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3D打印技术在先天气管狭窄诊断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现将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例婴幼儿先天气管狭窄患儿作为调查对象,合并肺动脉吊带2例、室间隔缺损2例、法洛四联症2例,分析出临床资料并得出相应的结论。结果6例患儿在手术前均采用3D打印气管模型与气管镜检查以及在术中探查结果,苏总气管镜证实气管狭窄已完全治愈,吻合口牢固稳定,管腔通畅,无手术死亡现象,无重大并发症。术后1-2内随访,患儿呼吸平稳,3D模型显示气管通畅。结论3D打印技术可以帮助患有先天气管狭窄的患儿在术前的诊断以及手术方案的设计,并且在术中可以给予良好的操作指导,从而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建议在临床诊断中推广。

  • 标签: 3D打印技术 先天性气管狭窄 手术治疗
  • 作者: 刘卓苏雅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产科 广西南宁 530011)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1-0125-01         1 病例报道  孕妇梁某某,41岁,既往2010年曾行剖宫产一次,娩出一活男婴,体健。此次妊娠末次月经2013年4月3日,孕期规律产检,未见明显异常,于2013年12月22日步行入院。入院时孕妇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生化A、凝血四项、输血前三项、乙肝两对半、尿常规等均未见明显异常,子宫MRI检查提示“胎盘植入可能”。入院诊断:1、孕2产1孕37+3周头位待产 2、疤痕子宫 3、胎盘植入? 4、高龄产妇。产妇因“疤痕子宫”于2013年12月23日行剖宫产,术程顺利。新生儿娩出后查体发现头顶部有一大小约2.0x2.0cm头皮缺损,表面有完整包膜,膜下可见有显露的毛细血管及骨膜,未见活动性出血,经外科会诊诊断为“先天性头皮缺损”。指导创面周围备皮,每日用凡士林纱布局部湿敷换药,如创面有分泌物用生理盐水湿润后拭去,尽量避免创面再次发生破裂、出血,每日沐浴时动作轻柔,避免结痂创面硬性脱落而损伤创面。经过精心护理,新生儿出生后第二天头皮缺损处皮肤开始结痂,第五天创面基本愈合,随其母出院。出院后,新生儿家长曾带新生儿返院复诊、换药二次,查看新生儿头皮缺损愈合好,但未见毛发生长。产后1.5个月随访,见婴儿头部皮肤缺损处表皮完全愈合,约0.8x0.8cm及0.4x0.4cm二处无毛发生长。  2 讨论  先天性皮肤缺损又名皮肤再生不良或先天性皮肤发育不全,病因可能与子宫狭小或胎儿皮肤与羊膜粘连,药物、病毒及毒物等有关,也可能与遗传有关[1-2]。1966年Bart等[3]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先天心脏病采用介入治疗的安全与近期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49例先天心脏病患儿,所有患儿经过上级医院手术后,再转回我院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和安全。结果49例患儿中,介入治疗成功率为97.96%,并发症发生率为0.00%,平均住院天数是(5.23±1.29)天。结论先天心脏病采用介入治疗近期疗效显著,有利于患儿预后,安全较高,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近期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对先天缺牙患者应用口腔修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4年 11月 ~2016年 11月接收的 44例先天口腔缺牙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实验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和研究,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以及治疗前后口腔功能评分。结果 统计分析研究, 44例患者中,有 2例无效, 9例有效, 33例显效,总有效率为 95.45%( 42/44), 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7.73%),同时,治疗前患者口腔功能评分较低,经过治疗后,患者无论是语言功能评分,还是咀嚼功能评分均得到有效改善,且要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先天缺牙患者,积极应用口腔修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口腔功能,且能够改善患者口腔外观,有利于患者提高生活自信心和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修复治疗 先天性缺牙 临床治疗效果 口腔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对 先天膈疝合并畸形胎儿利用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方法:选择150例 先天膈疝胎儿成立实验组,选择同期相同孕周正常胎儿80例成立常规组,所有胎儿均接受 产前超声检查,对两组胎儿的图像 表现、出生后是否 合并畸形进行回顾分析,统计健侧肺 的肺-头围比,并对比 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150例胎儿中136例( 90.7%)位左侧膈疝, 14例( 9.3%)为右侧膈疝。 80例( 53.3%)单纯膈疝, 70例( 46.7%)为膈疝合并其他畸形。 结论:利 用 产前超声对 先天膈疝及合并畸形不仅诊断 准确率较高 ,而且 有助于医师了解胎儿大脑动脉血流情况,能够为孕妇 产前管理和新生儿预后恢复 提供重要的 参考依据 。

  • 标签: 先天性膈疝 胎儿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先天皮肤缺损(aplasiacutiscongenita)又名先天皮肤发育不全,指新生儿体表存在有局限性无皮区,以一定部位皮肤缺损为特征,是非常罕见的发育缺陷病1.2。先天皮肤缺损的新生儿可同时合并其他系统畸形,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3。自1767年首次报道距今已有200多年,全世界共报道先天皮肤缺失约500例,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一,中国见数十例报道4。

  • 标签: 局部皮肤缺损 先天性 新生儿
