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7 个结果
  • 简介:甲骨卜辞“雀”与传世文献和战国竹书中“傅说”有诸多相似之处。第一,生活时代相同,均是武丁早期属臣;第二,其名皆与鸟有关,且从音韵上能通假;第三,主要事迹相仿,是武丁重臣,多次参与祭祀和征伐,特别是都曾征伐“失”国;第四,所居区域相近,都在晋南豫西一带。故“雀”当即“傅说”。

  • 标签: 传世文献 战国竹书 卜辞 傅说
  • 简介:敦煌壁画保存着自北凉至蒙元时期丰富音乐图像,其中包含关于中国古代乐器、乐队、乐舞等方面的大量信息,而通过音乐图像学研究方法对这些图像进行系统考证,对增补中国古代音乐史大有裨益。同时,对敦煌壁画中音乐图像真实性讨论也是必不可少,只有确定壁画音乐图像来源,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音乐史问题,从这一角度讲,二者目的是统一。音乐图像是壁画组成部分,而画稿又是壁画绘制基础。从敦煌画稿音乐图像入手,以分析和对比方式探讨壁画音乐图像来源,可以印证音乐图像真实性。

  • 标签: 敦煌画稿 经变画 音乐图像
  • 简介:本文以盐分对文物本体破坏机理为主题,分别评述了国内和国外代表性研究成果,提出今后文化遗产盐害机理研究需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文物本体盐害发生、发展与遗址本体盐分种类、含量、文物本体微结构以及环境变化密切相关,其盐害发生发展机理及盐分活动规律研究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当然要求,也是文化遗产保护难点和重点。以土遗址和陶质文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着眼于共性问题,研究文物本体环境现状、材料组成、病害调查、盐分组成、迁移、毛细吸附、结晶破坏及可溶盐沉淀分布等,归纳出了若干盐害毁损机理和规律。鉴于硅酸盐质文化遗产盐害分布极其广泛、赋存环境条件千差万别、盐害成因复杂、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治理难度极其困难、盐害文物修复后复发几率又比较频繁,所取得研究进展还很难解释所有复杂、千变万化盐害现象。因此,如何建立一套符合文物盐害特点研究方法,使得在该方法下获取研究结果更加符合实际,也是很迫切一项工作。

  • 标签: 文物本体 盐分迁移 盐害 毁损机理
  • 简介:在考古工作三维重建不仅能更好地展示考古遗址、遗迹与出土文物,还能对其空间信息进行全方位采集与存档,为后续考古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等工作积累丰富素材。因此,本研究以带有精细纹理青铜鼎复制品为例,运用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制作三维模型;通过设置控制点建立平面三维坐标系,生成正射影像图、侧视图、断面图、等值线图等数字成果。研究成果可满足考古发掘现场绘图、后期三维展示与定量空间信息分析等需要,在考古研究及文物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 标签: 考古 三维重建 多视角影像
  • 简介:夏商周考古,不同时期考古遗存及文献资料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由此导致“文化”概念呈现出阶段性差异。具体研究,应在恰当评估史料种类和数量基础上,对不同时期“文化”内涵保持清醒认识,同时注意“文化”多层次性。对不同层面“文化”独立研究,乃是整合研究前提。

  • 标签: 夏商周考古 考古学文化 整合研究
  • 简介:黑碳(BC)可以被用于研究从史前时代到现代定居点、农业和环境研究主要指标之一,也是放射性碳测年考古最重要研究对象。然而,在许多情况下,黑碳颗粒难以获取。沉积物样品BC测定或简单获取通常通过化学氧化与氢氟酸浸出相结合进行。然而,这种方法遇到一些困难。因为无法确定氧化引起碳损失量,以及氢氟酸具有一定危险性。

