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利用GPS观测1999-2007年汶川震前3期地表变形数据和2008年汶川同震地表变形数据,结合地震位错理论,通过高斯变换和坐标旋转建立断层模型,运用遗传算法,反演了龙门山断裂带断层震前3期和同震滑动参数。结果表明龙门山断层震前3期平均走滑位移为-5.39mm,倾向位移为2.66mm,与同震断层滑移相比较,发现震前断层滑移趋势与同震断层滑移一致,均为逆冲兼右旋挤压运动。比较震前3期逆冲方向滑移量,发现逆冲滑移有加速现象。并根据震前和同震断层滑动量估算了汶川地震复发周期。

  • 标签: GPS 断层滑移 震前 同震 汶川地震
  • 简介:对比分析国内外电气设备抗震设防标准,对提高我国电气设备抗震能力和相关规范修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简要介绍目前美国、日本、IEC系列标准及我国电气设备相关规范基本情况后,从抗震设防目标、设防水准、抗震设计反应谱等方面对比分析了电气设备抗震设防标准之间差异,指出了我国相关规范优缺点。通过借鉴国外电气设备抗震设防标准确定经验,提出了改进我国电气设备抗震设防及规范修订建议。

  • 标签: 电气设备 抗震设防标准 对比分析 改进建议
  • 简介:利用位移与速度函数关系,讨论地震观测系统中速度记录与位移记录波形特征。进一步分析速度记录在地震观测中重要意义。

  • 标签: 速度 位移 记录 波形特征
  • 简介:借助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对严格按照规范Ⅶ、Ⅷ、Ⅸ度设计5个三跨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开展易损性分析,建立了基于峰值加速度易损性曲线。从易损性角度对不同设防标准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做了定量评价,并探讨了设防标准对RC框架结构易损性影响。分析表明,对应于设防小震、中震及大震水平峰值加速度,结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和“大震不倒”失效概率均在18%以内,可认为结构满足三水准性态控制目标。随着结构设防标准提高,其易损性随之降低,相同峰值加速度对应各个破坏状态超越概率均有所降低。此外,将框架结构设防烈度提高1度,其“大震不倒”失效概率会明显减小。而将框架结构设防烈度降低1度,其“大震不倒”失效概率会显著增加,最高可达4倍。

  • 标签: 地震易损性 抗震性能 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抗震设防标准 RC框架结构
  • 简介:区域精密水准测量在地震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作业范围广、观测周期长,容易受外界复杂多变环境因素影响。目前对环境因素影响分析大多是定性描述,缺乏实验观测数据支撑。针对这一问题,选取大约2000km区域精密水准观测数据,结合观测环境资料,统计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观测成果影响程度,并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

  • 标签: 地震监测 精密水准测量 环境因素 统计分析
  • 简介:地震发生后,强震动观测台网可以获取灾区分布式台站位置强震动记录,通过基于这些强震动记录得到地震动参数可以快速地评估地震烈度空间分布,以迅速判定不同地区受灾程度,尤其是地震极震区分布范围,为政府开展应急救援并合理地分配救援力量、物资等提供依据,以保证救援人员及时、准确地到达极震区展开搜救工作,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本文介绍了国内外7种地震仪器烈度计算方法,基于四川九寨沟M7.0级地震获取强震动记录,对这7种方法计算烈度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方法计算仪器烈度与宏观烈度差值均在1度误差范围以内,均显示了良好实用性,且行业标准法和综合判别法两者计算结果较为一致。

  • 标签: 九寨沟地震 仪器烈度 烈度算法 加速度反应谱
  • 简介:根据整理泉州白水营地磁台历史资料时发现数据不正常情况,摘例分析99年日均值差值曲线异常突跳问题,查找环境变化干拢影响因素;再溯1988年至1989年初鱼池铁丝影响磁变仪基线值突变及相关试验分析研究、剔除影响工作,强调地磁观测环境净化保护。

  • 标签: 地磁观测环境 干扰影响 剔除异常量 净化保护
  • 简介:龙岩地震台核旋观测室始建于1984年,1985年2月开始使用。室内建有三个仪器墩。长期来,探头一直放在最西边墩上进行观测。1998年龙岩台核旋观测仪故障停测后,1999年12月新购回G-856核旋观测仪,并于2000年1月开始正式观测。由于使用G-856核旋观测仪观测以来,H分量一直不稳定,Z分量测值也经常出现不稳定值,后改将探头放在中间墩上,观测结果Z分量测值稳定,而H分量测值仍不稳。从2000年7月5日开始,进行加密观测,分析结果作者认为有仪器老化与不配套原因,更重要环境变化影响,在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建议

  • 标签: 磁场梯度 核旋观测
  • 简介:根据中国地震局统一部署,近几年多个省份开展了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从加强抗震设防到应急预案编制、志愿者队伍建设、宣传教育等各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工作。但现有的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还没有统一建设和评价标准,建设水平也有较大差距,对于推进这一工作开展十分不利。本文通过系统资料收集和调研,结合在大连市开展具体实践,对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与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综合各省市实践经验和行业管理办法,参考安全社区建设方面的标准和管理规定,给出了地震安全社区定义、建设标准应包含要素及主要内容,讨论了应用前景和可能存在问题,为今后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依据,也为制定行业标准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地震安全 示范社区 标准
  • 简介:基于美国NGA强震观测数据库中描述场地不同指标,定义了五种不同“基岩”场地类型,得到了相应数据集;同时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到了世界范围内对应不同“基岩”定义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并研究了不同场地划分标准造成基岩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差异.

