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光化烟雾目前已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最重要的有害物质。它是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浅蓝色混合型烟雾。其组成较复杂,主要是臭氧(约占85%左右),此外还有氮和氧化物(如二氧化氯等)、过氧酰基硝酸酯、某些醛类(如甲醛等)和酮类。这些物质并非某一污染源直接排放的原始污染物,而是空气中的氮的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日光的照射下,发生了复杂的光化反应而形成的二次污染物。

  • 标签: 光化学污染 二次污染物 城市空气污染 光化学反应 碳氢化合物 光化学烟雾
  • 简介:摘要采用光化疗法,外涂0.2%8-MOP霜半小时后以光滑肤康灯(主峰波长365nm,终端输出功率25.4W,连续可调,幅照度930UW/cm2)照射,治疗手角化过度性湿疹20例,平均治疗期间1月,治愈率45%,显效率20%,有效率30%,无效率5%.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果显示光化疗法对手角化过度性湿疹有很好的疗效。

  • 标签: 光化学 手角化 湿疹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亚甲蓝/光化法在不同紫外光照强度和照射时间时对新鲜冰冻血浆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将120份采集的新鲜血浆随机分组后加入1μmol/L亚甲蓝,control组不进行病毒灭活处理,A组接受光照强度为3万Lux的可见光照射35min行病毒灭活,B组接受光照强度为3万Lux的可见光照射60min行病毒灭活,C组接受光照强度为4万Lux的可见光照射35min行病毒灭活,抽取样本检测血浆凝血因子活性、血浆电解质含量以及血浆免疫球蛋白、总蛋白;结果A、B、C组行病毒灭活后凝血因子活性均下降(P<0.05),电解质含量、血浆免疫球蛋白、总蛋白变化不明显(P>0.05);B组与A组相比,凝血因子活性下降明显(P<0.05),电解质含量、血浆免疫球蛋白、总蛋白变化不明显(P>0.05);C组与B组相比,凝血因子活性下降明显(P<0.05),电解质含量、血浆免疫球蛋白、总蛋白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增加照射强度和照射时间均会降低凝血因子活性,但电解质含量、血浆免疫球蛋白、总蛋白影响不明显。

  • 标签: 亚甲蓝 凝血因子 病毒灭活 血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监测血浆制品在亚甲蓝光化法(MB-P)灭活血浆病毒之前和病毒灭活之后,血浆蛋白、凝血因子的变化。监测血浆制品在亚甲蓝光化法灭活血浆病毒滤除亚甲蓝之后,血浆中仍残留亚甲蓝的浓度值,为临床应用病毒灭活血浆进行治疗提供剂量使用依据。方法对195份全血分离制备的血浆进行MB-P毒灭活,灭活前后留样,制成新鲜冰冻血浆后融化,测定总蛋白、维蛋白原的含量,同时计算有效成分回收率。结果MB-P病毒灭活后新鲜冰冻血浆中总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纤维蛋白原含量有所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蛋白的回收率为97.3%,纤维蛋白原回收率为82.6;本实验亚甲蓝加入浓度为(1.12+0.20)Umol/L,基本满足了病毒灭活的要求;结论MB-P病毒灭活血浆可以提高血浆输注安全性。建议临床应用MB-P病毒灭活血浆应在原使用剂量基础上增加20%的用量,以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亚甲蓝光化学法 病毒灭活 血浆蛋白 凝血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亚甲蓝光化法灭活对血浆HBV前S2基因降解的观察。方法将前S2抗原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血浆设置为未处理组,并采取亚甲蓝光化法进行处理,对灭活前后HBVpres2基因序列扩增量、血清preS2蛋白含量进行分析检测。结果不同的光照时间显示不同区段HBV基因组反应性各不相同,其中第2区段与第3区段对于MB-Pfanyi9ng稳定性相比基因组两端的反应稳定性更加明显;灭活前与灭活后的血清preS2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血浆HBV前S2基因降解情况采用亚甲蓝光化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前S2基因 血浆HBV 亚甲蓝光化学法 灭活
  • 简介:[目的]建立免疫亲和柱净化、柱后光化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花生及花生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粉碎、由甲醇,水提取、Afla-P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净化、光化衍生器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结果]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检出限分别为0.5、0.15、0.5、0.15μg/kg,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5%,回收率为64%-97%。[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重现性好,能够满足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的需要。

