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利用沃尔什函数法进行测井曲线反演,可使测井曲线起伏变化加大,从而提高测井曲线的纵向分辨率。通过声波时差曲线特征分析及与实测岩心物性资料对比,论述了沃尔什函数法对测井曲线高分辨率处理的重要意义。图3参8

  • 标签: 沃尔什函数法 纵向分辨率 测井曲线 物性
  • 简介:本文对海上典型油田(锦州9--3油田)的调驱进行历史拟合,形成实用的调驱数值模拟方法。通过研究,形成了前期水驱历史拟合方法、聚合物驱拟合方法、凝胶历史拟合方法,为相似油田的跟踪模拟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海上油田 历史拟合 聚合物 凝胶
  • 简介:大庆的室内研究和矿场应用结果表明,聚合物驱是一种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有效方法。随着对高粘弹性聚合物驱的室内实验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人们发现高分子、高浓聚合物提高采收率值可达20%以上。在提高采收率幅度上,这些研究结果与三元复合驱的结果完全相似。尤其重要的是,

  • 标签: 有效方法 提高原油采收率 油井 聚合物驱 室内实验研究 三元复合驱
  • 简介:该项目在分析储层潜力和动用状况的同时,首次采用阶段产量控制法和动态综合法预测了二类油层返层注后产量、含水的变化趋势,提出了二类油层注产量预测的有效方法;定量测算了二类油层上返中难以界定的关键指标,对即将上返区块所涉及的影响水两驱产量情况进行了定量的测算,并探讨了两驱产量衔接的不同模式、时机以及产量的变化特点,并通过经济效益评价,进一步优化了上返中两驱产量的衔接方法和组合。

  • 标签: 阶段产量控制法 衔接方法 注聚 二类油层 定量测算 经济效益评价
  • 简介:该专用锁安装在油井油嘴和取样口处,用于防止在此放油。锁芯结构:(1)在与轴心垂直的平面内加工3个凸肩与锁片配合;(2)使同一平面内的凸肩不均匀分布,保证了一个锁片打开位置的唯一性;(3)在3个平面加工凸肩,与3片锁片配合。锁片结构:(1)在锁的内径上开槽与锁芯凸肩配合,开槽应保证槽的位置和锁芯凸肩对应,且槽的大小与凸肩适合;(2)在每个锁片均匀刻上20个数字。外挡圈和锁套采用10个数字位置对位,使开锁密码增加一位,对密码开锁的机率是八万分之一。

  • 标签: 防盗锁 密码 油嘴 不均匀分布 平面加工 凸肩
  • 简介:淡马纳(Temana)油田位于马来西亚沙捞海域巴林基安含油气区的构造隆起部位。采用页岩涂抹参数对淡马纳油田第三系碎屑岩中正断层的封堵性作了评价。如果断层面的页岩涂抹因子小于6,且粘土含量比大于30%,那么这个断层可以在其两侧砂岩-砂岩界面上形成断层封堵层。根据断层两侧地层压差估算了砂岩储层的烃柱高度,计算结果和根据构造溢出点计算出的烃柱高度(76m)一致。断层的封堵性足以支撑延伸到构造溢出点的烃柱高度。根据现有的粘土舍比一渗透率关系标定数据计算出的断层岩渗透率比较低,不到0.3md。以淡马纳断层为例,介绍了估算断层岩渗透率概率的一种新方法(根据粘土含量比、断层滑距和深度)。

  • 标签: 断层封堵性 沙捞越海域 马来西亚 油田 砂岩储层 页岩涂抹
  • 简介:在分析前人对华北地台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钻井、地震、岩心、露头、测井等资料,对沁水盆地南部区块的煤系地层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研究了层序和体系域识别划分标志,建立了沁水盆地南部煤系层序地层格架.对层序内含煤岩系的发育特点进行分析,主力煤层发育在海侵体系域中,研究区内海侵时期为有利的煤时期,煤作用主要受物源供给和沉积环境等因素的控制,泥炭堆积速率与较高的可容空间的增长速率相平衡及其维持时间是区域厚煤层形成的控制因素.

