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9 个结果
  • 简介:选取了常用洗涤助剂三聚磷酸钠(STPP)柠檬酸钠(NaCA)为研究体系,通过实验测定和理论分析,对洗涤助剂的钙螯能力进行了研究.实验研究采用铬黑T指示剂络合滴定法,分别测定以上2种助剂的钙螯能力,结果表明:2种助剂均可Ca2+离子形成稳定的螯物,但螯Ca2+离子的能力不同,三聚磷酸钠螯能力较强.理论计算运用Gaussian09程序包,采用密度泛函的B3LYP方法,6-31G(d,p)基组,在溶剂化条件下计算出2种洗涤助剂Ca2+离子形成螯物的几何结构及其结合能,三聚磷酸钠和柠檬酸钠Ca2+离子的螯物均为六配位八面体结构,磷酸基团或羧酸基团羟基参与配位.实验所得螯能力的差异可以由理论计算得到的分子结构、结合能及前线分子轨道方面进行解释.

  • 标签: 三聚磷酸钠 柠檬酸钠 分子结构
  • 简介:利用电化学方法及渗透扩散方法合成了电化学聚合漆酚-钆螯物(EPU-Gd3+),采用X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ESR、荧光、动态机械热分析(DMTA)和元素分析法表征螯物膜,分析了螯物可能存在的结构.元素分析表明,Gd3+含量达11.99%.由于存在Gd3+EPU的配位作用,EPU进一步交联,使分子间作用力进一步增大.DMTA分析表明,螯物中有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且tg明显增大,耐热性能显著提高.结构分析表明,一个Gd3+三个漆酚单元配位.

  • 标签: 电化学聚合 漆酚-钆螯合物 合成 表征 配位 结构
  • 简介:首次采用体外抑制实验检测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4种黄酮化合物对5-脂氧酶(5-LOX)抑制作用,4种化合物IC50值分别为44.18,94.17,172.49和468.45μmol/L.在超滤液质联用实验中测定4种化合物5-LOX酶的结合率,其结果与体外抑制实验结果一致,表明芦丁对5-LOX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次为紫云英苷,而槲皮素和异槲皮苷对5-LOX几乎无作用.

  • 标签: 黄酮 5-脂氧合酶 体外抑制活性 超滤液质联用
  • 简介:建立了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火试金粒中银的分析方法。试金粒采用硝酸溶解,以硫氰酸钾溶液滴定银量。选定了仪器的最优条件,考察了酸度、共存元素对测定的影响。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0.53%~0.89%,测定结果与硫氰酸钾滴定法和减杂质法相一致。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分析需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标签: 自动电位滴定 火试金合粒
  • 简介:运用离散变Xα方法对双核金属酞菁(M=V2+、Cr2+、Mn2+、Fe2+、Co2+、Ni2+、Cu2+、Zn2+等)系列化合物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得到了其费米能级。总态密度、前线轨道布居等,讨论了它们的催化活性。

  • 标签: DV-X_α法 费米能级 总态密度 前线轨道布居分析
  • 简介:通过对合成全硅方钠石(Si-SOD)溶胶的液体^29SiNMR、IR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其晶化产物的^13CMASCPNMR3和^29SiNMR的研究表明,邻苯二酚在的反应混合物中能和硅物生反应而生成硅-本二酚螯物,该螯物在水热条件下是亚稳态的,它能缓慢释放出生成分子筛所需要的硅种,使反应体系中的晶核始终处于数量较少状态,从而有利于晶体的缓慢长大。

  • 标签: 全硅方钠石 分子筛大单晶 邻苯二酚 硅-邻苯二酚螯合物 合成 螯合效应
  • 简介:采用碘酸钾滴定法测定银渣中的锡含量。试样用过氧化钠熔融,水浸酸化,加铁粉过滤除杂质;加铝片还原,待反应平静后加热煮沸至冒大泡,冷却至室温;以淀粉为指示剂,碘酸钾滴定至淡蓝色为终点。对试样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2%,加标回收率在99%~101%。方法流程短,除杂质效果好,结果准确。

  • 标签: 分银渣 碘酸钾
  • 简介:合成了N,N′-亚水杨基皮考林酰肼(HL)及其铁配合物[FeL2](C26H20FeN6O4,Mr=536.33).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表明,标题配合物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n,晶体学参数:a=1.4970(1)nm,b=1.51556(9)nm,c=2.0920(2)nm,V=4.7462(6)nm3,Z=8,Dc=1.501Mg·m-3,F(000)=2208,μ(MoKα)=0.682mm-1,R=0.0695,Rw=0.1502.在配合物[FeL2]中,铁(Ⅱ)原子具有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晶体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缔合分子对.红外光谱表明,配体在形成配合物后,ν(CO)和ν(CN)红移.电子光谱表明存在π-π*和d-π*的跃迁;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金属对配体n-π*激发引起的荧光发射峰有较大的影响.