  • 标签: 样品 考古 测量 地层 土壤
  • 简介:展柜坭兴陶表面的霉菌污染会影响坭兴陶展示。对坭兴陶污染霉菌进行分离及鉴定,有助于提高文物霉菌病害针对性,进而提高防治效果。本研究取坭兴陶表面及所处展柜空气霉菌,坭兴陶表面获得8株霉菌,展柜空气获得18株霉菌,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和rDNA转录间隔序列ITS(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坭兴陶表面分离到8株霉菌为青霉(Penicillium)、枝孢属(Cladosporium)和枝顶孢霉属(Acremonium);展柜空气分离到18株霉菌则分属于青霉(Penicillium),枝孢霉属(Cladosporium),曲霉(Aspergillus),棒孢属(Corynespora)等12个属。结果进一步表明,坭兴陶表面污染霉菌来自空气

  • 标签: 坭兴陶 霉菌 分离与鉴定
  • 简介:我国博物馆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成为社会教育体系中一支重要力量,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当前博物馆教育仍未脱离学校教育“第二课堂”影子,表现出对学校教育依从地位。博物馆教育应该是一支独立公众教育力量,在青少年教育中发挥独特、不可替代作用。

  • 标签: 博物馆 青少年素质 教育力
  • 简介:近年来,微信在博物馆社会教育得到越来越广应用,为博物馆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相对于传统博物馆社会教育平台,微信具有“受众广且集中、信息传播便捷、导览成本低廉”这三大优势。博物馆微信平台将宣传员、讲解员、教师和联络员身份集于一身。如何扬长避短,使微信在博物馆社会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是值得博物馆学界思考和探索课题。

  • 标签: 微信 博物馆 社会教育 语音 导览
  • 简介:本研究概述了一种便携式氯化物测定装置设计和使用,该装置具有简单、安全、实用特点。所用材料包括:2块0.3cm×9cm×20cm黑色泡沫板;1块0.3cm×6cm×9cm黑色泡沫板;1块2.5cm×9cm×20cm乙炔泡沫220板;1包10cm×10cm称重纸;1个琥珀色29.6mL或30mL玻璃滴管瓶;若干4mL带盖玻璃小瓶;1部具有手电筒照明功能手机;1把热熔胶枪:1把软刷;AgNO3,试剂级。经过简单组装后检测装置如网1所示。

  • 标签: 检测装置 氯化物 测定 藏品 便携式 泡沫
  • 简介:纸质文物保护所采用保护措施应以延续寿命、缓解病害为目标,避免过度干预造成对纸质文物价值、信息改变,遵循最小干预原则。本研究从"水"选择、清洗技术选择和书画修复技术路线选择三方面论述了最小干预原则在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应用。通过近期研究成果及实际案例,探究出适合清洗用水、清洗技术及"能不揭画芯尽量不揭,能保留尽量保留"书画修复技术路线。

  • 标签: 纸质文物 清洗 修复
  • 简介:此文重新检索了榆林窟第29窟供养人身份构成,认为此窟性质是一个有浓重官方背景“公共窟”而非通常认为“家窟”。西夏占领河西走廊西端瓜沙地区之后,统治该地区数百年之久的当地世家大族受到残酷战争重创,已经无力继续作为开窟造像中坚力量而被西夏政权高官新贵所取代。西夏文武官员集合财力权力开创新窟,使瓜沙地区西夏石窟具有了与前代佛窟不同性质和功能。

  • 标签: 西夏 供养人 家窟 公共窟
  • 简介:文献汪汉地区存在“有南赤龙”与“有南之国”传说,但没有受到学者充分重视.近年来,叶家山、文峰塔墓地重大考古发现,揭示出周代曾固与周代“南”氏、南土之间关系.使得重新检视“有南之国”传说变得具有价值。分析传世文本,可见此传说内容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与南土有关,二是与商人有关。理解湖北地区两周时期考古发现时,在充分重视曾国与西周王室之间密切关系之外.还要注意这个地区商要素。虽然还不太清楚其中关系和机刺。但商要素在这个地区存在和对于区域发展影响力.是毋庸置疑。本研究文献主证是明清时期晚期文献,这类文献如何在考古学中加以应用,目前讨论不多,学者一般会弃而不用。但随着考古发现增多,文献方面的理论探索工作也应该有相应推进。本文尝试以“有南”相关问题文献利用为例,对考古学研究中晚期文献“可信”与“可用”、适用性与使用路径等问题加以初步探讨。