  • 标签: 沁水盆地 含煤岩系 山西-太原组 地层层序 聚煤规律
  • 简介:通过十红滩铀矿床矿空间的研究,证明背斜两翼、凹陷构造、隆起区边缘次级凹槽等构造洼地是区中主要的构造控矿空间,中上游主辫状河中、与次级河道交汇部位及低洼汇水区是南矿带的矿空间,中游主辫状河及扇形河漫滩紊流沉积区是北矿带的矿空间。矿空间中砂体是成矿的基本条件,层间氧化带的发育是铀元素能够在矿空间中成矿的重要条件。低位砂体、层间氧化带前锋线和凹陷构造的吻合部位是矿的定位空间。这些矿空间和控矿因素,对于深化找矿有其指导意义。

  • 标签: 铀矿床 空间 找矿方向 层间氧化带 构造控矿 基本条件
  • 简介:针对长庆靖安油田低渗、非均质严重、矿物中绿泥石含量高、酸化效果差的特点,研制了缓速性能好的IPPA酸液体系,解决长庆油田酸化效果差的问题。结果表明:IPPA酸液体系具备增强酸液的缓速及抑制二次沉淀功能,提高了酸化效果。现场实施缓速深部酸化8口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图1表5参3

  • 标签: 聚异丙烯磷酸 靖安油田 解堵 配伍性 长6油藏
  • 简介:鄂尔多斯盆地气藏类型多为低孔低渗砂岩气藏,通过水平井技术扩大泄流面积,充分挖掘储层潜力,提高单井产量,达到提高气田开发效益的目的。延长气田自2011年开始水平井钻探,但是钻井过程中经常钻遇井漏、井塌等复杂事故.钻井周期长、成本高,水平井开发效益不明显。通过对水平井的地质、工程概况和钻井液技术难点进行分析.针对气田水平井井壁失稳和井漏等两大突出问题,结合地层对钻井液抑制性和封堵性的要求,对比磺钻井液和KCl磺钻井液的抑制性和封堵性,KCl磺钻井液体系具有强的抑制性和封堵性。现场两口井应用证实,KCl磺钻井液具有预防垮塌与漏失的优点.钻井周期短,无复杂事故发生,经济效益明显。

  • 标签: 延长油田 地层 易塌易漏 水平井 KCl聚磺钻井液体系 井壁稳定
  • 简介:2006年1~6月,乌克兰共开采石油163.05×10^4吨,比2005年同期增长9%。

  • 标签: 开采量 乌克兰 石油
  • 简介:本文描述了微生物技术的室内试验结果和用吞吐方法处理的5口油井的采油动态。该项目是于2000年7月在Bokor油田实施的先导性试验项目之后的第二个微生物增产项目。

  • 标签: 微生物技术 采油量 油田 沙捞越 评价 试验项目
  • 简介: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的市场分析和5年预测结果,全球天然气市场正在经历在美国推动作用下的转型,以满足发展中经济体与不断增长的工业需求,该增长将超过电力行业成为天然气需求增长的最主要来源。

  • 标签: 天然气市场 市场分析 美国 需求量 上升 国际能源署
  • 简介:据报道,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从本国的石油公司购买了一批原油来增加其炼油厂的加工。有消息称,Rosneft从本国第四大石油公司苏尔古特石油天然气公司购买了20x100000吨的原油。业内分析人士指出,Rosneft公司是在全球原油价格持续下跌以及本国原油出口税持续增加的情况下购买原油来增加原油加工的。

