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胆外科损伤控制手术(DCS)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50例进行分组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用普通肝胆手术方案治疗,观察组用DCS治疗。评价两组效果,记录并发症与住院时间,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DCS应用在肝胆外科患者中,相比常规手术方案而言,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肝胆外科 损伤控制性手术 临床应用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控制减压术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方法与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重型颅脑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观察组(控制减压术)各50例,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与预后。结果(1)观察组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脑膨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控制减压术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控制性减压术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患者应激高血糖控制的有效护理措施与效果 。方法: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9 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接诊的应激高血糖病患 68 例,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划分成 2 组,每组 34 例。研究组实行血糖控制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 2 组低血糖发生率和家属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 0.0% ,比对照组 11.76% 低 , 组间差异显著 ( P < 0.05 ) 。 研究组家属满意度 97.06% ,比对照组 79.41% 高,组间差异显著 ( P < 0.05 ) 。 结论:采取血糖控制护理法对入住重症监护室的应激高血糖病患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提高家属满意度 。

  • 标签: 应激性高血糖 应用价值 重症监护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02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1例患者,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免疫检验方式,观察组采取的是质控免疫检验,对比两组临床检验情况。结果观察组的AFP、Ca199、CEA以及Cal25等指标比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临床中使用免疫检验的时候,需要对质量进行控制,能够让检验的结果更加准确有效,为临床中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临床免疫 检验 质量控制 重要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重要 。方法:将我院 2016年 4月 -2018年间 50名护理人员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依据为护理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 25例。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并对比不同护理管理模式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医院感染为 4.0%,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 12%。组间对比,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 控制医院感染 重要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重要。方法将我院2016年4月-2018年间50名护理人员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依据为护理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5例。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并对比不同护理管理模式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医院感染为4.0%,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12%。组间对比,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控制医院感染中,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更好地控制感染情况,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和临床优势,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 控制医院感染 重要性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损伤控制技术在急诊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中的有效和可行。方法分别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及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急诊收治的45例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进行规范抢救评估与程序,对照组采取一期骨折确定性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损伤控制技术。对比2组治疗结果、并发症、ISS评分变化、时间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存活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对比χ2=4.0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低于对照组的31.11%,对比χ2=4.11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ISS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t=-17.27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损伤控制后至确定性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ICU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损伤控制技术在急诊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中的应用有利于提升患者生存率,减少并发症,减少死亡风险与创伤程度,具有良好的可行及有效

  • 标签: 损伤控制技术 急诊 严重多发伤 骨与关节损伤 有效性 可行性
  • 作者: 张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 上海 200011)   【摘 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之间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96例,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性原则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个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饮食行为以及血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饮食行为以及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促进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结构合理化,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个体化护理模式应用在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评估个体化护理模式对血糖控制、依从所产生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主要选取我院2017年01月—2019年0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对照组(例数=100例)在治疗期间施予常规护理,干预组(例数=100例)在治疗期间施予个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和并发症。结果干预组在此次研究中应用个体化护理模式后其2hPG、HbAlc以及FPG指标比对照组更低,其治疗依从行为比对照组更优,组别数据的比对和分析中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施予个体化护理模式,可保障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进而可改善其血糖和治疗依从,可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个体化护理模式 血糖 常规护理 饮食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疼痛控制护理对膝关节骨折术后负性情绪及锻炼依从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自我院2018年3月-2019年2月所接收的膝关节骨折患者64例,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研究组32例与对比组32例,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疼痛控制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与临床锻炼依从。结果研究组与对比组护理前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与SDS评分皆低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的锻炼依(93.75%)从明显高于对比组(71.87%),P<0.05。结论对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实施疼痛控制护理,患者的负面情绪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并且提高患者的锻炼依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疼痛控制护理 膝关节骨折 术后负性情绪 锻炼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膝关节骨折术后护理中采用疼痛控制护理对患者负性情绪及对锻炼依从所具有的护理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1月期间于本院接受西瓜内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共74例开展回顾研究,根据患者年龄尾数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组37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术后护理,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研究组疼痛控制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变化情况及锻炼依从结果。结果两组护理前各项负性情绪指标对比结果无差异性,P>0.05;经护理后,各组负性情绪较护理前均有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改善优势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锻炼依从较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疼痛控制护理的开展,可通过对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症状的控制缓解,从而起到改善患者情绪变化的作用,提升患者在康复训练中的锻炼依从度,促进康复。

