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针对气田压裂中改造剖面不均衡的现象,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厂对射孔方式进行了改革,采取按层优化设计的措施,改善了气井的产出剖面,有效地消除了层间差异,从根本上改善了气井纵向上的效果。

  • 标签: 射孔方式 压裂井 试验成功 产出剖面 中原油田 优化设计
  • 简介:密闭燃烧装置采用特殊喷嘴结构设计的燃烧器燃烧试油放喷期间排放的天然气体。试验表明,设计的密闭燃烧装置天然气密闭燃烧能力8×10^4m^3/d,天然气燃烧较为稳定,具备优良的天然气燃烧性能,自然吸风能力足,噪音58-65Db,可视火焰0.5-1.0m,量级降到较低水平,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密闭燃烧装置连接安装快捷方便,可以安置于井场内远离井口的角落使用,减少征地修建燃烧池费用,同时减少远距离连接固定放喷测试管线作业周期,降低采用燃烧池燃烧带来的噪音污染、光污染和热辐射等。该装置可在页岩气等非常规气井排液测试期间替代常规燃烧池燃烧放喷天然气体,保障24h连续放喷排液的进行,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页岩气 密闭燃烧 天然气 燃烧池 光污染 噪音污染
  • 简介:针对碳酸盐岩储层,长庆油田已形成了以普通酸酸压、稠化酸酸压、多级注入酸酸压-闭合酸化为主的三大酸压工艺技术系列且取得了较好的改造效果,但对致密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效果不理想.为此,2000~2002年先后开展了碳酸盐岩储层加砂压裂理论研究和四口井现场试验,以期克服酸蚀裂缝长度的局限性,提高缝长,获得更好的改造效果.从储层改造的技术思路、实施效果、取得的认识、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 标签: 碳酸盐岩 储层 加砂压裂工艺 气田 岩石 孔隙度
  • 简介:龙凤山气田是以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为主的构造—岩性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中采用的可钻桥塞通径小,压裂结束后需将桥塞钻掉,既延长投产周期,又增加施工风险。大通径免钻桥塞配套可溶球的分段压裂技术中,大通径桥塞拥有足够大的流通通道,可溶球在压裂阶段具有可靠的密封性,压裂完较短时间内可形成流道,允许桥塞留在井筒内,不干扰后期放喷或生产。室内开展了可溶性球在不同温度清水、原胶液和返排液中的溶蚀实验,发现可溶球在清水中几乎不溶解,在原胶液或返排液中均可溶解,在95℃返排液中完全溶解需要约90h,完全满足分段压裂时间的需要。在龙凤山气田3口井进行了大通径免钻桥塞射孔联作分段压裂先导试验,压裂注入总液量15078m3,最高泵注压力66.9MPa,停泵压力15~34MPa,平均注入排量7.8m3/min,压后日产气14.16×104m3,日产油22t,与易钻桥塞工艺相比节约施工时间6d,节省费用43万元。该技术施工后可直接进行放喷投产,充分发挥了压裂投产一体化优势,在致密低渗气藏开采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构造-岩性油气藏 大通径免钻桥塞 可溶球 分段压裂 先导试验 龙凤山气田
  • 简介:川西中浅层致密砂岩储层改造工艺中压裂液体系主要采用瓜胶有机硼交联体系,该体系存在配液过程相对复杂、破胶液无害化处理难度大、防膨及返排效果差、容易对地层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为了简化施工工序、强化环境保护,针对自悬浮支撑剂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清水中实现清水携砂的特性,根据川西地区实际情况,确定清水压裂液配方为1.0%氯化钾+0.5%增效剂,完成了自悬浮支撑剂及其悬浮性能测试,优化了压裂主体工艺参数,确定在砂比低于15%时采用基液进行携砂,砂比大于等于15%时采用活性水携砂,最终形成了川西地区自悬浮支撑剂加砂压裂技术。在HP13-2井进行了先导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与常规压裂技术相比,具有自悬浮支撑剂在水中易膨胀悬浮、携砂效果好、破胶后残渣少、活性水防膨及返排效果好、现场施工工艺简单的优点,可以在致密气及页岩气的开发中逐步推广。

