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3 个结果
  • 简介:巴西石油公司目前正在积极拓展国际石油开采炼制市场,近日不仅分别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政府土耳其石油公司签署墨西哥湾黑海石油开采协议,还宣布将在巴西东北部委内瑞拉共建炼油厂。

  • 标签: 石油开采 巴西 市场 国际 路易斯安那州 石油公司
  • 简介:当作业者计划在低渗透碳酸盐岩或砂岩储层打水平井时,油井设计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成本。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作业者在决策过程中不恰当的过份强调成本的降低,而对确保产量的完井方法重视不够或完全没有虑及。结果,在钻井方案经济评价中采用的最终油气采收率可能实现不了。本文介绍了对西得克萨斯一个跨年度的水平完井项目的实例研究,成功的揭示了:在低渗透性储层打水平井时不固结套管只是“假节约”。如果最初把钻井成本增加20~25%,将会得到3~10倍的经济利润。该项目研究的油井,有的位于主油区,也有的位于油田边缘地带,各井均与其邻近的裸眼完井情况进行了对比。该研究项目提出了几乎适合全球范围内低渗透性储层水平完井作业的几条指导性原则。

  • 标签: 钻井设计 增产措施 低渗透碳酸盐岩层 水平井 经济效益 成本
  • 简介:十多年来工业界一直从事时移3-D或4-D地震成像技术的分析研究,有越来越多的文章报道了这方面的成功实例。最近报道的两个成功实例研究是:位于挪威北海的Draugen地区位于英国大陆架之上的Cannet-C地区。这两个地区在技术上取得了成功,提供了储层内部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优质图像。这些4-D结果改变了井位,并且减少了油田开发决策带来的代价高昂的风险(注意:本文的“4-D”表示时移地震成像)。本文重点阐述了4-D地震定量评价对石油经济的影响。在总结出4-D对油藏管理影响的几个方面后,便可建立经济模型来定量评价这种影响。该种决策性树状模型运用了贝叶斯定量计算4-D产生的修正概率。模型说明,即使4-D信息是不完善的,但对于钻加密井而言,还是可以大大提高开发方案的价值。

  • 标签: 定量评价 4-D地震 石油经济 影响 时移地震成像 油藏管理
  • 简介:本文结合地勘队伍服务社会化、成果商品化、管理企业化的要求,针对核地勘队伍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对战略重组、结构调整等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初浅探讨。提出了建立超事业部制与矩阵制相结合、合同制与代理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并概述了核地质系统实施可持续发展人才战略的必要性重要性。

  • 标签: 地勘队伍 体制改革 若干问题 服务社会化 管理企业化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据美国康涅狄格州诺沃克(Norwalk)商务通讯公司(BCC)即将发布的题为《纳米复合聚合物:纳米颗粒、纳米陶瓷土纳米管》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2003年全球纳米复合聚合物市场销售额为9080×10^4美元(7260×10^4欧元),预计到2008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8.4%,销售额达2.111×10^8美元。目前热塑性热固性纳米复合物的生产大致相等。

  • 标签: 市场销售额 纳米复合物 2008年 美元 全球 复合聚合物
  • 简介:德国巴伐利亚的Breitbrunn气田有6口水平井钻至第三系Chatt地层。这次钻井会战的目的是将一部分衰竭气藏开发成储气库。钻井前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岩石物性研究,最终选定了物性好的储层作为水平井钻井目的层。尽管该气藏是一个简单的背斜构造,但由于在地质情况钻井方位上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所以排除了几何钻井,而采用地质导向钻井。这种方法依赖于实时GVR(GeoVisionResistivity:可视地层电阻率)电阻率图像。它在此次钻井会战中尚属首次应用。成像数据在井下被压缩后传输到钻机上的计算机采集系统,在计算机中解压缩后进行分析。根据这些图像可以精确定位井眼方位,以确保钻头始终在目的层中钻进(不偏钻)。这种方法可以识别地层非均质性,如致密的薄夹层、结核及不规则孔隙度等,而不会把钻遇的某个非均质层解释为几个不同的地层,从而避免了错误的地质导向决策。随钻测井(LWD)的方位数据既可以在钻进过程中取得,也可以在冲洗钻具更换钻头时取得。将这些不同的延时数据系列进行比较可以提供实时侵入剖面井周围的侵入剖面。

  • 标签: 实时成像 延时LWD成像 地质导向钻井 地层评价 应用 随钻测井
  • 简介:由于几个轻油注空气(LOAI)项目获得了成功并且为海上EOR建造了大规模氮生成设备,最近对LOAI注氮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由于邻近储层的项目同时生产出氮富空气,所以本文详细研究了把这两种工艺最佳结合的优点。