  • 简介:【摘要】先天阴道斜隔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生殖道畸形。是指双子宫、双宫颈时,阴道内隔膜自宫颈一侧斜行附着于阴道壁一侧(阴道斜隔),影响该侧宫腔、宫颈的通畅所引发的一系列症候群。本文就一例先天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超声检查治疗进行简要阐述。

  • 标签: 重度痛经 阴道斜隔 双子宫 肾缺如
  • 作者: 李云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云南昆明    650000)     【摘    要】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疼痛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实验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干预,实验组中实施术后疼痛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疼痛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经术后疼痛护理模式干预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实施术后疼痛护理模式干预,能减轻患儿疼痛,给患儿带去更好的治疗体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通过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影响,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44例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按救治时间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和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实验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对照组(2.6±0.7)h,观察组(1.9±0.3)h。术中出血量对照组为(112±5)ml,观察组为(35±5)ml,胃管留置时间对照组(15.2±2.3)h,观察组(19.2±3.5)h。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腹部不适等症状,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不良症状。进食状况对比,观察组患儿进食无异常现象,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食管狭窄症状,两组数据组间可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小儿小儿先天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进行适当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小儿的先天食管裂孔疝的手术治愈率可得到显著提高,并且各种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小儿 先天性食管裂孔疝围手术期护理
  • 作者: 董世霞宝秀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3医院特诊科  辽宁葫芦岛  125000)  【摘  要】目的:讨论胎儿先天性膈疝的声像图表现、发生时间、合并异常、产前及产后转归、预后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院产前超声检出的胎儿先天性膈疝18例,分析所有病例声像图表现特点、发生时间、合并异常。其中5例行两次以上产前超声检查,3例行胎儿MRI检查,2例出生后行超声检查,对照产前膈疝形态及大小变化。分析18例随访结果。结果:8例先天性膈疝中,发生左侧膈疝的16例,右侧膈疝的2例,无双侧者。5例单纯膈疝,4例合并心脏畸形,2例合并单脐动脉,5例合并羊水过多(1例伴脑积水),2例合并胸腹腔积液。其中13例因合并畸形引产,余5例出生后仅2例手术后存活,另3例生后死亡。结论:产前高分辨超声能准确诊断胎儿先天性膈疝,并能通过测量LHR(肺头比)及O/ELHR(检测部位的肺头比与同部位正常胎儿的预期肺头比比值,即实测肺头比容积与预期肺头比比值)估测胎儿预后情况。胎儿先天性膈疝常合并其他畸形,且围生儿病死率高,不合并其他畸形及产前超声估测预后好的胎儿出生手术后存活,发育健康。  【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先天心脏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期间应用综合护理所取得的护理效果展开研究,评估综合护理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主体为2017年02月~2019年0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先天心脏病患者80例,按照患者接受的护理干预方案展开分组纳入,对照组(例数=40例)进行基础护理干预,干预组(例数=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患者还接受综合护理,对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护理效果展开分析。结果干预组经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少,组别间结果数据分析和对比中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先天心脏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期间应用综合护理,保障治疗有效率得以提升,和常规护理相比较更利于小儿恢复健康,可推广。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叶酸代谢关键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胎儿先天心脏病(先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并定期产检的单胎健康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60例合并胎儿先心病的孕妇)和对照组(120例无胎儿先心病的孕妇),通过询问孕前及孕期补充叶酸情况,并采取孕妇口腔黏膜测定叶酸代谢酶MTHFRC677T基因型及测定孕早期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分别比较MTHFRC677T不同基因型及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与胎儿先心病的相关关系。