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强调职院化学实验教学在训练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重点阐述了化学实验能力培养目标的解析;注重科学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强化实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增强实验思维力度,发展学生化学实验能力。

  • 标签: 化学实验教学 学生实验能力 培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分析了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设计性实验开展的方式和主要过程。讨论了设计性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指出开展设计性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标签: 实验教学 设计性实验 创新素质
  • 简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实验在地位、功能、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实验探究、实验事实、实验史实和实验方法论等角度改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 标签: 高中 化学实验 教学
  • 简介:利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社会贿赂现象。首先利用z—Tree软件开发基于局域网的实验平台,然后招募受试者参加群体交互行为实验,最后对数据分析得到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惩罚对贿赂行为有较大的震慑作用。还比较了博弈双方固定匹配和随机匹配两种情形,发现固定匹配情况下公职人员与普通民众之间更容易达成行贿受贿的默契,说明公职人员的轮岗制度是防治腐败的有效途径。

  • 标签: 贿赂行为 经济学行为实验 惩罚 轮岗
  • 简介:化学实验探究性学习是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广大教师的共同探索和实践。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介绍了化学实验探究性学习教学的方法,原则,步骤以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探究性学习 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
  • 简介:理解出行者在复杂交通系统中的选择行为是交通科学的核心问题。为了观测出行者在接近真实的出行环境中对各种关键因素变化的响应,研究者们已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实验手段来研究出行选择行为。本文分别从交通网络均衡验证、经典交通悖论验证以及交通需求管理措施评估3个方面,对出行选择行为实验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进行介绍,并对当前出行选择行为实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从3个方面给出了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交通系统 复杂系统 出行选择行为实验 交通网络均衡 交通需求管理
  • 作者: 王惠芹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8-10-20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8年第10期
  • 机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不仅是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学习化学的主要手段。加强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掌握“双基”、开发智办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呢?实践证明实验分组问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生的分组问题上,多年来,我们一直不断地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归结出以下几条原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针对部分学校对地理教学不重视,地理教学时间被压缩,不少优秀地理教师脱离地理教学岗位等现象,本文从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地理教学在生产建设中的作用、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地理教育在国防上的作用以及增强人们保护环境,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等角度,论述了加强中学地理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进一步提出加强中学地理教育的建议。

  • 标签: 中学 地理教学 改革探索 强化措施
  • 作者: 李崇芳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9年第2期
  • 机构:英语教学,作为中学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一个包括听、说、读、写的操练和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的实践过程。因此,必须把学生置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际到真实交际,以期达到真正掌握英语,义不容辞地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创新英语教学,运用先进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社会组织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演化问题单纯应用静态、还原思想为主导的理论框架难以解决,管理问题的实验也因为风险和道德等问题很难进行.利用人工社会思想和计算机技术构造人工组织系统进行计算实验,可以提供一个间接实验的重要方法.文章主要工作包括建立演化计算实验模型,讨论实现方法和结果.初步成果表明这一方法对研究组织行为等管理问题是有效的,有助于研究复杂现象背后的基本机制、人的行为对系统演化的影响等问题.

  • 标签: 组织行为 演化 人工社会 计算实验
  • 作者: 邱永铃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9年第2期
  • 机构:化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卢嘉锡曾经说过:“化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人类认识物质自然界,改造物质自然界,并从物质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得到自由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武器,就人类的生活而言。农轻重,吃穿用,无不密切地依赖化学”。在初中把化学作为一门学科来学习是必要的。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对化学发生兴趣,怎样使学生牢固地、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他们的能力,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正确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问题,都显得非常重要。下面就怎样教好、学好初中化学谈一些认识、希望与同行商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劳动分工、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疾病等因素使得人体手部神经系统对外界感知灵敏度降低,也导致了中国人体运动障碍的患者数目庞大.针对这类因素导致的手部运动稳定性降低的问题,设计了一套振荡共振辅助系统,对于人体手部运动进行了生理实验研究.该辅助运动系统由多个微电机形成高频振荡源,将不同振动强度的振荡信号作用于手背部.对手部运动的方差和相关时间分析,证明振荡共振辅助系统能够提高手部神经系统的反应灵敏度,增强手部运动的平稳性,为人体医学康复仪器设计和制作提供了很好的生理实验基础.

  • 标签: 人体运动障碍 振荡共振辅助系统 轨迹方差 自相关时间
  • 作者: 伏兴太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8-10-20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8年第10期
  • 机构:摘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提高,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等转化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及社会素质上来,农村的中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同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是学生的问题吗?我想也不竟然。
  • 作者: 杨思钦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9年第2期
  • 机构:教学改革模式强调的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即研究性学习。要把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带进课堂,指导教学、培养人材,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对学生、教学工作,教学评价都要有一个新的认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是任何一项教育改革的先导和成功的基本保证。本文就教师教学理念的转换谈几点粗浅认识。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赵希瑛应灵波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9年第2期
  • 机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越来越明白,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给学生难忘的学习体验,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能自愿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检验检测市场的需求和竞争在不断扩大,高精度、高灵敏度的仪器设备不断引进到实验室,检验检测工作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提高。作为直接提供检测数据或辅助检测进行的工具,仪器设备的合理配置和使用管理对增强技术服务能力,提高检验检测水平,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几年来从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从几个方面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关键控制点进行分析与探讨。

  • 标签: 仪器设备 使用管理 实践和思考
  • 简介:开展真人行为实验,研究拥挤人群疏散行为及阻碍物的优化设置,旨在为提高恐慌下人群疏散效率提供理论支持.观察实验视频,发现拥挤人群疏散所特有的现象,包括距离出口最近处三人挤压即可堵住出口,人群疏散过程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波动性等.对比有无阻碍物时人群疏散速度得出,在房间内合理设置阻碍物有利于提高人群疏散效率,并且设置两个阻碍物优于设置一个阻碍物.此外,阻碍物的设置有助于减轻人群在出口处的拥挤程度,使得疏散过程变得更加平稳有序,从而提高了疏散效率.

  • 标签: 拥挤系统 真人行为实验 阻碍物设置 疏散速度
  • 作者: 杨光宇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9年第2期
  • 机构:1999年6月我国开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从2001年6月开始,我国为了加快对素质教育的改革和推进,实施了新课程标准。如今,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引发了新一轮的教学思考与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新课程标准是指南针。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基于新的课程标准,中学英语教学应该如何积极适应其要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