  • 标签: 川西地区 自悬浮支撑剂 加砂压裂 清水携砂 膨胀倍数 配伍性
  • 简介:水文和地球化学监测是典型试验场地特征描述和二氧化碳利流监测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次试验把二氧化碳注入德克萨斯州北部海湾地区河成三角洲Frio地层的含咸水砂层。注入的二氧化碳在原地形成超临界相,与周围咸水相比超临界相二氧化碳具有气体特征(低密度和粘度),而一些二氧化碳溶解于咸水。典型试验通过1个注入井和1个监测井完成。在两个水井均开展了压力和流速监测;在监测井持续采集地表流体样品和定期采集井下液体样品。在二氧化碳注入之前开展的场地特征描述包括:在抽水试验的同时进行压力瞬变分析,来评估单相流动特征;确定注入井和监测井之间的水力连通性;确定对应的边界条件以及分析地层范围内的环境条件。此外,在注入二氧化碳前开展的示踪剂试验,有助于评估在单相条件下注入井和监测井之间的动态孔隙率和流径的几何形状。在注入二氧化碳前开展的地球化学采样,能为随后开展的地球化学监测提供基准,并有助于确定注入二氧化碳时使用的最佳示踪剂。在二氧化碳注入期间,开展水文监测来评估两相流动特征,并协助监测注入的二氧化碳羽流的运动;而通过地球化学采样能够提供二氧化碳和示踪剂到达监测井的直接证据。而且,含有二氧化碳的水能起到弱酸的作用,可与含水层内多种矿物发生反应,在监测井采集水样时可提供明显的化学信号。单相示踪剂试验和二氧化碳(以及与二氧化碳同时注入的示踪剂)的临界点曲线对比结果显示:超临界二氧化碳与固有咸水之间存在两相流动过程:为了有效地把二氧化碳封存于咸水含水层,必须充分了解二氧化碳封存场地当前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

  • 标签: 二氧化碳溶解 化学监测 试验场地 地球化学 水文监测 咸水层
  • 简介:宝鸡石油机械机厂按照美国哈里伯顿(HQlli—barton)公司全通径APR工具系统研制的DC98GY全通径压控测试工具,今年五月至十月于四川石油管理局川南矿区,在资中钻采工艺研究所和宝鸡厂试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地通过了四次下井工业性试验,试验已获得园满成功。试验表明,该工具各种功能可靠,性能稳定,达到了设

  • 标签: 压控 DC98GY 工业性试验 四川石油管理局 钻采工艺 负压射孔
  • 简介:在评价广泛进行的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可行性时,对二氧化碳渗漏到储存间隔以上地下水源的失误或意外事件的潜在件后果进行首次评估非常谨慎。为设计地下水脆测项日,需要二氧化碳介入到地下水系统的敏感性资料。进行实验室的间歇试验足为了探测二氧化碳对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典型含水层地下水质的影响范围。结果表明,二氧化碳在数小时或数天之内,可以增加许多阳离予的浓度。根据它们的浓度趋势,分辨出两种类型的阳离子:第一种类型的阳离子是Ca、Mg、Si、K、Sr、Mn、Ba、Co、B、Zn,这种类型的阳离了往间歇试验之前或者结束时可以快速增加下述的二氧化碳初始通量,并达到稳定浓度。第二种类型的阳离子是Fe、Al、Mo、U、V、As、Cr、Cs、Rb、Ni和Cu,这砦离子浓度在二氧化碳通量起点增加,但是,在多数的实例中都比以前的二氧化碳浓度低。白云石和方解石分解导致Ca、Mg、Mn、Ba和Sr的浓度大幅增高。在矿物质缓冲期间,由于PH值增加,阳离予释放速率呈线性降低。试验结果指出,碳酸盐矿物对地下水质变化起主要作用。地下水降解的潜征风险评价和监测策略应该主要针对这些快速起反应的矿物。而第二种阳离子移动的风险可能会自动缓解,因为PH值吲弹时,出现吸附现象。