  • 标签: 有南氏 有南赤龙 邓国
  • 简介:目前中国博物馆通史类展览,往往不是按照时间轴模式就是按照信息组团模式组织,二者各有其固有的问题。通过对展览叙事应用和信息组团模式分析,调整思路,不采取目前通常模式对信息团分类,而改用展示信息团形成过程方法,就可以综合二者优势,弥补二者不足,可能探索出博物馆通史类展览第三种模式,创作出新颖博物馆通史类陈列展览。

  • 标签: 通史类展览 通史陈列 叙事 编年体 信息组团
  • 简介:2017年8月11日-12日,由上海博物馆和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研究所(CNRICVBC)共同主办"文物保护修复激光清洗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召开。本次研讨会是国内首次以"文物激光清洗技术"为主题会议,来自38家中外文博单位、高校、企业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上海博物馆 文物保护 清洗技术 保护修复 激光
  • 简介:绍兴鲁迅纪念馆是一家有着60多年历史老馆。近年来,绍兴鲁迅纪念馆以“走近鲁迅”活动为载体,打造社教新品牌;以“大师对话”项目为平台,拓展文化新时空;以“一体运作”模式为试点,实现开放新效益;以“承载限流”措施为保障,建立安全新秩序,在基地教育、馆际交流、集聚辐射、文物保护方面坚持变革与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之路。

  • 标签: 发展 创新 道路
  • 简介:“互联网+”时代,新要求、新理念、新技术给博物馆藏品数字化工作提出了更多维度要求。博物馆在数字化工作引入基于互联网平台众包模式,通过网络汇集大规模人力以并行“运算”方式处理相关数据,进行考古研究,运用得当能够大幅度节约经费,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研究进度。众包模式在数字化考古、文物古籍数字化、藏品征集等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时间成本工作方面,将会是一个特别重要手段和方法,成为推动文博事业向前发展又一助力,成为拓宽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另一种特殊渠道。

  • 标签: 众包模式 博物馆 藏品数字化 MicroPasts
  • 简介:杏雨书屋藏羽153V《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九色鹿王舍身救怀孕母鹿故事所述释迦鹿苑度五比丘说法一事,当是参考竺佛念所译《出曜经》。鹿王舍身救怀孕母鹿本生故事,借鉴了窥基《妙法莲华经玄赞》,窥基注文采自玄奘《大唐西域记》,并有补充润色。玄奘所述并非凭空杜撰,而是在鸠摩罗什所译《杂譬喻经》《大智度论》及《大庄严论经》基础上编纂而成。写卷“九色鹿王”之名。借用了九色鹿救度溺水人故事主角名称,与佛典“菩萨鹿王”记载相结合,传达了因果报应和舍身布施宗教含义。

  • 标签: 羽153V《法华经讲经文》 九色鹿王本生故事 《法华玄赞》 《大唐西域记》
  • 简介:铜鳆,亚欧草原游牧居民使用一种带喇叭形圈足深腹有耳铜器,从欧洲多瑙河流域到我国黄河流域皆有出土,是较有代表性草原青铜器。

  • 标签: 鲜卑铜鍑 铸造工艺 技术变迁
  • 简介:在殷商故都及其周边地区,西周文化明显具有商式、关中典型周式和豫北冀南周式三类风格,文化特征在地域上有一定差别。殷墟范围西周文化包含西周早、晚两个时期,遗址地点很少,文化传统表现为浓厚西周文化风格;殷墟周边西周文化涵盖整个西周时期,遗址地点较多,文化传统表现为浓厚殷商文化风格。殷墟及其周边西周文化对殷商文化和典型西周文化传承和革新有一定差别。文献记载周人所迁殷遗民,其主体甚至大多数人应该是原来生活在殷商故都以家族为单元族群。

  • 标签: 殷墟 西周文化 传承 革新 殷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