  • 标签: NGA强震观测数据库 地震动衰减关系 峰值加速度 反应谱
  • 简介:2011年4月18日开始,银川地震台小口子重力观测出现毛刺、抖动等变化,通过对观测环境、观测线路、观测仪器排查,最终排除了由于观测信号线故障所导致变化,有效地解决了观测中出现复杂问题,加深了观测人员、分析人员对前兆观测异常判断与认识。

  • 标签: 重力观测 异常识别 仪器故障
  • 简介:本文阐述了漳州“109”地震谣传概况,总结了这次地震谣传特点、发生原因及采取措施。从这次地震谣传可以看出地震知识宣传教育还需要大力加强,要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预报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解释,加强如何识别地震谣传宣传教育,增强群众对地震谣言识别能力,特别需要向乡镇干部宣传,使他们能回答群众询问,如果基层干部能在地震谣言出现时,就开始劝导解释、可能不至于发生这么大范围地震谣传事件。

  • 标签: 地震谣传 特点 宣传教育 体会
  • 简介:运用法学原理,结合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地震行政执法案例选编>中提供20起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案例进行了综合统计分析,探讨了实际工作中涉及到若干法律问题.

  • 标签: 地震监测设施 地震观测环境 法律法规
  • 简介:在对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地震动参数复核中采用了多方案比较方法。由于新增地震地质资料不会改变原报告对地震地质研究结论,近十多年地震活动对工作区地震背景影响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在分析研究本地区具有代表性不同潜在震源区划分方案后,采用相对应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进行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计算,与确定性方法计算结果比较后确定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厂址极限安全地震动SL-2复核结果为0.15g。本次复核工作技术路线可以为相似类型重大工程地震参数复核参考。

  • 标签: 核电厂 地震安全性评价
  • 简介:因为利用科里奥利力效应预报余震方法是用断裂旋性特征作为预测指标的,所以能在震前预测发生地震后余震强度,该方法在烈度区划和震害预测中有一定意义。将讨论在这方面的意义和科里奥利力效应预报强余震具体方法和步骤。

  • 标签: 科里奥利力 烈度区划 余震预报方法
  • 简介:本文针对国家台网速报面波震级测定时间偏长和中深源地震震级速报有一定偏差问题,采用IASPEI推荐宽频带体波震级mB及宽频带P波矩震级MWP对2009-2013年国家台网地震速报大震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于经过转换成MW后mB和MWP震级来说,其结果均与我国速报地震发布震级M有一定偏差,一般表现为偏小.其中,对于6.0-6.9级地震,mB偏差相对较小,但离散度相对较大(整体偏差要比平均偏差大不少);对于7.0-7.9级地震,MWP偏差相对较小;而对于8.0级以上地震,由于震级饱和等原因,mB偏差较大,但MWP偏差相对较小,一般主要表现为偏小.总体来说,MW(MWP)稳定性要比MW(mB)更好一些(线性回归相关系数更大,标准误差更小).对于综合mB和MWP震级来说,由于采取分段平均方法,结果稳定性有了一定提高,但较大地震仍以偏小为主,如果在综合震级MP,上加0.2,则可以得出与M震级较为接近结果.通过MW(mB)、MW(MWP)、MP(M)、M与MW(GCMT)对比,可以验证综合标准震级MP(M)和国家台网速报震级M具备一定可信度,而MP(M)可作为P波快速测定震级,所以用MP(M)作为大震速报初报震级,在某种程度上是可行.

  • 标签: P波震级 体波震级mB 宽频带P波矩震级MWP 标准震级M
  • 简介:基于新疆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目前使用地震数据分析软件EDAS—ISA挂接GENETIC(遗传法)定位程序,选取新疆数字遥测台网记录45次地震事件,就遗传法定位程序定位结果与新疆日常地震目录结果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台站分布合理并且最近台站到达地震事件震中矩≤3度,遗传法定位结果与新疆日常地震目录比较吻合,定位效果较好。对于边界地震和台站稀少区,定位结果偏差较大,定位效果不理想。

  • 标签: 新疆 地震台网 定位程序
  • 简介:本文对福建数字地震台网98年7至9月和模拟地震台网98年7至8月测定地震参数作初步比较

  • 标签: 数字台网 模拟台网 比较
  • 简介:利用山东数字地震台网记录资料,根据陈培善等用地震发生断裂力学模式和震源谱理论,导出震源处峰值加速度与构造环境剪应力值关系,计算了山东长岛地区发生中小地震构造环境剪应力值,并对应力场分布状况和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剪应力τ值随矩震级(ML)增大而增大,对两者作拟合得到它们之间较简单关系为:τ=1.89ML-1.76。在所研究区域范围内,其构造环境剪应力τ值为1.0~6.0兆帕,与陈培善对3.0~5.5级地震τ值多在4~8兆帕之间这一统计结果基本一致。

  • 标签: 峰值加速度 环境剪应力值 山东数字地震台网
  • 简介:根据陈培善等(1993年)导出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与环境剪应力场关系。利用福建省台网数字地震记录福建5个区域(安溪、莆田、厦门海域、惠安海域、晋江海域)101个2~4级中小地震研究了福建及邻近海域地区构造环境应力场变化,并推测出这些地区地震危害性。分析各区地震活动环境剪应力场随着时间、空间变化,显示整个环境应力强度空间分布并不十分突出。

  • 标签: 应力场 环境剪应力场 福建台网 数字地震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