  • 标签: 碳储存 二氧化碳-岩石-水的作用 碳酸盐分解 水污染 地下水临测
  • 简介:本文介绍了日本雄胜干热岩区(HDR;温度为200℃)实验室和野外二氧化碳储存试验结果。在试验过程中,部分二氧化碳预期与岩石发生交互作用并以碳酸盐沉淀(地质反应器;从岩石和碳酸盐沉淀物提取钙)。2007年,把二氧化碳溶解水(含有固态二氧化碳的河水)直接注入OGC-2井(从9月2日至9日)和Run#2(从9月11日至16日))。同时,也向水井中注入多种示踪剂。利用取样器(容量500m1)在深度约800m的位置收集水样,并对其化学和同位素成分进行监测。在Run#2开展试验期间,在把二氧化碳-水注入OGC-2井2天后,向OGC-1井注入河水。在开展野外试验期间,利用“现场分析”技术测定方解石的分解或沉淀速率。把由钛棒或金薄膜覆盖的方解石晶体置于晶胞中,并嵌入晶体探测器内。随后把这种晶体探测器下入OGC-2井内,并在特定深度把水样导入探测器。l小时后取出探测器,并利用最新开发的相位移干涉仪观测方解石晶体,以分析储层流体中方解石的溶解或沉淀速率。“现场分析”结果表明,在注入后2天内观测到方解石沉淀。该结果支持大多数注入的二氧化碳可能以碳酸盐沉淀的观点。

  • 标签: 地质反应器 方解石 固定 花岗岩 二氧化碳(CO2)
  • 简介:地质条件在许多方面决定着特大城市继续发展的前景。近些年,莫斯科市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得益于在该地区地质历史背景基础上,分析了市区的现代地球力学、存在的古侵蚀切割和发育的危险地质过程。

  • 标签: 地质条件 城市建设 莫斯科市 特大城市 地质历史 地球力学
  • 简介:用一系列试验评价废水中DOM(溶解性有机物)的微生物降解的潜力。废水样从Haifa废水处理站和Qishon水库采集,以2-4个月为一个周期,或者用废水或者用土壤微生物对水样进行培养,其特征用溶解性有机碳含量(DOC)、UV254吸光率和激发荧光-辐射基质表示。根据腐殖质/棕黄酸成分和似蛋白质结构,确定了三个主要的荧光峰值。在生物降解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增加了三个特殊荧光峰值,本文建议选择非发光成分。在一些实例中,发现一些废水中的荧光物增加,因而提出(1)生成新的与DOM生物降解有关的荧光物质和(2)降解某些有能力抑制DOM荧光物的有机物。根据荧光物强度和UV254的比值,描述了比其他UV吸收成分发光的DOM成分的不同的生物降解动态。总而言之,大约一半的总的DOM很容易降解,剩余的DOM的浓度在8.10毫克/升之间。灌溉土壤的废水中残留的DOM浓度的升高可能有助于地下水中污染物的DOM的聚集。

  • 标签: 废水 溶解有机物(DOM) 激发排出物(EEM) 生物降解 Qishon(Kishon)
  • 简介:欧盟地质封存潜力项目的工作重点是欧洲二氧化碳点源、基础设施以及地质封存的GIS编图。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评价欧洲深部咸水含水层、油气构造与煤层中二氧化碳的地质封存能力。其他优先考虑的事项是进一步开发地质封存能力评价、经济模拟与场地选择的方法,以及开展国际合作,尤其是与中国合作。欧盟地质封存潜力项目成果包括适于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25个国家和欧洲大多数沉积盆地。

  • 标签: 开发地质 能力评价 二氧化碳 封存 欧洲 欧盟
  • 简介:12月20日,汪民副部长一行5人来水环地调中心调研,听取了傅秉锋主任对近期工作的全面汇报,并参观和视察了水环地调中心研制的专业监测仪器及工作环境。

