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板蓝根的药理成分及其应用。方法从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处方中随机抽取118份板蓝根处方,对这118份关于板蓝根药物的处方进行研究,分析其药理成分以及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结果板蓝根主要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眼部疾病等,我院在应用板蓝根方面较为合理,不合理应用率仅为2.5%,合理应用于高达97.5%。结论在日后针对于板蓝根应用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其药理成分及其应用,最大程度的提高板蓝根的合理应用率,实现对患者的科学治疗。

  • 标签: 板蓝根 药理成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成分制备过程中差错的发生,保证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方法对发生的57例差错按照差错发生性质进行统计分类,并对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57例差错以记录不及时或不完整、未遵守标准操作规程为主,占差错的82.46%,主要由于工作人员质量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培训力度不够,以及接口科室配合不畅造成。结论针对57例差错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措施的落实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验证,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将工作中的差错作为一种早期预警,及时了解发生差错的环节和关键控制点,防止小差错演变为大事故。

  • 标签: 成分制备 差错管理
  • 简介:感冒是特别常见的病症,大家都认为是小病,因此会自行购药治疗。但不同感冒药的成分不一样,应该对症下药,如果随意用药,有可能走进感冒药的禁区。

  • 标签: 感冒药 成分 禁区 自行购药 对症下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称粉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以期降低血液报废率,充分利用血液资源。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血站采集的4000袋血,并将其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正常报废和非正常报废血液各个环节中是否出现问题,并对所研究报废学样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类。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在抽取的4000袋血液报废样本中,合格报废袋数有3800袋,占研究对象的95%;不合格报废的袋数为1200袋,占研究地想的5%。其中不合格报废血液样本中,由于抗-HCV、血脂、抗-HIV等原因造成血液报废的数量有800袋,由于采集数量不足、血脂不足等原因导致血液样本报废的数量有400袋。结论在血液收集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收集措施,加强对手机血液的管理,控制血液保管的各项条件,提高血液成分制备的水平,可以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节约血液资源。

  • 标签: 成分制备 血液报废 原因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和分析了血站成分制备的质量控制作用。文中通过实施和建立质量体系,对人、料、法、机和环五大因素进行质量监控,从而实现对血站成分制备质量的控制。血站成分制备按照相应的标准执行,加强了对血站成分制备的质量控制,满足了血站成分制备质量的相关要求。这使得血站成分制备工作更加规范,加强了对血站成分制备质量的控制力度,满足了血液质量的安全需求。

  • 标签: 血液成分 质量控制 研究和分析
  • 简介:目的调查广东省蚊虫消长及种群构成动态变化规律,为科学防治蚊虫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诱蚊灯法、布雷图法及诱蚊诱卵器法开展监测,对蚊虫进行鉴定及计数。结果2012年广东省蚊虫密度年平均为10.77只/灯,高峰在4-5月,优势蚊种为致倦库蚊,占捕蚊总数的89.9%,伊蚊布雷图指数(BI)年平均为12.6。近5年来库蚊呈逐年下降趋势,而白纹伊蚊则逐年有所上升。结论致倦库蚊、伊蚊是广东省蚊虫密度控制的重点,加强监测可以掌握其消长规律,为制定适宜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 标签: 蚊虫 密度消长 种群构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近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人体成分与正常人群的变化,并探讨此差异的疾病指导意义。方法选择58名新近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人体成分分析测定身高体重指数(BMI)、蛋白质重量、骨质重量、脂肪含量、身体肌肉重量、体脂百分比、腰臀比等。结果糖尿病患者的BMI、腰臀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 标签: 2型糖尿病 人体成分分析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东北马鹿鹿心血中的营养成分。方法对东北马鹿鹿心血中的氨基酸、蛋白质、粗脂肪及各种营养元素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东北马鹿鹿心血中富含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结论东北马鹿鹿心血中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为东北马鹿鹿心血的食用和医用价值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 标签: 东北马鹿鹿心血 氨基酸 蛋白质 粗脂肪 营养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黄柏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法通过调研近些年的文献,总结和归纳黄柏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结果黄柏的主要化学成分有生物碱类、甾醇类、柠檬苷素类等,具有抗菌、抗炎、解热、抗肿瘤、降血压、降血糖和抗痛风等作用。结论黄柏作为一种来源非常广泛的传统中药材,具有很好的开发和应用价值,值得人们更加深入研究和开发。

  • 标签: 黄柏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两方面对淡豆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对淡豆豉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淡豆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半枝莲是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干燥全草,含有黄酮、生物碱、甾体、多糖、萜类和脂肪族类等多种活性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病原、抑菌消炎、解热和保肝等作用,中医临床用于恶性肿瘤、解毒和肝病等疾病的防治。通过查阅整理半枝莲的国内外的研究文献,本文对半枝莲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对半枝莲进行新药研究和开发工作提供基础。

  • 标签: 半枝莲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黄酮 抗肿瘤
  • 简介:摘要感冒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疾病,患者多表现为流鼻涕、发烧、关节和肌肉酸痛、咳嗽等。现阶段,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感冒药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多,若是对药物成分不了解,很容易造成滥用、重复用药的现象。因此,本文结合自身经验,对当前市场上西药类抗感冒药成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合理使用西药类抗感冒药的使用方法。

