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描述了砷在耕作土壤中的作用过程中,有关砷的物质平衡的数学表述形式。需要用许多模型参数定义所涉及砷的物质平衡的数学表述形式,即使是简化的数学形式。根据参数值的范围和源于出版的文献的初始条件进行实例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对耕作土壤施肥和灌溉水,植被对砷的摄入量引起根部区总砷含量逐渐增加。搞清楚植物对砷的吸收和析出与弄清楚对增加砷的去除途径同等重要。反过来,矿物相的溶解动力学和吸附相的分布系数影响植物吸收和浸出的可用性。根据实验室砷矿相的分解、As(III)的矿化和氧化推导出参数,而砷植物的吸收似乎对砷在土壤中的传输估计过高。数学模型的研究是一个简明的过程,而用自信度定义的模型参数值的不同阻碍了它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目前对土壤一一植被系统中砷的传输过程和作用的了解是不充分的,所以要校准或者验证模型。研究必须了解土壤中砷矿物分解和沉淀的动力学原理和土壤中根部生长以及植被砷吸收的动力学原理。

  • 标签: 吸附 分解和沉淀 浸出 有机砷 植被吸收
  • 简介:本文推荐了一种预警滑坡的监测方法,该方法成本低、操作简易。为监测滑坡的异常变形,该方法用倾斜传感器替代了伸缩仪。为了利用倾斜传感器测量调查滑坡表面旋转角的相关性,文中进行了模型实验,观测滑坡表面旋转与沿着表面的滑动位移。在模型实验中,斜坡失稳之前,旋转数据回应30分钟,这样就可以用作预警的信号。然而,从一种情况到另一种情况的失稳变化以前,应该更加仔细地明确旋转的特征和发出预警的标准。对由均匀的松散砂土组成的模型滑坡斜坡,测量沿着斜坡表面的滑动位移对于一定坡脚的失稳是敏感的。日本神户还对无线传感器和微机电系统(MEMS)倾斜传感器以及容积含水量传感器进行了实际斜坡的调查,并且尝试了长期监测。根据倾斜传感器和容积水含量传感器获得的联合数据,提出了一种确定判定发出预警标准的简单但是可能的方式。

  • 标签: 预警 监测 降雨诱发滑坡 倾斜角 容积含水量
  • 简介:鸭儿峡M油藏具有断层发育、饱和压力低、边水极弱等特征,为了准确把握该油藏最佳注水时机,必须实时准确掌握地层压力水平。基于物质平衡原理,考虑岩石和流体的高压物性随地层压力变化,利用岩石孔隙体积和油水体积的动态变化关系,得到能够实时跟踪弹性开采阶段和注水开发阶段的地层压力计算公式,在实验准确获取岩石和流体高压物性参数后,实现地层压力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物质平衡法计算的M油藏平均地层压力为40.5MPa,与试井解释结果仅相差0.5MPa;岩石孔隙体积缩小量与流体体积缩小量误差为2.0%,物性参数取值可靠。物质平衡法为应用生产动态资料实时准确评价封闭或弱、边底水油藏的地层压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地层压力 物质平衡 低渗透油藏 生产动态 试井 采油指数
  • 简介:非水相(NAPL)污染的特征和治理(包括在设计的流场下流体的地下排斥和开采在内)的原位方法需要对大量样品的采集以及对遇到的特殊设计数据进行分析。样品常常是通过人工或者用自动取样的设备收集的,并运到场外实验室分析。由于原位技术是从中型规模到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所以采样和分析费也随之按比例增加,对自动化要求高的,现场分析能力的需求也随之加大。

  • 标签: 非水相污染 在线分析 示踪测试 气体色层分离仪
  • 简介:注压降测试方法可使超低渗透的页岩储层在短时间内出现拟径向流,可以解决传统压力恢复测试在页岩储层应用中难以达到拟径向流的难题,从而快速准确获取页岩储层原始地层压力、储层渗透率及地层可压性等参数,为压裂优化、产能评价等提供依据。通过对注压降测试原理分析,针对涪陵页岩气井特点,开展了设备配套、工艺优化研究,并在涪陵页岩气田应用5井次,各井均在15d以内出现了拟径向流,解释获取的储层参数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说明该测试方法适用于页岩储层测试评价,具有施工周期短、占用设备少的优点,是一种经济、高效、安全的试井测试手段。

