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门头墓地地处湖北秭归郭家坝镇,1997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地进行了发掘,共清理汉墓3座、宋墓1座.这4座墓均位于东门头古城城垣外,对研究东门头古城有一定意义.

  • 标签: 湖北 秭归 东门头墓地 汉代 宋代
  • 简介:,位于晋中市愉次东赵乡。据考古发现,至迟在唐代已有人居住。村落四面环山,沟壑纵横,龙门河自东而西从村前流过。村落格局基本保持历史原貌。村内有观音堂、古戏台及清代、民国时期土窑洞,层窑叠院,错落有致,依崖就势,随形生变;地下排水系统完善,设计科学合理。

  • 标签: 古村落 山西 考古发现 民国时期 排水系统 科学合理
  • 简介:之死──《明史·张传》补遗王芳张,字景和,号泰宇。陕西同州(今大荔县)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中举人,历任刑部主事、山东按察司金事、永平兵备道等职,官至太仆司少卿。历官数任,忠于职守。《明史》有传。崇帧四年(天聪五年,1631)八月,后金...

  • 标签: 皇太极 《清太宗实录》 大凌河之战 《明史》 历史档案 朝鲜使臣
  • 简介:  五岔机场位于兴安盟阿尔山市五岔镇政府所在地东南3公里处的一片开阔地上,两侧为中低山夹峙,南距洮儿河100米,北距白阿铁路0.5公里,该机场修建于1940~1944年,是日本关东军为防御苏联进攻而修筑的军事航空设施(图一).……

  • 标签: 五岔沟机场 机场遗址 遗址初探
  • 简介:在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东间的西壁上,悬贴着一幅《喜图》,是清代宫廷画家钱维城的作品。钱维城(1720—1772年),字宗磐,一字幼安,号幼庵,一号稼轩,又号茶山,江苏武进人。乾隆十年(1745年)中状元,官至刑部侍郎。他喜爱绘画,自幼从师于陈书(女)学画,善折枝花果、鸟禽等。后一经染翰,遂成名手,供奉内廷,是乾隆年间颇有名气的宫廷画家。他一生著述及诗画颇多,《喜图》就是其中之一。

  • 标签: 钱维城 中状元 宗磐 宫廷画家 刑部侍郎 稼轩
  • 简介:<正>1991年5月初,内蒙古敖汉旗新惠乡房申村铁匠的农民在耕地时,发现了一处墓群,并将墓中出土的青铜器送交旗博物馆.随即,旗博物馆对该墓群作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地理环境和墓葬形制铁匠村位于敖汉旗旗政府所在地——新惠之西南约6公里.这里系孟克河流域,是敖汉旗的南部山区与北部丘陵间的过渡地

  • 标签: 调查简报 铁匠 战国墓 博物馆 内蒙古敖汉旗 青铜器
  • 简介:将军墓位于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雅河乡米仓村。该墓座落在村北约500余米的一条小山岗上。山岗呈东西走向,墓就葬在岗梁上,是按照高句丽民族的丧葬习俗“骑龙”葬法安葬的。墓的北部约两米便是近百米深的悬崖,浑江水在崖下奔流不息,

  • 标签: 辽宁 桓仁满族自治县 米仓沟村 将军墓 墓主考证 朱蒙
  • 简介:<正>1986年6月,在兴和县团结乡叭村东南约300米的高岗上,曾发现一座古墓。此后这里建起了一座机制砖瓦厂。连年来,由于挖土有许多古墓被破坏.1988年7月,县文物普查组在这个砖瓦厂周围又发现五座古墓.这里是一处鲜卑墓地,墓群中心已被破坏.我们清理了三座墓葬,出土陶器13件,铁器4件,磨石1件,另征集陶器6件.现将清理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古墓葬 鲜卑 陶器 团结乡 情况报告 腹径
  • 简介:庙底二期文化研究罗新,田建文(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和不招寨发现的釜灶、鼎 ̄①;1931年北平师范大学及美国弗利尔艺术陈列馆等单位合作在山西万泉县(今万荣县)荆村发现一件陶(当时称陶鬲) ̄②。原认为是仰韶文化的...

  • 标签: 文化类型 大汶口文化 仰韶村 陶鬲 三里桥类型 东下冯
  • 简介:一1975年昭盟文物站在宁城县废品收购站拣选文物时,发现了一批青铜器。计有青铜短剑、礼器、铜盔、生活用具、生产工具、铜马具及铜饰品等,大小共四十余件。(一)青铜短剑四件:动物纹青铜短剑一件,通长28.5厘米,双刃平直,无脊,柄扁平。剑身两面纹饰相同:柄端有相背连接的双鸟头。柄部有八只呈