  • 标签: 疼痛控制护理 膝关节骨折 术后护理 负性情绪 锻炼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个体化系统护理干预具有的疾病控制效果。方法选取86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应用个体化系统护理干预的为观察组。对比并评价两组的疾病控制效果。结果经统计,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展开个体化系统护理干预,可对其哮喘症状进行有效控制,提高其满意度。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 疾病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方法:选择 100例 2型糖尿病患者为试验对象,使用量表评估患者当前自我管理情况和血糖水平值。结果:自我管理行为评分( 98.75±5.89)阶级良好的 2hPG( 8.45±0.34) mmol/L、 FPG水平值( 5.18±0.85) mmol/L低于自我管理行为阶级中等、较差患者,同时自我管理行为与血糖控制情况呈负相关。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较好,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值,两者存在一定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行为 血糖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方法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试验对象,使用量表评估患者当前自我管理情况和血糖水平值。结果自我管理行为评分(98.75±5.89)阶级良好的2hPG(8.45±0.34)mmol/L、FPG水平值(5.18±0.85)mmol/L低于自我管理行为阶级中等、较差患者,同时自我管理行为与血糖控制情况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较好,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值,两者存在一定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行为 血糖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反流食管炎的预防护理。方法选择58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9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调整饮食,改善营养结构,调整肠胃国家预防护理措施,如6周治疗后,胃镜检查,定期家访两个,4、8周和随访。结果治疗结束时,发现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1%,对照组为62.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预防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预防保健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云南省曲靖地区变应鼻炎(AR)患者皮肤点刺试验(SPT)的阳性率及特点,为临床预防和诊治AR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皮肤点刺试验(SPT)对583例疑为AR患者进行29种变应原检测,分析变应原阳性率及其与年龄变化的关系。结果583例患者中,SPT结果至少有一种变应原为阳性的总例数为512例,总阳性率为87.82%。其中前8种变应原依次为屋尘螨、粉尘螨、霉Ⅲ、夏秋、樱花、藜、禾本科、蟑螂,屋尘螨(68.78%)和粉尘螨(66.21%)是最常见的两种吸入变应原;在少年组和成人组患者间,少年组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组(P<0.05)。结论尘螨、气传花粉、真菌、蟑螂是曲靖地区主要的变应原,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17岁的患者是高发年龄段。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皮肤点刺实验 变应原 曲靖地区
  • 作者: 凌培亮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德昌县人民医院四川凉山州615500)【中图分类号】R82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22-02婴儿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炎症,由于多种内外因素引起,是婴儿时期比较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具体病因比较难确定。婴儿湿疹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是经常复发。可能局部发作也可能广泛发作,婴儿湿疹发作时伴有剧烈瘙痒,皮损以丘疱疹为主,伴有液体渗出。因为病变一般发生在表皮,所以治愈后不会留下瘢痕。婴儿湿疹关系到宝宝的健康,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如何有效控制婴儿湿疹。1、什么是婴儿湿疹?很多宝妈去医院给宝宝治疗皮肤病时,经常会听到大夫诊断为婴儿湿疹,有些被诊断为特应性皮炎,那么婴儿湿疹和特异性皮炎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特应性皮炎为慢性、复发性皮肤病,发作时伴有剧烈瘙痒,一共有3期,分别是成人期、儿童期、婴儿期。婴儿期特应性皮炎就是我们所说的婴儿湿疹,实际上婴儿湿疹就是特应性皮炎,两岁之前出现的是婴儿湿疹,两岁以上发生的是儿童湿疹。婴儿湿疹一般发生在头部与面部,2-3月的宝宝是婴儿湿疹的高发群体,婴儿湿疹的典型症状包括:面部与头部出现水泡、红疹且伴有剧烈瘙痒,严重时会蔓延至全身性湿疹。虽然婴儿湿疹容易反复发作,但是宝妈们不必太过于担心,因为随着宝宝年纪增大自身免疫功能逐渐增强,婴儿湿疹症状是可以完全缓解的,只要及时治疗,婴儿湿疹是可以治愈的。只有少部分宝宝到了成人期还会出现湿疹,婴儿湿疹的病因目前尚未确定。可能与婴儿皮肤抵抗力弱有关,因为婴儿皮肤还没发育完善,容易受到外界过敏源的刺激,还和宝宝的个体差异有关,有的宝宝就不会发生婴儿湿疹。1婴儿湿疹是什么原因导致的?1.1遗传因素。虽然婴儿湿疹病因比较复杂目前还没确定,但如果父母双方有一方曾经出现过湿疹或有类似的过敏性疾病,那么会增加宝宝患婴儿湿疹的概率。婴儿湿疹与遗传性过敏体质有关,遗传因素对预防婴儿湿疹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1.2外部因素。宝宝的皮肤尚未发育完全,如果接触到一些刺激性比较大的过敏源很有可能会诱发婴儿湿疹,例如:化纤类织物、汗液、尿液、花粉、螨虫等。有时候过于干燥的环境也会诱发婴儿湿疹,所以宝妈们要做好孩子的皮肤保湿工作,尽量远离过敏源。1.3饮食因素。除了环境过敏,食物过敏也是不容忽视的,哺乳期的宝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的日常饮食,尽量少吃螃蟹、虾类、甜品等食物,因为这类食物容易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降低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的有效。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8月内我院ICU收治的200例气管插管患儿,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研究组,每组100例患儿。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统计非计划拔管发生情况,且比较住院时间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家长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可推广。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ICU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