  • 标签: 西药类抗感冒药 成分分析 使用方法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西药类抗感冒药物所含有的各种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并了解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西药店销售的常规的西药类抗感冒药物的成分进行科学分析,了解各种药物所含的成分,依据药物的成分以及特点给出合理的用药建议,这样便于医生以及患者依据患者的特点进行合理的用药。结果文章分析了白加黑(日片)白加黑(夜片)、复方阿司匹林、康必得、感冒通、快克、感康、力克舒、感冒清、感速宁片、三九感冒灵、速效伤风胶囊、泰诺、银得菲、雷登泰、联邦菲迪乐、小白、金宝宁、康斯达、臣功再欣等药物的各种成分以及各种成分的主要功能以及使用范围。结论对西药店销售的常规的西药类抗感冒药物的成分进行科学分析,了解各种药物所含的成分,依据药物的成分以及特点给出合理的用药建议,这样便于医生以及患者依据患者的特点进行合理的用药。

  • 标签: 西药类抗感冒药物 成分分析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应用于检测泌尿系统结石成分诊断的准确性,为后期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期间门诊收入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多排螺旋CT及红外光谱法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经检测,本组检出单纯结石比例为42.5%,混合结石比例为57.5%;CT检测碳酸磷灰石、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间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测碳酸磷灰石及一水草酸钙、一水草酸钙及二水草酸钙间的灵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应用于临床诊断一水草酸钙及碳酸磷灰石的准确性较高。

  • 标签: CT检测 泌尿系统 结石成分 准确性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上海某社区≥50岁13472人体检数据分析,了解上海社区家庭医师责任制管理下≥50岁人群主要疾病构成,为家庭医生有针对性开展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依据。方法:按设定体检套餐进行规范检查。结果:患病率前5位疾病依次为高血压、脂肪肝、高脂血症、超重及肥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各组疾病构成与年龄、性别等因素相关。结论:中老年人群疾病构成以慢性病为主,应针对性采用科学防治对策,及时进行干预措施。

  • 标签: 健康体检 疾病构成 分析
  • 简介:据美国媒体报道,最新发布的科研成果进一步表明,巧克力中的一种抗氧化剂似乎可以帮助增进人们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丧失的某些记忆技能。《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以年龄在50~69岁、身体健康的人群为对象进行了一项小规模研究。其中一部分人连续3个月喝可可黄烷醇含量较高的混合物;另外一些人则喝黄烷醇含量较低的混合物。在随后的记忆测试中,前者的表现好于后者。

  • 标签: 抗氧化剂 黄烷醇 记忆测试 神经科学 规模研究 科研成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亚甲蓝/光化学法在不同紫外光照强度和照射时间时对新鲜冰冻血浆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将120份采集的新鲜血浆随机分组后加入1μmol/L亚甲蓝,control组不进行病毒灭活处理,A组接受光照强度为3万Lux的可见光照射35min行病毒灭活,B组接受光照强度为3万Lux的可见光照射60min行病毒灭活,C组接受光照强度为4万Lux的可见光照射35min行病毒灭活,抽取样本检测血浆凝血因子活性、血浆电解质含量以及血浆免疫球蛋白、总蛋白;结果A、B、C组行病毒灭活后凝血因子活性均下降(P<0.05),电解质含量、血浆免疫球蛋白、总蛋白变化不明显(P>0.05);B组与A组相比,凝血因子活性下降明显(P<0.05),电解质含量、血浆免疫球蛋白、总蛋白变化不明显(P>0.05);C组与B组相比,凝血因子活性下降明显(P<0.05),电解质含量、血浆免疫球蛋白、总蛋白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增加照射强度和照射时间均会降低凝血因子活性,但电解质含量、血浆免疫球蛋白、总蛋白影响不明显。

  • 标签: 亚甲蓝 凝血因子 病毒灭活 血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尿常规检查中尿液分析仪法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测法相结合的重要性。方法收集2013年3月份住院患者尿标本1000份,分别通过UF-100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两种方法同时检测,并记录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的测定值。结果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管型通过仪器检测和人工镜检的结果不完全一致。两种方法检测中红细胞阳性检测结果符合率为74.9%,白细胞阳性检测结果符合率为88.6%,管型阳性检测结果符合率为78.8%。结论UF-100对尿液中有形成份检测快速简便、报告及时,但受诸多因素影响。UF-100仅作大批量检测的初筛之用,对通过尿液检测结果来确诊和观察疗效的疾病,显微镜镜捡必不可少。

  • 标签: UF-100尿沉渣分析仪 显微镜镜捡 红细胞 白细胞 管型
  • 简介:目的研究蒙古黄芪中的异黄酮类成分及其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为黄芪抗骨质疏松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柱层析法结合现代光谱技术从蒙古黄芪获得单体化合物并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观察化合物对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通过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评价化合物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从蒙古黄芪的95%乙醇提取物中获得4个异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芒柄花素,(2)毛蕊异黄酮,(3)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4)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所有化合物均能够明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及增强碱性磷酸酶活性。结论从蒙古黄芪中分离得到的异黄酮类成分能够明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为黄芪抗骨质疏松活性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蒙古黄芪 异黄酮 成骨细胞增殖 成骨细胞分化 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