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2002年9月上旬,笔者应邀参加了由四川省文化厅组织的“岷江上游民族民间文化调研活动”。一路走来,见闻不少,也感慨良多。从地域看,“南、北互补”是中国文化的两大基本板块。中华文明发源的中心,除了北方黄河流域文化外,尚有南方长江流域文化。作为长江的重要支流,位于四川省中西部的岷江,发源于岷山南麓,全长793公里,其流域包括阿坝、成都、乐山、宜宾等地,在宜宾汇人长江。作为西部省份,四川境内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尤其是岷江流域。

  • 标签: 民间文化 羌族 藏族 中国 历史人文资源 旅游开发
  • 简介:在考古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缺失人头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怎么起源的?它的意义如何?究竟在当时的社会起什么性质的作用?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考古工作者做出解释的。发掘消逝在历史雾霭中的风俗习惯,对研究当时的历史无疑是有极大的帮助。一、史前考古中所见缺头现象本文...

  • 标签: 人头骨 食人之风 猎头 头盖骨 新石器时代考古 习俗
  • 简介:<正>恩格斯指出:“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为了获得食物,人类先后发明了采集、渔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为了获得

  • 标签: 民族学资料 纺纱工 羊毛 形制 纳西族 工具
  • 简介:“酋邦”这个术语是用来研究非国家社会的社会复杂化。尽管进化类型学受到尖锐的批判,但酋邦概念和相关阐述为理解集中决策等级制和社会不平等发展的演化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框架。在过去十年间,我们对酋邦的理解因大量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研究方式已经不再是将社会分类为酋邦与否,而是转而考量可见变化的原因。

  • 标签: 考古学研究 酋邦 民族学 国家社会 不平等发展 集中决策
  • 简介:日本国立民族博物馆是日本当前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和民族研究中心.该馆创设初期,馆长就博物馆学入门、博物馆的建设发展方向,曾和支持与关心该馆事业的日本社会名流,举行过多次对谈,本文是馆长梅棹忠夫和日本著名人类学家、东京大学教授中根千枝的一次对谈.谈话中他们对博物馆展示与研究的关系,展品、实践与理论的关系等问题,阐述了各自的看法

  • 标签: 民族学研究 博物馆学 中根千枝 著名人类学家 忠夫 东京大学
  • 简介:一、考古学学科属性的争议在欧陆和北美的学科分类中,考古学(Archaeology)被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分别归入历史学和人类学的范畴。这并不是说考古学可以被随意归类,而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研究取向的反映。前者以恢复历史记忆、重建史学传统为目的,即所谓的“证...

  • 标签: 社会文化人类学 考古学研究 民族志 相互关系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博物馆
  • 简介:此文对珍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民族博物馆的蒙古文文献进行了概述。文章虽发表于六十余年前,但此类文章的追寻与系统译介对深入了解国外探险队在中国发掘文物事件的相关信息乃至对研究整理海外民族文献助力甚多。

  • 标签: 斯德哥尔摩 民族学博物馆 蒙文文献
  • 简介: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四千年的文明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民族在物质和精神文化上呈现极大差距,这不仅成为人类学、考古学、民族、民俗学、历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的内容,而且也为民族、民俗类博物馆的建立提供条件和依据。

  • 标签: 社会科学工作者 社会主义国家 田野作业 刀杆节 民俗事象 社会改革
  • 简介:民族有关资料看中国早期新石器遗址的经济文化类型刘凤芹Accordingtotheethnologicaltheoryofeconomic-culturaltypesandtheinvestigationsoftheancientenviromen...

  • 标签: 河姆渡遗址 新石器遗址 经济文化类型 仙人洞遗址 刀耕火种农业 渔猎采集
  • 简介:(一)日本国立民族博物馆首先是个研究机构,是日本民族(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1.从机构与人员上保证了研究工作的首要地位。馆长以下设有七个部,其中研究部就有五个,其他两个部也是与业务紧密相联的情报资料部和管理部。人员构成上,以1983年为例,在120名定员中,馆长1人,管理部38人,情报资料管理设施19人,而研究部则为62人,占了全体人员的一半以上。同时,在研究人员中高级研究人员又居多数,

