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右美托咪啶镇静镇痛下进行臂或颈阻滞的可行性。方法将80例肩部或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进行臂或颈阻滞,观察组泵入右美托咪啶0.1~0.7vg/(kg·h)至患者达到Ramsay3到6级镇静;对照组穿刺前不接受任何药物,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和患者对手术麻醉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术中镇静镇痛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穿刺时,穿刺后5分钟患者维持Ramsay3到6级镇静,术后对患者访视发现其对麻醉穿刺和手术不良刺激的遗忘性高,术中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臂或颈复合右美托咪啶用于肩部或上肢手术可产生有效的镇静镇痛,从而明显提高患者麻醉质量。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镇静镇痛 臂丛或颈丛阻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臂(肌间沟法)加颈神经联合阻滞和单纯臂与单纯颈麻醉在锁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评价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锁骨手术患者9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臂加颈组,单纯臂组和单纯颈组,每组各30例,对三种麻醉方法的不同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单纯颈组出现麻醉阻滞不全6例,占20%,其中有2例阻滞不全较明显,有1例改为全身麻醉后手术,单纯臂组出现阻滞不全4例,占13.3%,均在辅助麻醉性镇痛药后完成手术,臂加颈组出现阻滞不全1例,占3.3%,三组麻醉阻滞不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组与臂加颈组各出现1例喉返神经麻痹,臂组1例气胸,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血压、心率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加颈联合麻醉应用于锁骨手术明显优于单纯臂或单纯颈麻醉,麻醉效果确切,阻滞完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安全可行。

  • 标签: 锁骨手术 臂丛加颈丛神经联合阻滞 麻醉效果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脉络肿瘤的影像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影像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脉络乳头状瘤位于四脑室、侧脑室二角区内,CT呈稍高密度,MRIT1WI为等或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羽毛状边缘肿块有明显强化,可作定性诊断。

  • 标签: 脉络丛肿瘤 影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影像在臂神经损伤中的应用。方法把我院2011年9月到2012年3月所接收的25例臂神经损伤患者治疗前所进行的磁共振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常规冠状T1WI与STIR,病变侧斜冠位STIR、C4-T3连续横轴位T1WI与抑脂以及扰相位梯度回波脉冲序列(3D-72*GRE)成像。结果经过分析,磁共振影响在臂神经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如下轴位T1WI与T2WI可以对臂神经椎管内段和椎间孔段进行较好的显示;冠状STIR以及C4-T3连续横轴位T1WI与抑脂可以对臂神经干病变进行很好的显示;3D-72*GRE可以臂神经干的总体结构进行显示,包括神经干的大小、形态以及走向,都具有很好的显示效果。结论磁共振影像在臂神经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但可以对臂神经损伤进行显示,还可以对相关病理进行改变,如果进行多方位多序列检查,更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 标签: 磁共振影像 臂丛神经损伤 神经干 检查成像
  • 简介:摘要加强营养指导和保健服务是加强高危妊娠管理的重要环节,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从高危妊娠的营养指导和保健服务等方面进行探讨,其目的在于提高孕产妇管理质量,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

  • 标签: 高危妊娠 孕妇 营养指导 保健服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臂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后镇痛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择期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连续臂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组(观察组)和静脉镇痛组(对照组),每组20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静息及运动时的疼痛视觉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超声引导下连续臂神经阻滞镇痛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静脉自控镇痛组,不良反应少于静脉自控镇痛组。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臂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术后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优于静脉自控镇痛。