  • 标签: 流水 创新 监测仪器 副部长
  • 简介:众所周知,由于所涉及的场地范丽和时间尺度,用实验室或模拟实验预测人为建造的二氧化碳地储存场地的长期效应和稳定性是很难的。而另一个引人注目的信息源是天然场地,这个天然场地的深度巨大,产生的二氧化碳或许在多孔储集层被捕集或许向地表泄漏。在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场地设计的范围内,这些储存场地被视为地质时间跨度上形成的二氧化碳“天然模拟场地”。这些场地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方面:i)了解为什么一些储集层渗漏而另一些储层却不渗漏;ii)了解即将渗入到近地表环境的22氧化碳的可能影响:iii)利用泄漏场地来开发,测试和优化各种监测技术。本文总结了在欧共体资助的项目(地质环境中用于二氧化碳储存的天然模拟)执行期间,在意大利中部取得的许多近地表气体地球化学的成果。这些包括二氧化碳储集层渗漏(Latem)和非泄漏(Sesta)对比、为描述迁移路径而进行的土壤气体详细调查、为研究二氧化碳浓度的瞬时变化而建立的地球化学连续监测站、包括在浅层注入混合气体在内的野外试验,根据不同气体的化学-物理-生物学特性,描述迁移路径并且推测各种气体性质。上述资料为22氧化碳的选址、风险评价、监测技术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如果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成为可以接受的并且被广泛应用的技术,那么,进行上述工作对于二氧化碳地质存储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土壤气体调查 地球化学监测站 注入试验 渗漏-非渗漏天然二氧化碳储集层
  • 简介:用跨孔以及地面-井下电阻率层析成像(ERT)、监测深度约650米咸水含水层中二氧化碳(CO2)迁移的可行性调查在Ketzin(德国)附近的CO2SINK实验场地进行。永久性的垂直电阻率排列(VERA)由45根电极组成(15根在注入井Ketzin201内,两口观测井Ktzi200和Ktzi202内各15根),成功地放置在约590-740米(电极距约10米)深度范围的绝缘套管上。该Ketzin的三口井排列成垂直三角形,孔间距50和100米。第一个合成模拟研究指出,二氧化碳注入引起大约200%的电阻率增加(与大部分二氧化碳50%的饱和度相对应),这同实验室的研究比较一致。场地资料的有限差分反演在井孔之间提供了与储层模拟研究一致的电阻率三维分布。为了扩大跨孔测量提供的有限观测面积,另外布置了地面-井下测量。从地面到井下的电阻率实验推导出一个东南-西北方向的主要二氧化碳的迁移。第一个跨孔时延成果指出,Ketzin电极排列设置的分辨率和覆盖范围足以解决期望的关于该电极排列在特征长度尺寸上的电阻率变化。有可能测量到大的电阻率变化,但是,在当前的地质情况下,用垂直电阻率排列还不能解决二氧化碳羽状流的详细资料。

  • 标签: 电阻率层析成像(ERT) 地电监测 二氧化碳储存 野外数据 埋设电报
  • 简介:在艾伯塔(加拿大)省超重油田的开采比在开采一般石油的情况下需要更加精细地加工原料和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伴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会很大,因此,要寻找减少排放量的方法。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地下储存同增加能源利刚效率、利用可再生和替代能源一样是最有前景的方案。

  • 标签: 二氧化碳排放量 地下储存 开采 石油 捕获 试验站
  • 简介:地质储存是一种能够减少大气中人为二氧化碳(CO2)排放、技术上可行且可直接投入使用的方法。在众多二氧化碳储存方案中,都是使二氧化碳溶解于地层水并将其储存于深部含水层中。含水层储存溶解的二氧化碳的最大能力,就是含水层中饱和二氧化碳总量与当前总无机碳之差,并取决于压力、温度和地层水的盐度。假设在非活性含水层环境下,基于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离子的浓度,通过能源工业收集的地层水的标准化学分析计算当前碳总量。在实验室环境中开展原位地层水分析时,利用地球化学形态模型计算从水样中释放的溶解气体。为了阐明氧化碳溶解度随水盐度增加而降低,利用纯水中饱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经验关系式计算地层水中的最大二氧化碳含量。通过考虑溶解的二氧化碳对地层水密度、含水层厚度和孔隙度的影响,评估地层水中储存二氧化碳的最大能力,以计算含水层孔隙空间的水容量及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容量。这种用于评估含水层中溶解的二氧化碳的最大储存能力的方法,已经被应用于加拿大西部阿尔伯塔盆地的Viking含水层。仅考虑注入高粘度二氧化碳液体的区域,经评估,Viking含水层地层水中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约为100Gt。随后的简单评估表明,在阿尔伯塔盆地深度超过1,000m的地层水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约为4,000Gt。该结果同样表明:当含水层地层水中总无机碳(TIC)与饱和二氧化碳溶解度相比非常低时,利用地球化学模型对原位地层水进行分析是不合理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甚全可能会忽略当前的总无机碳。

  • 标签: 二氧化碳 溶解度 储存 能力 (容量)含水层 地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