墙保护 明城墙微生物 藻类腐蚀硅酸岩机理
  • 简介:为研究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木构件免受微生危害的方案,本工作采用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酯(Iodopropy—nylButylCarbamate,简称IPBC)处理的方法解决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木构件侵蚀微生的防治问题。将遗址中处于潮湿环境条件下的木构件经IPBC处理5年后,测得其细菌总量减少89.25%,真菌总量减少55.56%,且木构件中微生主要类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表明,IPBC对于可能导致潮湿环境条件下木构件材质软腐的微生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控制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木构件的微生危害提供了有效的备选方案。

  • 标签: 遗址 侵蚀微生物 抑菌作用 保护
  • 简介:为掌握宁波"小白礁Ⅰ号"古沉船船体结构的状况,以及为该沉船的后续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在显微和亚显微水平上观察了该沉船部分木质文物的组织和细胞结构。观察分析发现,对该沉船木质文物有较大影响的微生主要是侵蚀细菌(Erosionbacteria,EB)和钻管细菌(Tunnelingbacteria,TB);借助文献提供的标准,评估了该沉船不同部位木质文物的结构现状及不同备检样品中的细菌的侵蚀程度。评价结果表明沉船木质文物的侵蚀情况从轻度到完全损坏程度不同。本研究也分析了导致木质文物损伤程度差异的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就该沉船木质文物保护涉及的生物学问题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古沉船 小白礁Ⅰ号 病害细菌 显微技术 文物保护
  • 简介:近年来,微生技术作为一种新方法开始在文物保护中应用,并且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文物保护中应用的微生技术可视为一种运用生物体来生成材料的科学与技术。构建“生物技术-文物保护”技术体系,运用微生技术方法保护文物,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简要概括了国内外微生技术在各类材质文物保护中的研究现状。

  • 标签: 微生物技术 文物保护技术 微生物 石质文物 古代丝织品 古代木质文物
  • 简介:阿斯塔那古墓位于吐鲁番市东南约10公里,距离高昌城约2公里处。阿斯塔那,维吾尔语称之为“首府”,这个古墓是晋唐时期高昌城各族居民的公共墓地。这些古墓内保存有大量文物,被称之为“地下博物馆”,这里出土的文书,最早起自西晋泰始九年(公元273年),

  • 标签: 古墓群 斯塔 吐鲁番市 维吾尔语 博物馆 高昌
  • 简介:铜鼓石地踞铜鼓县城东郊,前濒定江,后倚满山,苍松隐雾,芳草鸣蝉,峥嵘独秀、气势雄浑。铜鼓石屹然数丈,形如铜鼓。《南昌府志》载:“铜鼓石为浏阳、平江、新昌(今宜丰)万载各州、县适中之地”。“水通彭蠡,地接荆湘”,素为商旅必经要冲,兵家战略险隘。招徕不少文臣武将,勒字铭诗,

  • 标签: 铜鼓县 文臣武将 南昌府志 彭蠡 鸣蝉 义宁州志
  • 简介:略谈龙泉驿墓蔡永华一、墓布局1992年5、6月间,在成都龙泉驿区北干道的建设中发现一批墓。经勘查,在北干道东西长90、南北宽70米的范围内就分布着规格不高的墓达100座以上。就已发掘的34座所出铜、陶、铁器和同类型的“半两”钱币来看,时间有早...

  • 标签: 龙泉驿 “邦墓” 兵器 秦文化 秦墓 巴蜀文化
  • 简介:<正>最先对黄国铜器进行收集介绍和研究的是郭沫若著《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1935年出版,1958年重印),该书收录的四件黄器中,只有一件清宫旧藏的黄孙子傒君叔单鼎,传说出土于黄国故城所在的潢川县境。解放以来,黄国铜器的有发现。最重要的发现是一九八三年四月河南省光山县宝相寺春秋时期墓葬出土的黄君孟铜器。我曾参观该墓葬的发掘现场,仔细观察了全部铜器,并在当地文博单位的工作人员协助下对其中二十六件铜器附著的铭文拓片手摹一过。现在就这批黄国铜器谈谈自已的意见,提供大家讨论。

  • 标签: 铜器群 工作人员 两周金文 郭沫若 春秋时期 文博单位
  • 简介:平定川位于合水县太白乡,这里是子午岭。林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从北魏起,历隋、唐、宋、金、元,是佛教徒乐于选址建造石窟的地方,在川内大大小小、断断续续座落的石窟不下十余处。

