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落实精细化的全程跟踪随访服务,确保将全县所有育龄妇女的孕情全部纳入视线,不断加强区域协作,上下联动,综合施治,坚决将“两非”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近年来,围绕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综合治理,阳谷县落实精细化的全程跟踪随访服务,确保将全县所有育龄妇女的孕情全部纳入视线,不断加强区域协作,上下联动.综合施治,坚决将“两非”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 标签: 区域协作 阳谷县 孕情 行为 出生人口性别比 跟踪随访服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结肠癌发病率较高,晚期容易通过多种途径转移。我科室2015年1月收治1名结肠癌多发转移的患者,由于高龄、基础疾病多,不能耐受多次全麻手术。在充分术前准备下,由肝胆科、普外科共同上台手术,1次完成多个器官手术,手术顺利,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患者恢复良好,手术效果满意。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95岁,腹痛、腹胀8d,发现结肠占位1d为进一步治疗于2015年1月18日收入我科。

  • 标签: 多科协作 高龄 结肠癌
  • 简介:本文以区域信息化对妇幼系统的要求为切入点,介绍了基于我市区域一体化的妇幼系统的建设内容。该系统在我市社区、医疗机构应用,进一步推进了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适应了新形势下妇幼卫生服务与管理的需求。对健康档案数据库、人口数据库提供了完整的妇幼数据。

  • 标签: 区域信息 妇幼保健 整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中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多重耐药菌培养为阳性的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感染控制,而对照组没有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感染控制,观察两组多重耐药菌检出率。结果两组在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以及多重耐药菌社区感染与医院感染比率上都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中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实施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控制医院中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控制 多学科协作模式 实施效果
  • 简介:信息化是推进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亟待评价工作的发展和介入。在国内外的相关等级测评模型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我国情况,总结了人口健康信息化的发展维度和理想愿景,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等级发展理论模型,为我国的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发展方向的指导建议,并且为未来的具体等级测评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模型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未来研究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 等级评价 分级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区域化消毒供应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法选取65000件某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处理过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随机分为研究A组(32500件)和研究B组(32500件),研究A组采用湿性保存法,研究B组采用干燥保存法,对比2组锈蚀情况及培训前后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满意率,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应对策略。结果研究B组锈蚀率0.8%明显低于研究A组1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医疗工作人员满意率100.0%明显高于培训前6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区域化消毒供应管理中可保证供应物品质量及医疗卫生安全,切实提高医疗机构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标签: 问题 对策 区域化消毒供应
  • 简介:摘要本文以消毒供应中心为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的定义和特点,并对于如何加强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建设与管理的科学化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为相关医疗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区域性 消毒供应中心 建设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氯胺酮和芬太尼在小儿区域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观察两组患儿的心率(HR)、血压(BP)及呼吸频率(RR)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唤醒时间、氯胺酮追加次数,芬太尼及氯胺酮的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儿麻醉后,观察组患儿的HR、BP及RR均低于对照患儿,两组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唤醒时间、氯胺酮追加次数,芬太尼及氯胺酮的用量情况上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区域麻醉时,采用氯胺酮和芬太尼联合的方法明显优于单纯采用氯胺酮的方法,可以使患儿保持更加平稳的生命体征,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区域麻醉 氯胺酮 芬太尼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区域卫生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升,数据质量成为了影响平台应用的关键因素。如何对数据质量进行管理并有效提升数据可用性是一个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浦东新区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实际,对数据采集和应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后续的数据质量管理提出思路。

  • 标签: 区域卫生信息化 数据质量 数据管理
  • 简介:本文以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为例,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通过统一的标准化和功能化建设规范,运用云计算技术,统一部署、统一软件功能、统一标准,达到互联互通、可持续发展的卫生信息服务和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提升基层医疗结构服务水平的同时经济和社会效益效果显著,也为国内各基层卫生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经验教训。

  • 标签: 云计算 基层卫生 卫生信息综合管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进行腹部手术患儿,共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进行氯胺酮常规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结合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使用量、手术时间和唤醒时间。结果观察组行腹部手术患儿的麻醉使用量、唤醒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腹部手术患者实施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其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麻醉剂用量和缩短唤醒时间。

