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实验室能力验证对于判定实验室检测能力非常重要。回顾了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起源和发展,重点分析了我国能力验证发展历程和成就,探讨了我国实验室能力验证中存在问题和有争议技术要点。

  • 标签: 能力验证 实验室间比对 起源 发展 综述
  • 简介:微波等离子体光源是一类重要有较强激发能力原子发射光谱光源,主要包括微波感生等离子体光源,电容耦合微波等离子体光源及微波等离子体炬光源。本文是微波等离子体光谱技术发展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电容耦合微波等离子体光源及微波等离子体炬光源结构原理和性能。并对它们技术特点和进展进行评述。

  • 标签: 微波等离子体光源 电容耦合微波等离子体光源 微波等离子体炬 评述
  • 简介: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总氮时,经常出现空白值偏高情况,这将直接加大了分析测试系统误差。为了保证总氮分析测定精密度和准确度,以满足总氮测试技术要求,对总氮测定中影响空白值主要因素一玻璃器皿洁净度、实验室环境、碱性过硫酸钾纯度和放置时间、实验室用水、消解时间和温度及自然冷却时间等进行了研究,并定量分析了相应影响因子对空白值影响程度,通过多组实验数据比对分析,提出了有效控制空白值最佳实验条件,以指导实验操作。

  • 标签: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总氮 碱性过硫酸钾 空白值
  • 简介:采用测定化学需氧量(COD)法和有机溶剂抽提法分别对企业常用两种锌矿原料(A,B)有机物进行监测。通过采用测定化学需氧量(COD)法对锌矿原料中含有的有机物进行定性及半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矿粉A中COD为84.9mg/L,矿粉B中COD为96.9mg/L,各自进行了3次平行实验,都能得到稳定结果,同时确定矿粉A和B中分别含有不同量有机物。采用有机溶剂抽提法来确定锌矿原料中有机物含量。考察了溶剂种类、溶剂量、抽提时间对矿粉中有机物提取效果影响,得到最佳实验条件,对矿粉测定结果为:矿粉A中有机物含量为7.6‰,矿粉B中有机物含量为10.1‰。在各自最佳实验条件下,进行了3次平行实验,都能得到稳定结果,方法准确、可靠。

  • 标签: 有机物含量 化学需氧量 溶剂抽提
  • 简介:介绍了食品中无机盐前处理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主要阐述了包括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及联用等技术在近年来应用,并对以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无机盐 检测方法 食品 研究进展
  • 简介:2013年4月19日,中国科学仪器行业最高级别的峰会——"2013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13)"在京召开。该会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仪器信息网(www.instrument.com.cn)联合主办,我要测(www.woyaoce.cn)协办。ACCSI2013特别邀请了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秘书长闫增序、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松林、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航空材料检测研究中心主任陶春虎、仪器信息网高级顾问刘文玉等业内知名专家对2012年度科学仪器政策、技术、产业和市场发展状况展开深入分析,并对2013年发展进行预测及展望。800余位业界专家学者、实验室负责人、仪器企业负责人、相关政府部门及相关学会协会领导和投资机构负责人等嘉宾出席了会议,40余家国内外权威媒体参与报道。

  • 标签: 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学仪器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年会 企业负责人 仪器信息网
  • 简介:主要简述了原子荧光光谱仪器发展历史,对我国30多年来原子荧光商品仪器在激发光源、石英管原子化器、蒸气发生反应系统等方面的发展作了详细论述,还就近年来新开发原子荧光光谱仪器在多元素同时测定、多功能化、—机多用、形态分析等方面的技术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全面阐述,并对原子荧光光谱分析领域发展作出了展望。

  • 标签: 原子荧光光谱 仪器 研制 应用 发展
  • 简介:试料用含亚硫酸钠硫酸(10%)溶液浸取,使铜氧化物矿物选择溶解,过滤后加入溴饱和盐酸掩蔽砷和锑等金属,补加少量硫酸,蒸干后用硫酸溶解,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测定氧化铜矿中酸溶铜含量,此方法快速、稳定、准确。选取14个日常分析样品进行测定,其结果与电解重量法比对,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氧化铜矿 酸溶铜 碘量法 电重法
  • 简介:选择塑料、纺织品和油漆涂层三类常见玩具材料,采用模拟胃液、酸性汗液、碱性汗液和唾液浸泡提取样品,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试提取液中17种欧盟玩具新指令限制元素(铝、锑、砷、钡、硼、镉、铬、钴、铜、铅、锰、汞、镍、硒、锶、锡、锌)迁移量,实验了前处理过程中不同振荡频率对金属元素迁移量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胃液对金属元素溶出能力最大,汗液溶出能力最弱,样品提取过程中,恒温水浴振荡器振荡频率在80~160r/min范围内时,特定元素溶出量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0%。

  • 标签: 玩具材料 金属 人体模拟液 振荡频率
  • 简介: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对MgF:晶体近邻F位进行双空穴调制掺杂,选择PBE泛函进行计算,对比N单掺杂MgF:晶体和N近邻双掺杂MgF。晶体晶体结构、电子结构以及吸收光谱.通过对电子结构比较,研究了N近邻双掺杂对MgFz光催化活性影响,给出了离子之间协同作用机理.通过对比可以看出,N近邻双掺杂对MgF:晶体光学性能具有较佳调制效果,其效果优于(N,Fe)双掺杂调制.

