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院内分泌科为使患者平稳降血糖,给予佩戴胰岛素治疗。胰岛素耗材是通过一圆形棉质粘贴来固定针头,在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如由于外力或自身的原因导致胰岛素针头从患者皮下脱出;洗澡导致耗材自带的粘贴不牢固,易脱出,增加了再次穿刺带来的痛苦及住院花费,造成血糖控制不稳,降低满意度。通过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男25例,女35例,均佩戴胰岛素治疗。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采用一种胰岛素保护贴,规格为6cm×7 cm,该贴由聚氨酯薄膜和丙烯酸粘剂组成。特点是服帖性好,舒适度高,防水性能强。该贴为透明贴,中间镂空,镂空处直径略大于胰岛素耗材保护盖直径,但是避免覆盖保护盖,而覆盖于胰岛素耗材粘贴上。对照组采用棉质,规格为 42mm×80mm的医用输液贴,共分为4条,分别粘于耗材粘贴的上方,固定一圈。每天观察两组胰岛素粘贴处,管路有无移位、脱管现象,留置时间,洗澡后这两种贴的变化,患者血糖控制程度及舒适感受。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法,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以P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加术后镇痛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66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加术后镇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则采取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护理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子宫下段剖宫产 镇痛泵 护理措施 分析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国内间歇充气压力物理预防骨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使用方式现状,以期为骨科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2020年参加北京护理学会举办的骨科专科护士培训的76名学员,采用微信问卷星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共回收71份答卷,有效问卷70份,61个科室进行规范的血栓预防管理,62个科室使用物理预防装置进行血栓预防,50个科室配备了间歇充气压力,以双下肢同时进行,每天1-2次,每次20-30分钟为多,占84%,术后1天、术前、手术日开始使用分别占34%、20%和20%,86%的科室制有相关操作规范和流程,58%的科室有考核标准。结论 国内医院对血栓预防管理趋于规范,绝大多数医院配备一种及以上物理预防设备,对间歇充气压力使用有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但是使用的频率和时机并不统一,对操作的监督考核还有待加强。

  • 标签: 间歇充气压力泵 骨科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使用肠内营养营养支持对于口腔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年 08月至 2020 年 01月在口腔颌面外科病区收治的30例口腔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月份将2019年08月至10月的使用手推式鼻饲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病例分为甲组例和将2019年11月至2020年01月的使用肠内营养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病例分为乙组例,统计并比较使用手推式鼻饲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甲组例及使用肠内营养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乙组例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结果治疗前,使用手推式鼻饲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甲组例及使用肠内营养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乙组例总蛋白、 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使用手推式鼻饲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甲组例及使用肠内营养喂养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的乙组例营养状况各指标水平均有所改善,但乙组例改善程度优于甲组例(P

  • 标签: 肠内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泵 口腔癌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运动准确执行率中的效果,以使患者获得准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方法:建立品管圈,采用头脑风暴法确立以“提高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运动的准确执行率”为本次活动主题,对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运动准确执行率进行调查,分析了影响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运动准确执行率不高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制定了三个具体可执行的对策:对护士进行踝运动相关知识培训并考核;制作踝运动提示卡;制作踝运动示教视频,对策实施后对品管圈活动前后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运动准确执行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运动准确执行率仅为47.9%,实施品管圈活动采取的相应对策措施后,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运动准确执行率提高到76%,提高了28.1%。结论:通过这一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的提高了住院糖尿病足患者执行踝运动的准确率,使患者获得更准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有效防止发生血栓、促进血液循环[1],还能大幅度提高医疗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及自身业务水平,增强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程度,从而大大提升医院的品牌形象。

  • 标签: 品管圈 住院糖尿病足患者 踝泵运动 准确执行率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运动准确执行率中的效果,以使患者获得准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方法:建立品管圈,采用头脑风暴法确立以“提高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运动的准确执行率”为本次活动主题,对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运动准确执行率进行调查,分析了影响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运动准确执行率不高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制定了三个具体可执行的对策:对护士进行踝运动相关知识培训并考核;制作踝运动提示卡;制作踝运动示教视频,对策实施后对品管圈活动前后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运动准确执行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运动准确执行率仅为47.9%,实施品管圈活动采取的相应对策措施后,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踝运动准确执行率提高到76%,提高了28.1%。结论:通过这一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的提高了住院糖尿病足患者执行踝运动的准确率,使患者获得更准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有效防止发生血栓、促进血液循环[1],还能大幅度提高医疗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及自身业务水平,增强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程度,从而大大提升医院的品牌形象。

  • 标签: 品管圈 住院糖尿病足患者 踝泵运动 准确执行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用药治疗手段的给药效果和对其血糖项目的影响作用。方法:课题报告中对于2018年03月--2020年06月本医院予以胰岛素药物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项目指标评定,予以组建组别方法是掷骰子方式,各个组别归入40例,试验组采取胰岛素用药治疗手段,参照组采取皮下注射胰岛素用药治疗手段,统计不同组别开展用药治疗之前及开展用药治疗四周之后空腹血糖项目测量值、餐后2小时血糖项目测量值,记录不同组别给药效果有效占有百分数。结果:各个组别开展用药治疗之前空腹血糖项目测量值、餐后2小时血糖项目测量值相比差距值不大(P>0.05),试验组开展用药治疗四周之后空腹血糖项目测量值、餐后2小时血糖项目测量值相比参照组和开展用药治疗之前详细统计所得值减少(P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泵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联合动态血糖监测仪在妊娠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及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5月~2021年2月期间于本院确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5例,设置对比性临床研究,取分段随机化分组后,予对照组(n=37)标准化治疗,予观察组(n=38)短期胰岛素联合动态血糖监测仪治疗。比较患者血糖量化指标变化、安全性差异。结果:(1)血糖量化指标:确诊当日患者实验室检验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患者FBG、2hPBG均下降,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安全性:观察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临床治疗中采取短期胰岛素联合动态血糖监测仪方案,可在依据血糖动态监测结果动态调整胰岛素注指标基础上提升降糖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

  • 标签: 短期胰岛素泵 动态血糖监测仪 妊娠糖尿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流量和动静脉瘘血流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实施维持行血液透析治疗的79例患者分成两组,针对A组39例患者实施低流量的干预,针对B组40例患者实施高流量的干预,对比两组维持行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和心功能的改变。结果:两组透析治疗后对比的心容量、心脏指数、心输出量、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收缩压等均存在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给予血高流量干预对于患者血压和心功能的影响相对较高。

  • 标签: 血泵流量 动静脉瘘血流量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压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胰岛素与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6名糖尿病患者,分为注射组(25名)和泵入组(31名)。注射组行胰岛素皮下注射,泵入组行胰岛素。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比对,并分析。结果 泵入组在治疗前血糖指标与注射组相比无差异(P>0.05);经治疗2小时后,泵入组血糖指标较注射组有显著优势,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胰岛素泵 皮下注射 糖尿病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制氧机氧气驱动与空气压缩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2例,观察组患者行制氧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行空气压缩雾化吸入治疗,比对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咳嗽消失、气促消失、气喘缓解及喘鸣音消失等临床指标改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对差异具统计学(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