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括约肌肛瘘治疗中应用改良瘘管结扎术的价值。方法:2019年11月~2021年5月,挑我院收治的65例括约肌肛瘘患者,选择掷骰法分为观察组(n=33例)、对照组(n=32例)。观察组实施改良瘘管结扎术治疗,对照组依照常规治疗,比较疗效和并发症。结果:两组疗效分别为96.97%、81.25%,对比数据有差异(P

  • 标签: 改良肌间瘘管结扎术 括约肌肛瘘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括约肌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之间收治的肛瘘患者共计60例进行研究,其中30例患者经切开挂线术治疗(对照组),另有30例患者经括约肌瘘管结扎术治疗(观察组),对比术后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整体住院时间、创面面积;对患者施行术后VAS疼痛评估,并统计肛门功能于术前术后的评分。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创面愈合的时间短、住院时间少、创面面积小;观察组术后疼痛指数低,肛门术前术后功能指数差距较大,术后功能恢复快,(P

  • 标签: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肛瘘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括约肌瘘管结扎术在单纯肛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73例单纯肛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8例,接受括约肌瘘管结扎术治疗;对照组患者35例,接受肛瘘手术切除治疗,评价括约肌瘘管结扎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控便能力、瘢痕长度等资料,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括约肌瘘管结扎术在治疗单纯肛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术式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单纯肛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改良后方外括约肌皮下部切断联合内括约肌下缘松解术的方法对陈旧性肛裂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将100例陈旧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后方外括约肌皮下部切断联合内括约肌下缘松解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疼痛、创口愈合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4.00%。对照组治愈率8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重度疼痛发生率5/50(10.00%);对照组治疗后重度疼痛发生率10/50(20.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创口愈合时间10~12d,平均11d;对照组治疗后创口愈合时间14~18d,平均16d。结论改良后方外括约肌皮下部切断联合内括约肌下缘松解术治疗陈旧性肛裂临床疗效显著,治愈率高、疼痛程度低、愈合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陈旧性肛裂 手术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结扎术后腹壁炎性假瘤的诊断、处理及预防。方法2000年6月~2007年4月黄梅县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15例结扎术后腹壁炎性假瘤患者手术前后的诊断、手术方式与预后。结果(1)手术前后诊断全部病例术前诊断为炎性假瘤,术后病理诊断皆符合。但15例中2例术中证实与膀胱之间有瘘管形成,13例瘘道与膀胱粘连;(2)手术方式与预后13例一次手术成功无复发,2例单纯性假瘤切除未进腹术后1年复发。结论(1)结扎术虽是小手术,但同样须严格无菌操作;(2)术后针对切口的感染须尽早尽快彻底的处理,以防其迁延或慢性感染;(3)已致切口炎性假瘤手术应进腹彻底,术中纵行切开窦道至达底部,与膀胱粘连应将膀胱炎块一并切除并作膀胱修补,否则易复发。

  • 标签: 结扎术 炎性假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结扎改良背包缝合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12例剖宫手术中大出血的患者,经常规治疗不能控制出血时,运用子宫动脉结扎改良背包缝合术。结果12例均抢救成功,有效止血。11例保留了子宫及其生理功能,术后未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行子宫切除。结论子宫动脉结扎改良背包缝合是抢救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子宫动脉结扎改良式背包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TLIF(经锥孔腰椎椎融合术)对DLS(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改良TLIF来进行治疗的DLS患者47例,记录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测量在手术前后腰椎的滑脱角、腰椎前凸角、腰椎滑脱率、椎间隙的高度。随访这47例患者,时间是(2.5±0.5)年。结果47例患者中,手术的时间平均为(128±35)min,在手术中失血量平均为(358±48)ml,切口全部是一期愈合,并发症较少;术后2~3d、3个月、6个月、1年的腰椎滑脱角、腰椎前凸角、腰椎滑脱率、椎间隙的高度和术前指标比较,改善明显(P<0.05);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腰椎滑脱角、腰椎前凸角、腰椎滑脱率、椎间隙的高度比较,P>0.05,术后的腰椎前凸角的平均度数在逐渐增大。结论采用改良TLIF来治疗DLS创伤小,并且能够理想复位,得到满意临床效果。

  • 标签: 改良经锥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退变性腰椎滑脱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经椎孔腰椎椎融合术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3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实施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LF)治疗,观察组15例,实施改良经椎孔腰椎椎融合术(TLIF)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腰椎滑脱恢复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明显下降,但是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实施改良经椎孔腰椎融合术治疗,可有效提高腰椎恢复效果,快速缓解疼痛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退行性腰椎滑脱 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后外侧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在于探讨经腹经括约肌技术对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肛门功能状况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来入院治疗的9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样本,给予其经肛ISR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患者在术后肛门功能的康复状况。结果总结资料及统计学分析表明,针对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经腹经括约肌手术治疗,经随访结果显示,术后无死亡病例,并发症有,腹部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4例,直肠阴道瘘3例,术后吻合口狭窄2例,1例肠梗阻。结论通过采取经内外括约肌切除术,可明显改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肛门功能,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超低位直肠癌 保肛术 肛门括约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改良高位结扎剥脱术在大隐静脉曲张中的实践和价值。方法:从近两年于我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30例,分别予以改良高位结扎剥脱术、高位结扎剥脱常规术式,将临床疗效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作为两组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结果:就临床总有效率指标分析,观察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影响较大(P

  • 标签: 大隐静脉曲张 改良高位结扎剥脱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股骨粗隆骨折经改良动力髋螺钉(DHS)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6例股骨粗隆骨折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DHS组与传统DHS组,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下的各指标数据比较情况。结果DHS改良组较传统DHS组相比,术中复位满意率明显升高,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和围手术输血患者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应用改良DHS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效果较为突出,与传统DHS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诸多优势,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改良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改良式肌沟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120例前臂和肩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改良式肌沟阻滞。对照组采用传统式肌沟阻滞法。使用相同的浓度及药量的麻药量,分别记录其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记录并发症,对比麻醉效果。结果采用改良式肌沟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肌沟阻滞麻醉,P<0.01。结论改良式肌沟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较传统的定位准确、麻醉效果好,成功率高,麻醉时间持续久,且无并发症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式 肌间沟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适形切除保肛术和经括约肌切除术治疗的综合疗效以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了60例于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30例接受了经括约肌切除术,30例接受了适形切除保肛术。将他们分别归类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各项治疗指标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肿瘤远切缘及住院时间较短,但术中出血量较大,这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观察组患者的肛门功能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一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适形切除保肛术 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肛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后路椎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滑脱症患者6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临床传统手术治疗(A组)30例和改良后路椎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B组)30例A组采用临床传统手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改良后路椎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方法。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果B组患者的有效率93.3%,明显高于A组70.0%(χ2=3.86,P<0.05);B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少于A组(χ2=3.78,χ2=3.8547,P均<0.05);2组患者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后路椎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腰椎滑脱症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改良后路稚间融合术(PLIF)
  • 简介:摘要我科采用痔上动脉结扎配合剪口结扎术治疗内痔103例,治愈率100%,疗程7~12天,无狭窄、失禁,无粘膜外翻、肛门狭小及继发性大出血的发生。随访2年无复发。

  • 标签: 痔上动脉 剪口结扎术 内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