  • 标签: 页岩气 微注压降 试井测试 G函数 拟径向流 原始地层压力
  • 简介:提交了对地下放射危险设施分布的潜在场地地下水污染数值实验结果的分析。本文作者研究制定了三个设施演化方案(普通演化和二择其一的:通过设施工程屏障的地下水对流和确定工程屏障物质和围岩矿物中放射性核素吸附特性的误差)。

  • 标签: 地下水污染 演化方案 放射危险设施
  • 简介:在中国山东铝厂废渣堆放区进行的矿物成份、水文地质、和化学地质大调查的基础上,该论文论证了一种计算被污染的地下水和可渗透介质之间物质传送的一种新方法。含水介质作为一种矿物的集合体来考虑,地下水和含水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一系列的化学反映来考虑。于是,最小能量原理、物质平衡原理、电子平衡原理和电气中性原理被用来建立计算时的一个线性编程数学模型。最后,该数学模型通过一个简单的方法来解答。该方法推测出污水的渗透导致了废渣堆放区发生了大量的地质化学反映。地下水系统中的总能量逐渐减少,并且地球化学系统在地下水流动方向上趋于稳定。

  • 标签: 地下水污染 可渗透介质 物质迁移 数学模型
  • 简介:在包含有毒化学溢物流、地下储罐的泄漏、化学废料堆的场所需要长期监测,目的是降低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风险。目前的监测方法费用昂贵而且时间集中,采样和分析技术存在局限性。野外人工取样的实验分析每个水样花费100—1000$(不包括采样的费用),并且要协调样品采集、运输和储存过程中

  • 标签: 传感器 有机污染物 微化学电阻 水污染 敏感聚合体 导电粒子
  • 简介:6月12日-1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王学龙副局长一行在宁夏进行了为期4天的水文地质工作调研。王学龙副局长首先在银川听取了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地矿局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地调中心关于宁夏地质环境管理、水文地质勘查和宁南地区地下水勘查方面的汇报。随后,翻山越岭,来到位于宁夏南部的固原市,现场慰问了宁南地区地下水勘查找水人员,并沿黄河实地考察了中卫、吴忠、石嘴山等市的水文地质工作。

  • 标签: 地下水勘查 宁夏南部 勘查工作 局长 调研 中国地质调查局
  • 简介:本文提供了采于1115个水井过滤器的7671个地下水样的分析结果(1993—2001年,丹麦国家地下水监测项目)。在丹麦,地下水被广泛用作饮用水。丹麦国家地下水监测项目的目标。是描述地下水的现状、发育以及地下水受到的影响。本文对丹麦国家地下水监测项目的计划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该项目所获得的相关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被监测地区。所补充的数据包括约6000个供水井的供水系统的监测数据。除了农药(杀虫剂)之外。还必须着重考虑可能引起地下水污染的许多其他有机化合物。以监测项目所得出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对这些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及其对地下水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讨论。根据化学性质,对所监测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分类:芳香烃;氯酚;洗涤剂;卤化脂族烃;醚(MTBE);苯酚和邻苯二甲陵盐(或酞酸盐)。所监测地区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化合物是:甲苯(18.7%)、苯酚(14.6%)、二甲苯(10.9%)、三氯甲烷(9.5%)和苯(8.8%)。浓度常大于丹麦饮用水的最大残留限量(MRL)的5种化合物是:二丁基酞酸盐(d.buthylphthalate)(28%)、苯酚(14%)、2,4.二氯苯酚(10%)、三氯甲烷(10%)和五氯苯酚(7%)。总的来说。在1993-2001年的监测期间。在1115个被监测的水井过滤器当中,57.8%的过滤器被检测出至少含有一种或者多种化合物。所有有机化合物的年平均出现率为19%。

  • 标签: BTEX 氯酚 洗涤剂 饮用水 地下水 微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