  • 标签: 密度泛函理论 双空穴调制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 简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分别测定了酸雨中钾、钠、钙、镁4种元素含量,并对两种方法样品前处理技术、标准曲线、方法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干扰及消除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均可用于酸雨中钾、钠、钙、镁4种元素测定。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发射光谱 酸雨 比较
  • 简介:利用水热合成方法合成了2个新配位聚合物[Ag(4,4′-bpy)(H2PO4)].2H2O(1)和[Cu4(L)8H4](2)(4,4′-bpy=4,4′-联吡啶,L=4-咪唑基苯甲酸),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确定了该化合物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c空间群,晶胞参数a=8.4909(17)nm,b=8.7284(17)nm,c=18.498(4)nm,β=100.99(3)°,V=1.3458(5)nm3,Z=4,R1=0.0362,ωR2=0.0966.化合物1展示了一个一维链式结构.化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24.509(5)nm,b=18.957(5)nm,c=17.246(5)nm,β=119.807(5)°,V=6.953(3)nm3,Z=4,R1=0.0455(3564),ωR2=0.1519(6161).化合物2中存在着丰富π…π堆积作用.

  • 标签: 配位聚合物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 简介:讨论了在pH-9.4~10.0溶液中,利用Fe^3+与Te^4+、Bi^3+生成三元共沉淀物,分离其它杂质,然后用KOH溶解Te,从而达到Te,Bi分离目的。在pH=1.5~1.7溶液中,利用抗坏血酸掩蔽铁,以硫脲-PAR作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Bi。当n=6时,相对标准偏差为0.4%,回收率为98.53%~102.2%,方法准确、可靠。

  • 标签: 共沉淀分离 容量法
  • 简介:采用QCISD(T)/6-311+G(3df,p)//B3LYP/6—31G(2dr,p)方法研究了HOS和0H反应机理,获得了生成产物P1(SO+H2O)和P2(SO2+H2)6条不同路径且构建了其单重态势能面.结果表明,P1(SO+H2O)为主产物,优势路径R(HOS+OH)→1M1→TS→iso→IM4→TS3→P1(St)+H20)和R(HOS+OH)→IM1→TS4→P1(SO+H2O)表观活化能分别为~95.90和-95.92kJ·mol-1.根据经典过渡态理论结合隧道效应校正计算了标题反应在200K~2000K温度范围内总表观速率常数ktot,拟合得到其三参数表达式k(T)=1.13×10^-21T2.69exp(-12842.30/T).基于统计热力学原理预测了标题反应中所有稳定物种生成焓(ΔfH298)、熵(S298S)和热容(Cp,200K~1000K).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接近.

  • 标签: OH HOS 反应机理 速率常数 热力学性质
  • 简介: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硫脲中钙离子方法。采用CS12A阳离子交换色谱柱,以甲基磺酸(16mmol/L)作为淋洗液,测定了硫脲样品中钙离子,通过分析5批不同样品,分别得到其钙值在270-410μg/g,加标回收率在97.2%~102.3%。方法无需复杂样品前处理,分析方法干扰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离子色谱 硫脲 钙离子 甲基磺酸
  • 简介:采用湿法消解对不同厂区土壤进行前处理,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使用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测定砷含量,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8%~3.0%,回收率为89.0%~105.5%。实验表明,方法简单快速、准确,较高灵敏度和较低检出限,均能满足土壤中多元素分析要求。

  • 标签: ICP-OES AFS土壤 元素含量
  • 简介:氨氮是我国水质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之一,水体中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对于水环境改善具有重大作用。针对氨氮污染治理需要有更为准确、有效、快速分析方法相配合。就近年来水中氨氮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实验室方法与在线监测方法最新进展,比较了各自特点及其在水环境监测中应用。相应学科新成果融入现代分析技术使得氨氮分析水平有了极大提高,这将会在今后水环境污染治理中发挥越来越大作用。

  • 标签: 氨氮 在线监测 总量控制 现代分析技术 集成
  • 简介:研究了EDTA滴定法测定冰铜中含量在2%~6%锌测定方法,其中重点讨论了冰铜中铜、铁、铅、铝、砷、锑、镉等干扰元素对锌测定影响及其消除方法;讨论了滴定酸度、滴定温度及陈化时间对锌测定影响;7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1%~1.6%,加标回收率达到96.2%~104%,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比对,满足分析要求。

  • 标签: 冰铜 EDTA容量法
  • 简介:金属有机配合物在磁性、荧光、分子吸附和半导体等多功能材料方面有着潜在应用价值.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零维铈(Ⅳ)配合物ECe(dipic)。]·2(Hpa)·2H2O(2,6一Hzdipic=2,6一吡啶二羧酸,pa=对氨基吡啶),并通过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f空间群,a=1.09437(10)nm,6—2.05263(18)nm,c=1.58776(14)nm,β=106.0850(10)°,Z=4,V=3.427(1)nm2,Dc=1.670g/cm。,Mf一861.72,A(MoKa)=0.071073nm,μ=1.41mm-1,F(000)=1728,R=0.0396,wR一0.1073,符合,〉2d(I)独立衍射点4997个.铈(1V)离子被3个完全去质子化羧基围绕,整个分子实体显负电,平衡电荷由质子化对氨基吡啶提供.在该配合物中,N—H…O和o~H…O氢键对增强配合物稳定性起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晶体结构 铈(Ⅳ)配合物 2 6一吡啶二羧酸 热性质
  • 简介:通过自由基胶束共聚法制备疏水单体为N,N-二环己基丙烯酰胺(DCHAM)三元共聚两亲聚合物P(AM-NaA-DCHAM).P(AM-NaA-DCHAM)临界聚集浓度cAC为800mg/L;浓度大于cAC,随着聚合物浓度增加,聚集体表观流体力学半径增加.温度升高聚集体表观流体力学半径降低,聚合物溶液表观黏度降低.金属离子加入降低了聚集体流体力学半径及溶液表观黏度;二价金属离子对聚集体影响远大于一价金属离子.

  • 标签: 三元共聚物 N N-二环己基丙烯酰胺 荧光探针 临界聚集浓度 聚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