  • 标签: 轻油 采油量 注空气 重油 EOR 储层
  • 简介:阿帕拉契亚盆地北部煤层气的工业生产始于19世纪30年代,SanJuan盆地煤层气的工业生产始于19世纪50年代早期。但是直到19世纪70年代80年代早期,当美国矿藏办公室、美国能源部、天然气研究院油气开发公司一起致力于利用垂直井对煤层气进行工业开发的研究时,人们才真正认识到煤层气的储量重大经济价值。在19世纪80年代晚期90年代早期,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得到发展,一部分原因归于非传统燃料税贷。到2000年,煤层气的储量(15.7tcf[0.44Tm^3])占美国干气总储量的8.8%,年度产量(1.38tcf[40Gm^3])占美国干气年度总产量的9.2%。从1989年到2000年,美国煤层气累积产量为9.63tcf(272Gm^3)。如今,美国有约十多个盆地在开发煤层气,煤层气的勘探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煤层气层是包含热成因气体、经运移的热成因气体、生物成因气体或混合成因气体的自源储层。煤层气主要以吸附状态贮存于煤质基岩的微孔隙中,其次以自由气体或溶于水的溶解气的形式储存于微孔隙裂缝中。控制煤层气的资源量生产能力的关键参数是热成熟度、显微组分、气体含量、煤层厚度、裂缝密度、地层应力、渗透率、埋藏历史水文环境。在美国世界上的各个正在生产中的油田的这些参数变化很大。在2000年,SanJuan盆地的煤层气产量占美国煤层气产量的80%以上。该盆地蕴含了一个大型的煤层气远景带Fruitland油气通路,至今已产出超过7tcf(0.2Tm^3)的煤层。Fruitland与在PowderRiver盆地中的FortUnion煤层气远景带的煤层气系统及其关键因素有所不同。FortUnion远景带是美国开发最迅速的远景带之一,它的煤层气产量从1997年14bcf(0.4Gm^3)提高到2000年的147.3bcf(4.1Gm^3),占美国煤层气总产量的10.7%。到2000年为止,远景带的年平均产量为244.7bcf(6.9Gm^3)

  • 标签: 煤层气 裂缝 劈理结构 油藏描述 地层应力 储量
  • 简介:在达到自己目前状态的道路上,其客观实质使我们能够将其定义为《国际投资合作》(MNC),作为世界经济联系的一种形式,资本超越国界转移业已经过了几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具有各自能反映出发生演变过程中的定量定性变化的特殊标志。

  • 标签: 世界经济 国际投资 合作 资本 MNC 联系
  • 简介:深度成像速度各向异性是目前地球物理勘探与开发最活跃的两个领域。适当考虑速度各向异性就能更全面地实现深度成像的潜在优势。深度成像依赖于速度模型的准确度。如果存在各向异性,而在速度模型的建立偏移中却没有考虑到,那么最终成像就会出现错位或假构造,加大出现干井的风险。因此,确定地层各向异性并量化其参数十分重要。

  • 标签: 速度各向异性 叠前深度偏移 VSP 地面地震
  • 简介:水下斜坡斜坡底部沉积体系是大多数海洋湖泊盆地充填的主要组成,并且构成了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目的层。7个基本岩相建造单元构成了斜坡体系:(1)浊积岩河道充填;(2)浊积岩叶状体,(3)席状浊积岩;(4)滑块、滑塌碎屑流席、叶状体及舌榫;(5)细粒浊积岩席状沉积物;(6)平积岩堆积物;(7)半深海披盖充填。补给沉积物的粒径是对河道及叶状体形态、滑塌碎屑流沉积物的尺度及重要性的主要控制因素。硅质斜坡体系有两个常规系列。堆积(移积的)体系包括扇、冲积裙盆地底河道,组成了上覆三角洲、海岸带、大陆架或冰川体系。根据沉积物结构补给大陆架物源的模式联合确定出移积体系的岩相结构。点源建造了沉积扇;线源建造了叫做斜坡裙的走向拉长的三角图状斜坡沉积物。大陆架边缘三角洲提供了一种特别普通的过渡物源几何形态,形成了退覆三角洲补给裙。内源体系(包括退覆裙、峡谷充填大型滑塌复合体)记录了斜坡的再沉积再建造的过程。