  • 标签: 免疫亲和柱 光化学在线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 花生及花生制品 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化性唇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光化性唇炎采用曲安奈德局部治疗。结果23例均治愈,随访2年无复发17例,复发3例,失访3例,疗效满意。结论曲安奈德局部治疗光化性唇炎是安全、高效的,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光化性唇炎 曲安奈德
  • 简介:摘要:慢性光化性皮炎(CAD)是一种春夏季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的光敏性皮肤病,其典型表现为在光暴露部位反复出现浸润红斑、丘疹伴痛痒。发病机理与光敏物质的存在密切相关,尤其在高原地区、紫外线强及日照长的地区患病率较高。本文综述了CAD的中西医治疗进展,强调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重要性。在传统中医治疗方面,通过辨证斟酌、清热解毒和补气养血等原则,中药应用在CAD的治疗中展现出潜在的疗效。西医治疗方面,光疗法和药物治疗如PUVA疗法和皮质激素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标签: 慢性光化性皮炎(CAD) 中西医结合治疗 光敏性皮肤病
  • 简介: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当今世界人类在促进工业、农业和经贸发展的同时,给环境和食品造成了污染。近年来,一些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如比利时的二嗯英风波,法国的李斯特杆菌污染事件,亚洲国家出口欧盟、美国和加拿大的虾类产品中被检测出带有氯霉素残余等等。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食品界、卫生界和消费者的高度重视。该文对食品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残留的种类进行分析,并提出监控管理防制对策,为大力发展安全、无污染、无残留的“绿色食品”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食品生产企业 监控管理 人类生命 食品安全 污染事件
  • 简介:摘要针对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的实验内容、教学方法、数据处理、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以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标签: 分析化学 实验课 改革 创新
  • 简介:摘要学生本人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只是导学、助学。对于中职教学来说,理应从小学、中学以听课为主的传统教学法转变为以自学为主的教学法。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作者介绍了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几种方法。

  • 标签: 中等职业教育 化学教学 自学能力
  • 简介:豆浆,目前已成为许多农村地区在校学生主要课间餐。由于豆浆营养丰富,温湿度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我市从2001~2002年微生物监测合格率仅为37%。为查清豆浆微生物污染来源,于2002年10-12月选择一处学校豆浆加工厂对其生产过程进行了跟踪调查。豆浆加热至100℃,15min,微生物指标100%合格,经分装后,茵落总数合格率69.6%,冲洗管道水茵总数100%超标。空气、包装材料消毒前后无影响。说明主要是生产线上的管道污染,造成豆浆卫生质量下降。

  • 标签: 学生 豆浆 生产卫生 微生物 食品卫生 卫生监督
  • 简介:摘要医用化学课程是医学专业留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后期医学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留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的重要课程。结合留学生特点,从教材建设、情感教学、案例教学、网络教学这几个环节入手,为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行了探讨与总结。

  • 标签: 留学生 医用化学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针对药学专业的特点,提出了对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让学生走向讲台”。通过实践,并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分析化学实验课 学生 讲台
  • 简介:为进一步提高医学生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学生进入临床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生物化学 教学改革
  • 简介:从高等数学教学的规律出发,探讨了文科高等数学教育改革,特别是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文科高等数学教育指导思想,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高等数学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等问题。

  • 标签: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文科院校 数学思想
  • 简介: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应用日益广泛,在越来越多地表现出自身优越性的同时,也明显存在着弊端。文章从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中,着重分析了多媒体教学认识误区及运用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 标签: 生物化学教学 多媒体教学 教学质量 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