  • 标签: 俄罗斯石油公司 原油加工量 石油天然气公司 炼厂 原油出口 原油价格
  • 简介:在研究致密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尺度渗透率模式(large-scalepermeabilitypatterns)时,人们往往会想到横切地层的贯穿节理(Through—goingjoints)。然而,尽管这些构造对于流体流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很少有人通过现场研究来认识和估算贯穿节理的尺寸参数(包括间距和相对于地层的纵向长度)。近年来数字露头建模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能够极大地帮助人们解决很多难题,从而更好地在储层尺度上评价节理发育与地层的关系。文中介绍了野外测量与数字模型相结合对意大利索伦托半岛(Sorrentopeninsula)碳酸盐岩台地储层类比对象开展综合研究的结果。所研究的露头是一个近乎垂直的悬崖,其上出露了一个单斜,这个单斜由交互的缓倾的浅水灰岩和白云岩构成,发育不同规模的多条纵向节理。本次研究揭示了大规模贯穿节理如何横穿厚地层(层厚〉30cm),而又是如何终止于薄层状岩石组合的。其实,贯穿节理终止于“薄弱”层位,即厚层岩石组合之间所夹的薄层状岩层,这类似于层控节理(bed—confinedjoints)终止于强度更低的层内夹层.

  • 标签: 碳酸盐岩台地 野外测量 意大利 节理 露头 头模型
  • 简介:本文对比了碳酸盐岩矿物上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作用,总的来说,在碳酸盐矿物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大大低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二阶阳离子的存在也会急剧降低碳酸盐矿物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使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沉淀,使应用不切合实际。我们建议在CO2混相驱油过程中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 标签: 混相驱油 碳酸盐岩储层 吸附量 碳酸盐矿物 驱替 流度
  • 简介:针对三维三分Walk-awayVSP数据的特点,从观测系统定义、数据提取方法、抽道集、波场分离、纵波和转换波的一维深度域成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套间接的三维VSP处理方法。在对垦71井区VSP数据的处理中,利用三分处理和线性滤波、F-K滤波及基于τ-P变换和偏振分析的联合波场分离方法有效地分离出上行纵波和转换波;根据速度分析和一维速度模型在深度域对上行纵波和转换波进行成像,分别得到了两个成像剖面,其中转换波成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信噪比,显示出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Walk-away VSP 三维三分量处理 一维速度建模 波场分离 深度域成像
  • 简介:2008年以来,石油工业界在致密/页岩气藏生产井产量预测研究中引入了多种新的经验计算方法,其中业界专家最常提及的方法包括Valko提出的“产量扩展指数递减法”(SEPD法)和Duong提出的“裂缝性气藏产量递减法”。据称,这两种方法都可准确计算致密气井和页岩气井的产量与最终可采(EUR)。然而,这两类储层岩石渗透率变化都很大,致密气储层岩石渗透率介于0.1—0.0001mD之间,而页岩气储层岩石渗透率范围从0.1mD到0.0001mD以下。这样大的渗透率范围,上述两种经验方法都能适用吗?利用上述经验方法对渗透率变化范围较大的致密气藏与页岩气藏生产井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中采用的渗透率数据源于生产井的实际生产数据和开采模拟合成数据。本文介绍了这次评价研究的结果、获得的主要发现与方法完善建议,包括:(1)SEPD法和Duong“产量递减法”都不适用于渗透率介于0.1~0.001mD的致密气藏。Duong“产量递减法”会明显高估最终可采,而SEPD法使用开采潜力曲线确定递减参数,估算结果很可能与开采历史不相符,预测的最终可采数值偏低。(2)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EPD算法(YM—SEPD法),改进后的YM—SEPD法更易于使用而且更具通用性,最重要的是,它能更加可靠地进行产量预测与最终可采估算。(3)针对岩石渗透率低于0.001mD(原文中为0.01,可能是印刷错误,译者注)的储层,提出了一种更严格的、循序渐进的Doung“产量递减法”工作流程。此外,对于致密气藏而言,Doung“产量递减法”只可用于开发早期、进入拟稳态(PSS)流动状态之前的产量预测。(4)使用上述3种不同方法分析了西加拿大盆地不同储层(Cadomin,Montnev,Notikewin,Cardium等)、不同水力压裂条件下的数百口水平井,包括油井与气

  • 标签: 裂缝性气藏 产量预测 可采量 页岩气 估算 经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