  • 标签: 合水县 平定川 石窟 北朝 雕塑
  • 简介:1995年,在三星堆遗址西南约60公里成都市郊的新津县宝墩遗址找到了早于三星堆古城的宝墩龙马古城,据1996年发掘材料的碳测数据为距今4500年左右。以此为突破口,证实了60年代调查发现的郫县三道堰遗址的古城、温江县鱼凫村遗址的鱼凫城,80年代调查发现的都江堰市芒城村遗址的芒城,

  • 标签: 三星堆遗址 城址 古城 发掘 年代 西南
  • 简介:1998年6月20日,成都市青白江区福洪乡前进村两座古墓被盗,当地派出所挡获了一批文物。21日,经市、区文物部门的实地调查,发现该处是成都地区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崖墓,初步统计已能判断出的崖墓达30余座。这一情况立即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6月25日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派员与区文管所组成联合发掘小组,对业已被盗的两座墓进行抢救性的清理发掘工作,编号为98CQMI和M2。至7月22日,发掘工作结束,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 标签: 崖墓 发掘工作 墓群 文物考古工作 古墓 发现
  • 简介:千佛洞南区石窟(俄)鄂登堡著郑炳林,杨自福译千佛洞南区石窟和藏式洞窟一样,都开在狭谷左侧的同一峭壁上。其位置比藏窟靠上(南)80—100俄丈,全长约300多俄丈。与南区洞窟平行并紧靠崖壁的是我曾经提到的那个冲击层平台。平台上长满了柽柳、山杨及其...

  • 标签: 千佛洞 壁画 综合体 外形线 石窟群 人物形象
  • 简介:塔庙,梵文stapa,音译瘁堵波,原义为“坟”。它的起源甚早,并不始于佛陀,吠陀时代的印度诸王死后皆筑一半圆形的坟,即为后来佛教瘁堵波的雏形。在古代印度大概只有崇高地位的人死后才能得到这种礼遇。因而佛陀说:“天下有四种应得起塔,香花缯

  • 标签: 喇嘛塔 马蹄寺石窟 建筑形制 藏传佛教
  • 简介:一九八二年秋,我县文物普查工作队进入城郊公社上甲大队进行文物普查时,当地群众反映:祖辈传说此地过去曾烧造过精细的瓷器,但烧制的年代和瓷窑具体位置不清楚。为了查实这一情况,我队先后派员前往周围地区调查,初步查出有明显堆积的瓷窑废址四十四处。

  • 标签: 文物普查 甲村 上甲 地区调查 寻乌县 龙窑
  • 简介:<正>青山在枝江县问安公社境内,与当阳县半月交界,位于沮漳河的西岸,南距长江约30华里,东与江陵县马山隔河相望,西临马半公路,是一处岗陵与湖泊相间地带。青山古墓,为湖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进一步搞清楚此一古墓的分布情况、宜昌地区博物馆派杨华、胡德容、李斌会同枝江县文化馆黄道华组成调查小组,从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一日至三月十五日进行了实地调查。这次调查的步骤是由北向南,即先从袁码头、竹园、革新等大队起至新建大队为止。

  • 标签: 宜昌地区 调查简报 墓群 沮漳河 省博物馆 湖北省
  • 简介:板栗岗楚墓南距常德城区12公里,1997年至1999年,常德市文物处和鼎城区文物管理所对这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75座,其中东周墓68座.东周墓按墓葬形制分为三大类:带墓道的土坑墓;带二层台与龛的土坑墓;简单的土坑墓.出土随葬器物262件,其中陶器245件、铜器15件、铁器1件、石器1件.陶器组合形式主要分为日用陶器组合和仿铜陶礼器组合两大类.日用陶器组合的器物有鬲、罐、钵、豆等,仿铜陶礼器组合的器物有鼎、敦、壶、盒等.墓葬年代从春秋晚期到战国晚期后段.这批墓葬的发掘为楚墓和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新材料.

  • 标签: 湖南常德 板栗岗 东周 楚墓
  • 简介:尉迟寺聚落与聚落的初步考察梁中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近年来随着各地区一些较大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使得聚落形态方面的研究呈现出十分活跃的局面。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理论方面,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严文明...

  • 标签: 尉迟寺遗址 聚落群 聚落形态研究 聚落遗址 红烧土 遗址群
  • 简介:道教名山之一崆峒山保存了一批具有重要文物价值、观赏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尤以堡城古建筑和雷声峰古建筑更为重要。本文对崆峒山的古建筑作一详细介绍,并对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一探讨。

  • 标签: 崆峒山 古建筑 古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