  • 标签: 民族学研究 文化人类学 情报资料 教育工作 研究机构 研究中心
  • 简介:1975年,一百名抱有明确目的的人们,为了实现他们多年共同的夙愿,聚集到了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市。他们当中大部分人是移民的后代,移民是构成美国这个工业城市的中坚力量。全美国为纪念美国革命二百周年举行的庆祝活动使这些热情的人们认识到了移民对克利夫兰的影响。他们想看到一

  • 标签: 克利夫兰 庆祝活动 美国革命 俄亥俄州 博物馆工作 工业城市
  • 简介:在对新疆巴里坤县石人子沟遗址出土动植物遗存的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考古学的角度对遗址附近村落蒙古族和哈萨克族老者进行与游牧经济生业模式有关的民族调查与研究。调查包括游牧人群在生活中对动植物资源的利用,如家畜的种类和数量、家畜性别比例、家畜繁殖和饲养策略、家畜年龄信息、利用家畜的方式、家庭消费量、屠宰方式、烹饪方式、骨骼的丢弃和利用、祭祀行为、狩猎活动和游牧与定居等内容;以及游牧人群杀羊、剥皮和肢解羊骨的方式。鉴于调查结果与动植物考古鉴定结果有吻合之处.本次民族调查将对解释石人子沟遗址出土的动植物遗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石人子沟遗址 生业考古 民族学调查
  • 简介:中国西藏钱币,它的名称主要来自纪年或记值(特殊品种例外)。

  • 标签: 名称 钱币 西藏
  • 简介:我对西藏铜元的实物接触比较少。以前只是零星的碰到几枚。由于不认识上面的文字,可供参考的书籍又比较少,往往随手边上一放,未加重视。近年来,随着西藏钱币学会《中国西藏钱币》的出版,提供了我们很好的参考资料,另有一本尹正民先生的《中国西藏钱币图录》,小巧而实用,适合随手翻阅。这些给了我赏析西藏铜元的方便。又给了我增加认识的乐趣。

  • 标签: 西藏 铜元 钱币学会 参考资料 中国
  • 简介:一绪言众所周知,我国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同中央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和频繁的交往。早在公元七、八世纪,西藏与内地就通过唐蕃王室通婚与频繁的使臣往来,建立起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揭开了汉藏民亲密交往、友好往来的历史新篇章。公元十三世纪四十年代,西藏地区正式归入祖国版图,成为元朝政府直接统辖下的一个行政区域。自此以后七百年间,尽管中国的封建王朝几多更替,国体政制变革频繁,但是历

  • 标签: 乾隆宝藏 蕃王 元七 铸钱 官钱 藏币
  • 简介:考古学与民族、民俗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笔者欲结合长江三峡地区文化遗产之特征,以及工作中的一些体验,就考古学与民族、民俗学的关系谈些不成熟的看法。

  • 标签: 长江三峡地区 文化遗产 民族学 考古学 民俗学
  • 简介:平泉县博物馆收藏有两件“凭帖取钱”模具,是清末民国时期平泉私家商号所发的一种有价证券,其使用时间虽然很短,且仅限于平泉州,但它却反映了当时作为北粮南货集散地的平泉的经济繁荣情况,也折射出民国时期的社会和经济形势。

  • 标签: 平泉县 清束民初 钱帖 商号
  • 简介:本文对11世纪至16世纪西藏西部壁画艺术的发展轮廓作一简要概述,探讨它们与西藏中部地区同时期壁画艺术的不同风格特点。笔者所选择的范例,其用意主要在于揭示西藏西部独特的绘画语汇,它们在许多方面都与西藏中部的绘画风格具有显著的区别。本文也期望对消除目前流行的一些关于西藏西部绘画风格方面的误解有所助益,这种误解存在于各个方面,例如一些学者之所以产生误解是由于西藏西部的大量资料证明,约13世纪末镀金的青铜器具有明显的西藏中部的风格所导致。

  • 标签: 西藏西部 石窟壁画 绘画风格
  • 简介:由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民族文化宫承办的《雪域的脚步——中国西藏社会历史文物资料展》于2003年8月16日至8月30日在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展出。西藏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地域辽阔,风光绮丽,物产丰富,历史悠久。

  • 标签: 中国 西藏 社会史 文物资料 展览活动 北京民族文化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