  • 标签: 亚麻醉剂量 氯胺酮-芬太尼 小儿 区域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区域神经阻滞麻醉在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回顾性总结和分析采用区域神经阻滞麻醉下行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7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4例患者按照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分级标准,Ⅰ级64例,Ⅱ级9例,Ⅲ级1例。64例Ⅰ级患者均完成手法复位,9例Ⅱ级患者中6例完成手法复位,3例Ⅱ级和1例Ⅲ级因疼痛难忍无法继续完成手法复位,予以急诊手术。74例患者均无皮疹、皮下硬结、精索水肿、阴囊血肿、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区域神经阻滞麻醉下行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效果好、安全性高、操作简单、费用低。

  • 标签: 神经阻滞 腹股沟嵌顿疝 手法复位
  • 简介:探讨了面向广大基层医院、社康中心和地区中心医院的区域影像平台解决方案,实现为区域提供方便的医疗影像资源共享,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影像服务工作方面的效率和诊治水平,加强医疗卫生质量控制,降低医疗检查成本,缩短群众就医时间,更好地为区域内群众提供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并阐述了基于云服务的区域影像平台在江阴市的实现过程及应用效果。

  • 标签: 区域影像 影像诊断 协同医疗 基层医院 基层医生 云计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区域性一体化集中消毒供应模式,为以后控制医疗的成本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择用对比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本地区的消毒供应中心所服务的十七所医疗卫生单位为研究的对象,对使用集中消毒供应模式和之前没有使用集中消毒模式进行对比,从而分析出这种方法的满意度和真实成本。结果在研究的过程中,因为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是组成总成本的核心内容,通过使用这种区域性医疗用品在消毒供应当中的集中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使用的成本。结论采用集中消毒的供应模式,可有效降低使用成本,节约医院支出费用,值得推广。

  • 标签: 一体化 集中消毒 成本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术前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对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定性定位诊断价值,指导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64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均行CEUS检查,分区记录淋巴结在各区域分布,手术均分区域行颈淋巴结清扫,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结果CEUS对甲状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89.4%,对颈淋巴结转移诊断符合率为62.7%,各区域淋巴结诊断的符合率最高为VI区94.1%,其次依次为II、III、IV区,分别是89.7%、86.6%、79.9%,最低为V区50.0%。颈淋巴结转移分布依次为VI、III、II、IV、V区。结论CEUS对各区域转移率淋巴结诊断符合率较高,可以大致做到对各区域淋巴结的定性、定位诊断,指导临床手术方式及清扫范围。

  • 标签: 甲状腺癌 淋巴结转移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清肝消痈汤联合区域灌注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肝脓肿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人,治疗组为清肝消痈汤联合静脉抗生素加经皮肝穿刺置管区域灌注抗生素,对照组为静脉应用抗生素加经皮肝穿刺置管区域灌注抗生素,分别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观察指标好转快、住院时间缩短、费用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清肝消痈汤联合区域灌注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前期的方法,药物易得,操作简便,且症状好转快、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低。

  • 标签: 清肝消痈汤 区域灌注 肝脓肿前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尧塘街道水北区域2011-2014年传染病发病情况,对传染病在种类、发病率及发病趋势有更清楚的了解,为今后传染病管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从金坛区《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11-2014年尧塘街道水北区域各类传染病病例疫情报告,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4年尧塘街道水北区域共发生传染病672例,其中主要病种为梅毒(37例,5.51%),肝炎(35例,5.21%),肺结核(67例,9.97%),手足口(243例,36.2%)。从统计结果看,自2011年开始,我区域传染病发病数呈明显上升趋势,2011-2014发病数分别为87例、117例、188例、280例。结论近4年来尧塘街道水北区域的传染病发病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一方面有我区域由于金东工业开发区的不断建设外来人口的不断流入,使的传染病控制出现一定盲区,另一方面是目前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疾病诊断能力也随之提升。所以需要各相关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制定相应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对策,有效控制和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 标签: 传染病 发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