  • 标签: 沉积体系 硅质碎屑 底部 沉积相 盆地充填 分类
  • 简介:现在已可利用新的测井技术现场描述含气砂岩储层,以用于优化整个完井过程。由电缆地层测试器获取的动态储层信息以及由核磁共振测井获取连续的高分辨率孔隙度渗透率数据,极大地提高了产层识别的质量。由于低渗透率页岩质砂岩层段的有效完井往往需要耗时很长的不用修井机的作业,因此采用这项新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作业成本。本文讲述了如何结合使用裸眼井储层质量的全面评价天然气产能指数进行完井设计,以便缩短从开钻到投入商业开采的时间。这种分多个步骤的综合方法可用于优化各产层段的水力压裂作业,从而提高天然气的总产量。根据各层段的模拟生产动态预测的气井产量,提出完井设计建议。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文将首先介绍这种方法(与储层的“实地”电缆测值相结合)在几口重要气井完井设计中的应用,而最后还要介绍并讨论这些应用实例到目前为止的结果。

  • 标签: 电缆地层测试器 核磁共振测井 完井设计 作业成本 产能 砂岩储层
  • 简介:本文对完井技术的最新发展做了精简描述并叙述了这些技术是如何带动新的生产方法出现。油田应用这些生产方法,成功地展现出油田地质、油藏工程以及地面特征。

  • 标签: 完井技术 生产方法 进展 油气井 完井方式 防砂
  • 简介:现代地球排气资料证明,最密集的深部岩浆生成的天然气流(包括烃类)位于大陆断裂带(其中包括其它活性的地质构造)。对研究近代断裂古代断裂兴趣的提高主要是受到了新采用的概念的促动,这个新概念强调指出近代断裂古断裂这些构造在岩石圈建造演变中的特殊作用。尽管已进行的大量工作及其成果已概括在基本汇总表中,但是应当指出在理解这种断裂生成的性质查明这种类型所有的新构造,以及在估算它们的油气含量的前景方面都在不断的进步。

  • 标签: 深部岩浆 天然气流 大陆断裂带 断裂构造 地震活性
  • 简介:Lisburne群碳酸盐岩滑脱褶皱露头区的野外证据统计分析表明,大量的裂缝形成于褶皱之后。褶前裂缝与峰褶有关的贯穿应变又叠加了晚褶裂缝褶后裂缝。晚褶裂缝为东西走向,平行于褶皱轴。它们及早期的构造在后期又叠加了大量南北向张性裂缝。东西向和南北向裂缝系统具有相似的平均间距中值间距。褶皱角裂隙间距的统计分析表明,随着褶皱的加密,东西向和南北向的裂隙间距将加大1/2-1/3,并且变化略微加剧。如果裂缝褶皱关系密切的话,那么这一特征与预测结果相反。预测结果表明,两组裂缝彼此相似且受褶皱影响较小。这种褶皱作用与最明显的裂缝形成之间微弱的成因关系可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例子,其主要研究成果可用于储层模拟。裂缝与褶皱之间复杂的成因时间关系可能会产生若干组特征不同(如大小、充填量及终止类型)的裂缝。如果不认识清楚,就会导致错定井住或者产能及采收率估算不准确。例如,该裂缝系统的模拟显示,渗透性变化在80%以上,取决于裂缝的充填、形成时间流体流动方向。

  • 标签: 滑脱褶皱 证据 断裂 山岭 东北 裂缝形成
  • 简介:在长距离水平井或非常规井中,在增注防垢剂酸化作业期间,难以得到注入流体的最优化定位,窜流使注入液被驱离目的层,从而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即使采用盘管把化学品传送到需要的位置也是如此。为了解这些问题,采用蜡或聚合物交联凝胶转向技术可改善防垢剂酸的定位效果,而且对作业后的生产没有什么不利影响。导流剂的定位常常并不简单。其流变性受温度剪切速率控制的凝胶不用说更是如此。不断发展的模拟技术有助于工程师门对导流剂作业的各个阶段进行设计。本文所介绍的模拟模型是采用商业油藏模拟标准开发的,其目的是模拟窜流严重的井中聚合物凝胶的定位。模型参数是以关井期间流速为3500bbl/d、偏移距离为2000ft的斜井中进行的油田防垢剂挤注作业数据为基础。在不同注入挤注作业关井阶段,窜流效应可能会把防垢剂区离产水层,从而使该井段失去防护。凝胶的准确定位将会防止防垢剂流失到漏失层,确保易结垢层段的防护,从而延长该井需要再挤注的间隔时间。最初的凝胶定位模型论证了各种注入窜流速度下生产剖面上粘度、摩擦传递性之间的相互关系。门限粘度可以识别出来,在该门限粘度以上,注入剖面受连通传递性因素影响而不受摩擦窜流因素影响.拍来研究的模型包括了井筒地层中剪切应力的变化对凝胶粘度的影响。现在研究的模型可以预测凝胶定位,使导流剂作业各阶段最优化。还可以使后续化学品(如防垢剂或酸)的注入模拟更精确,因而有利于评估定位方案的挤注寿命。

  • 标签: 水平井 凝胶导流剂 定位模拟 油气井 防垢 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