  • 标签: 动物纹 剑身 曲刃剑 石沟 废品收购站 生活用具
  • 简介:新密李家遗址是一处距今10500年至8600年左右连续的史前文化堆积,它的发掘为学术界深入研究中原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间的历史文化提供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实物资料。李家遗址石器加工技术可能受非本地技术因素的影响,但遗址所见早期居民所用优质燧石很有可能为本地所有,不大可能为“远距离采集运输所得”。李家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中大型食草类动物数量“锐减”,似乎与以大型食草类动物骨骼制作成骨器有关,与生计方式变化似乎无必然关联。从李家遗址新石器时代到裴李岗文化,陶器制作技术似乎并没有继续向前发展,甚至出现一定的倒退,继承性远没有“变异”性明显。李家遗址早期新石器文化遗存中发现的石磨盘很有可能即为“研磨采集品的工具”,其与裴李岗遗址发现的石磨盘、石磨棒的功能显然是有区别的。仅仅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材料,就将李家遗址确定为联结两个时代的重要剖面,填补了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缺环与空白,甚至与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相联系,结论为时过早。

  • 标签: 李家沟遗址 优质燧石 骨器 陶器 石磨盘
  • 简介:敖汉旗在1982年秋冬的文物普查中,首次在高家窝铺乡的赵宝村大北地发现了性质较单纯的赵宝文化遗址。其后又于1983年的文物普查中,相继发现敖音勿苏乡的烧锅地遗址和敖吉乡的南台地遗址。这是两处面积较大、地表散布遗物十分丰富的赵宝文化遗址。尤其是在南台地遗址上,第一次采集到鹿首神兽纹和神鸟纹的尊形陶器和器盖并得以复原。这是一处十分重要的遗

  • 标签: 文化遗址 南台 文物普查 神兽纹 红山文化 碧玉龙
  • 简介:怀安县乔子汉墓清理简报1992年5月,怀安县左卫镇乔子村村民在村东南取土场发现墓葬一座(编号M1),我所立即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现将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结构墓葬位于乔子村东南约200米处,张家口至大同公路东侧约50米的台地上(图一)。墓葬西距洪...

  • 标签: 怀安县 西汉墓 河北省 文物工作 张家口地区 棺椁制
  • 简介:2016年3-7月,为配合山西其亚铝业有限公司工程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工作站、汾西县文物旅游局等单位,在山西临汾汾西县郝家村北发掘了3座金代砖雕壁画墓。其中,M153是一座仿木构圆形穹窿顶单室砖墓,虽彩绘层保存较差,但墓室结构完整且特殊,雕刻内容丰富,出土瓷器特色鲜明,在晋南地区同时期墓葬中较为罕见。M2与M19是两座毗邻的家族墓,M19墓室大部被毁;M2是仿木构八边形叠涩顶单室砖墓,墓室虽经扰乱,但仿木构砖雕和建筑彩绘保存相对完好,妇人启门图较为生动。从墓葬形制、砖雕样式、壁画内容及出土瓷器分析,这批墓葬年代为金代,为进一步探讨山西地区金墓区域面貌和葬制传统提供了新资料。

  • 标签: 汾西郝家沟 金代墓葬 砖雕壁画 瓷器
  • 简介:杨厂遗址位于凉城县城关北约7.5公里的杨厂村北山坡之上。该遗址是县文化馆发现的。1988年10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在此共同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小规模清理。共发现房址三座,灰坑两个。现简要报道如下。该处为一居住遗址。不见地层堆积,房址和灰坑即在很薄的表土之下。三间房址随

  • 标签: 凉城县 内蒙古文物 灰坑 考古系 地层堆积 夹砂陶
  • 简介:2007年5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兴和-托县运煤重载高速公路凉城段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得知在距工地不远的草号村南坡地之上有大量古代墓葬被盗掘,遂在工作之余前往调查,发现该墓地已被盗掘殆尽,破坏严重.墓地所在的缓坡之上随处可见盗坑,地表散落有少量被打碎的陶器,而多数青铜器已经由村民经文物贩子之手流入文物市场.其后在凉城县文化局和公安局配合下,从当地居民手中追缴回部分陶罐、陶器标本及少量的青铜饰件、骨珠等.现将本次调查工作情况介绍如下.

  • 标签: 凉城县 墓地 调查 文物考古 陶器 青铜器
  • 简介:<正>山水寨汉画像砖墓,位于新郑县城西约10公里的辛店乡山水寨村东岗上。1989年1月,该村农民在建房时发现。我所即派人前往调查,发现墓口已被挖开,墓顶填土被起走,随时都有被盗掘的可能。我们一边将此情况向上级反映,一边派人进行保护。3月,我所对该墓进行了清理。清理结果简报如下。一、墓葬概况该墓为单室子母砖券墓,由于填土已被农民盖房时挖去,所以地层情况不太清楚。墓门南向,墓道残存1米多,斜坡式,前窄

  • 标签: 汉画像砖 斜坡式 填土 子母 墓葬 长方形
  • 简介:小塘土沟村位于赤峰市宁城县三座店乡政府所在地西约4公里,东距辽中京城约30公里。1987年9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平双公路基本建设发掘三座店遗址时,经民工报告得知小塘土沟村的山梁上因雨水冲刷暴露出四座古墓葬。9月7日至16日对这四座古墓葬进行了清理发掘(编号为M2、M4)。M1、M2位于小塘土沟村北约500米的山梁上,M2南距M1约10米。M3、M4位

  • 标签: 土沟村 古墓葬 内蒙古文物 乡政府所在地 公路基本建设 小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