结果MTHFRC677T基因多态与胎儿先心病有关。胎儿先心病组中纯合突变TT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4,P=0.002);对照组野生型CC基因型频率高于先心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7,P=0.002);先心病组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7,P<0.05)。与纯合子CC基因型相比,突变杂合子CT基因型及突变纯合子TT基因型合并先心病的风险分别是野生纯合子CC基因型患先心病风险的2.541倍(95%CI:1.113~5.803,P=0.024)与5倍(OR=3.333,95%CI:2.133~12.960,P=0.000);含T基因型(CT+TT)合并先心病的风险较高(OR=5.257,95%CI:1.542~7.206);突变等位基因T合并先心病的风险约是野生型等位基因C合并先心病风险的2.5倍(OR=2.455,95%CI:1.567~3.847,P=0.000)。CT基因型及TT基因型组中,其血Hcy水平均高于基因型为CC,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T基因型组中血Hcy水平高于CT基因型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先心病组中平均血Hcy(7.12±1.47)μmol/L,高于对照组平均血Hcy(6.0±1.11)μmol/L水平,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叶酸代谢关键酶基因MTHFR基因多态对胎儿先心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是胎儿先心病发生的遗传易感因素,携带突变等位基因会增加血Hcy水平,进�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同型半胱氨酸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肺囊腺瘤样畸形(CCA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87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均行超声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13870例孕妇中,20例确诊为胎儿先天肺囊腺瘤样畸形,经超声检查,18例确诊,2例误诊,诊断准确率为90.0%,其中4例为Ⅲ型,占20.0%,9例为Ⅱ型,占45.0%,5例为Ⅰ型,占25.0%,误诊的2例中,1例为CCAM合并隔离肺,占5.0%,1例为膈疝,占5.0%。结论胎儿CCAM的超声图像表现具有典型特点,通过及时行产前超声检查,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 胎儿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口腔修复疗法在先天缺牙患者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在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修复治疗的先天缺牙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口腔修复疗法,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咀嚼和语言功能。结果本组患者成功修复82例,其成功率为93.18%。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咀嚼功能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先天缺牙修复中,对口腔修复疗法进行使用,能够对患者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进行明显改善,取得良好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修复疗法 先天性缺牙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胎儿先天心脏病的筛查中应用四维彩超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产检孕妇768例,所有孕妇均进行二维彩超检查和四维彩超技术检查,分析两种彩超技术的诊断效果。结果768例产检孕妇,存在先天心脏病34例(发生率为4.43%)。四维彩超技术检查准确率(91.18%)高于二维彩超(55.88%),(P<0.05)组间对比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胎儿先天心脏病的筛查中应用四维彩超技术效果显著,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临床使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四维彩超 胎儿筛查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手法治疗小儿先天肌斜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先天肌斜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明确诊断后对均对患儿实施手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儿实施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60例患儿治疗后的病变肌肉超声弹性评级4级率为3.33%,高于治疗前的26.67%(P<0.05),超声弹性成像疗效评价结果与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结果的符合率为95.00%。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手法治疗小儿先天肌斜颈中的应用,能够对患儿手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量化评估,为患儿手法治疗方案的完善提供指导价值。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小儿先天性肌斜颈 超声弹性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