  • 标签: N N′-亚水杨基皮考林酰肼 铁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氢键
  • 简介: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6-311G(d)」研究了SiP2子的各种可能异构体的结构、能量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Si2P2子有5个稳定的异构体,能量最低的异构体为具有P-P桥键湖蝶形结构,其次为具有Si-Si桥键的菱形结构,而具有Si-Si中心键的直线结构能量高,并进一步将Si2P2和C2N2子结构和能量上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 标签: 结构 光谱 磷化硅 密度泛函 能量
  • 简介:建立了碘酸钾滴定法测定铜阳极泥银渣中锡的含量。通过硝酸溶解,过滤除铜,还原铁粉置换分离锑、铋、砷等元素,消除了铜阳极泥银渣中的铜、锑、砷等杂质元素对锡测定的干扰。方法加标回收率在99.7%-100%。精密度实验结果表明,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小于1.1%。操作过程简单,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 标签: 铜阳极泥分银渣 碘酸钾滴定
  • 简介:利用Gaussian03计算软件包,在DFT-B3LYP/3-21G水平上对ZSM-5子筛128T簇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T—O—T基团键角、桥羟基键长、质子电荷和分子轨道能隙等数据,讨论了ZSM-5子筛硅铝比与其Brnsted酸性的关系,预测了其催化性能.计算结果表明,ZSM-5子筛硅铝比越低,酸性越强,相应的催化性能越好,实验结果相符.

  • 标签: ZSM-5分子筛 硅铝比 簇模型 密度泛函理论 Brφnsted酸性 催化性能
  • 简介:建立了氢氧化钾、硝酸钾熔融,在氨水-氯化铵介质中用氢氧化铁共沉淀分离和富集锡、碲后,在标准系列中加入铁进行基体匹配,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铜阳极泥和银渣中锡、碲含量的方法。对测定锡、碲的条件及共存元素的干扰情况进行了研究,锡、碲的检出限分别为0.0012、0.024μg/mL;加标回收率为98.0%-100.3%、99.0%-102.O%;相对标准偏差为2.4%-6.6%、1.3%-7.0%。方法简单快速,易于掌握。测定元素的含量范围为0.02%-5.0%。

  • 标签: 铜阳极泥 分银渣 ICP-AES
  • 简介:介绍了国内抗氧剂的生产研发现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

  • 标签: 抗氧剂 生产 发展
  • 简介:采用超增溶纳米自组装原位合成法制备催化剂硅铝载体.实验表征结果表明,用超增溶纳米自组装原位合成法能够制备出形状规则、尺寸均一的纳米球状粒子.该纳米硅铝载体上布满了由纳米粒子搭建的孔属于介孔材料,比表面积在222.61-286.08m^2/g之间,孔容在0.486-0.625mL/g之间,平均孔径在7-10nm之间,并且以大孔和中孔为主.酸性主要分布在弱酸和中强酸区,并且大多数为L酸,有少量B酸.该载体粒子形状、大小比较规则、均一,粒径分布比较集中,是比较理想的纳米催化剂载体.

  • 标签: 纳米 硅铝载体 催化剂 表征
  • 简介:本文介绍了国内塑料抗氧剂生产现状,市场需求,目前国内抗氧剂品种和产品质量等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重点介绍了国内外一些代表性和新开发的抗氧剂品种,并提出发展建议。

  • 标签: 抗氧剂 生产 新品种 开发
  • 简介: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三价铁离子能将盐酸氯丙嗪氧化成一种红色的物质,且氧化的程度盐酸氯丙嗪的量呈正比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盐酸氯丙嗪的分光光度分析方法。实验中最大吸收波长为530nm,摩尔吸光系数为5.13×103L/(mol·cm),盐酸氯丙嗪的量在5-250μg/10mL范围内吸光度A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用于盐酸氯丙嗪药物的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11%-0.19%,加标回收率为95.0%-97.0%。

  • 标签: 分光光度法 三价铁离子 盐酸氯丙嗪
  • 简介:利用高速离心、减压蒸馏和萃取等方法分离和定量分析苯酚催化羟化反应中所产生的副产物焦油,讨论各种方法的特点.使用萃取方法系统地考察了各种条件下,以Cu2(OH)PO4为催化剂时苯酚羟化反应体系中焦油的生成量.

  • 标签: 苯酚羟化 焦油 萃取
  • 简介:采用2,7-二(4-羟基苯基)-9,9-二烷基芴(A2)四对甲基苯磺酸季戊四醇酯(B4)通过A2+B4型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共轭型超支化聚合物.利用紫外和荧光谱对聚合物予以表征,结果表明,此类聚合物均可发出稳定、纯正的蓝光.DSC和TGA显示,4种聚合物在150℃以下没有明显的相态变化,300℃以内无明显的热分解现象,这表明此类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有利于材料的发光效率及发光稳定性.

  • 标签: 超支化聚芴 荧光基团 蓝光材料
  • 简介:从价格低廉的皂素为起始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了不同结构的环氧甾体类药物中间体.以波谱方法进行结构表征,同时对环氧甾体化合物5,6-环氧孕甾-16-烯-20-酮-3β-乙酸酯的单晶进行了结构分析.

  • 标签: 甾体 合成 氧化还原反应 单晶 波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