  • 标签: 超声引导下连续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手术 术后镇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8例放射性臂神经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容易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术前认真查体,评估患者病情,详细了解和判断臂神经损伤的程度、肢体功能分级,患者负性心态状况,对疾病的期望欲值,术前心理疏导,健康指导。术后围手术期冻伤、烫伤、压伤、感染及疼痛的预防,功能康复计划,心理疏导,远期护理干预。结果18例术后患者病情稳定,未出现神经再次断裂等不良并发症,并由于早期的康复锻炼,多数患者后期功能恢复理想。结论及时的心理疏导和远期的护理干预对放射性臂神经损伤的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 标签: 臂丛神经损伤 神经移植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臂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术配合注射臭氧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我科总结32例患粘连性肩周炎患者,在颈部肌间沟神经阻滞下行肩关节手法松解,局部及关节腔注射医用臭氧(35μg/ml)15-20ml。结果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效果满意,病情明显改善,治愈30例,好转2例,未愈0例,有效率达100%。结论臂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联合注射臭氧治疗是一种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病人痛苦小,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肩周炎 臂丛神经阻滞 手法松解术 臭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小儿腋路臂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上肢手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四组均用罗哌卡因肌间沟臂神经阻滞,容量为1ml/kg。Ⅰ组用0.33%罗哌卡因;Ⅱ组用0.25%罗哌卡因;Ⅲ组用0.2%罗哌卡因;Ⅳ组用0.167%罗哌卡因。臂神经阻滞完成后静脉给咪唑安定0.1mg/kg镇静。臂神经阻滞15min后开始手术。观察指标基础麻醉后监测HR、SpO2,记录臂神经阻滞后10min患儿HR基础值、手术后0、5、10、15和30min时患儿HR及有无体动等情况。结果前三组患儿HR在各相同时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2%罗哌卡因、0.25%罗哌卡因和0.33%罗哌卡因(1ml/kg)均可以安全的用于婴幼儿臂神经阻滞,为临床安全适宜有效浓度;而0.167%罗哌卡因浓度偏低,不宜用于婴幼儿臂神经阻滞。

  • 标签: 罗哌卡因 小儿 臂丛神经 阻滞
  • 简介:目的:探讨SPACE序列三维快速自旋回波成像技术在正常臂神经节后段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名无臂神经损伤病史的健康志愿者行臂神经DWIBS序列、SPACE序列扫描。分析比较DWIBS序列、SPACE序列可清晰显示臂神经的数目,以及两组序列图像平均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结果:35名共70侧臂神经节后段在冠状DWIBS序列、SPACE序列上均能清晰显示,SPACE序列中部分臂内侧束、后束和外侧束也可显示。SPACE序列的图像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高于DWIBS序列,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PACE序列可以清楚地显示臂神经节后段,与DWIBS序列相比较对正常臂神经显像具有更高的清晰度。

  • 标签: 臂丛神经 弥散加权成像 SPACE序列 磁共振
  • 简介:榆树腰村位于山亭区凫城镇的西北角。这里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经济条件差,老百姓更是看不起病,乡亲们的健康状况非常差。在1970年,年方二十的仁法光荣的成为大队“赤脚医生”。四十三年来,他一直坚守在这个小山村,为广大村民解除病痛。

  • 标签: 山亭区 先进事迹 乡村医生 健康状况 赤脚医生 除病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手外科急诊手术患者40例,随机双盲分为A、B二组,每组20例。A组布托啡诺1mg复合0.4%罗哌卡因25ml经肌间沟臂阻滞给药。B组单纯0.4%罗哌卡因25ml经肌间沟臂阻滞用药,并于手术开始前5分钟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mg。结果A组在麻醉维持时间、术后4、8、12、24小时VAS评分、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二组麻醉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外科臂神经阻滞局麻药复合布托啡诺能够明显增强罗哌卡因臂神经阻滞效果和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应用于肌间沟臂神经阻滞的麻醉效应及不良反应的比较,验证甲磺酸罗哌卡因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纳入病例分为四组,分别采用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0.298%甲磺酸罗哌卡因和对照组0.25%布比卡因,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的安全有效性。结果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的与其他各组比较在肌间沟臂神经阻滞具有起效快、作用完善、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为临床使用的适宜剂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患者进行D-糖醇排泄率的测定。方法将中医辨证属脾失健运证患者纳入实验,空腹口服D-糖醇,留2小时全部尿,用比色法测定D-糖醇排泄率。结果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患者的D-糖醇排泄率为14.11±4.07%。明显低于正常值。结论D-糖醇排泄率可用于诊断和评价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患者,是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的一个实验指标。

  • 标签: 脾失健运证 D-木糖醇排泄率 比色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泮托拉唑钠联合糖醇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消化科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消化道溃疡患者7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予以泮托拉唑钠联合糖醇,对照组仅用泮托拉唑钠+0.9%NaCl注射液稀释后输液。探讨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1%,用药时间为(9.3±1.6)d,(9.6±1.8)d,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24%,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联合糖醇治疗可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特别适用于水肿性疾病、糖尿病的患者。

  • 标签: 泮托拉唑钠 木糖醇 消化道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