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 PICC )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同时 PICC 的应用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其中血栓性堵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是防止发生血栓性堵的关键。本研究旨在探讨1例PICC置血栓性堵塞再通的案例分享,期待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隧道式PICC置与传统PICC置的具体运用价值。方法 结合对比护理观察的放式展开分析,选入在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患者中的70例为对象,并按照计算机排序1至70,任意选取其中的35例,按照常规PICC置,作为对照组,在对剩下患者治疗时则进行隧道式PICC置,作为观察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一次置成功率、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传统PICC置管 隧道式PICC置管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ICU患者肠内营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非计划性拔的影响。方法:筛选本院于2020.01-2021.12收治70例ICU肠内营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展开分析,在“护理干预差异性”原则下将纳入对象分组-对比组、研究组,各35例。对比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肠内营养指标。结果:研究组非计划拔、误吸、腹泻以及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总发生率5.72%明显较对比组22.86%更低(P<0.05)。干预后,研究组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以及转铁蛋白水平均较对比组更高(P<0.05)。结论:在ICU患者肠内营养护理中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非计划拔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提高肠内营养支持效果。

  • 标签: ICU 肠内营养 集束化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留置PICC导管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和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进行调查,并分析两者相关性,为留置PICC导管患者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CPPSM)对307例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留置PICC导管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评分为(73.37±21.05)分;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得分(150.95±15.29)分,总体处于较好水平。留置PICC导管患者总健康状况与自我管理总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86(P<0.05)。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分别与日常导管观察、带日常生活、维护依从性等维度呈正相关(P<0.05)。性别、照顾者、居住地、置次数、病种、家庭收入水平、维护地距家距离、文化程度均为生活质量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留置PICC导管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与自我管理总分密切相关,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使患者更好地掌握自我管理技能,促进其行为改变,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PICC 生活质量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胃+空肠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时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均接受胃+空肠营养治疗,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观察组(综合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体重增加值及血清白蛋白指标高,转氨酶指标低;并发症率低,P<0.05。结论:胃+空肠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时应用综合护理能提高整体疗效。

  • 标签: 胃管 空肠营养管 急性重症胰腺炎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根治疗时利用超声波技术冲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牙髓病和慢性根尖周病患者20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两组均行根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冲洗技术,观察组采用超声波冲洗技术,比较两组预备根时间及填充效果等。结果观察组预备根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9.0%),填充优良率(98.0%)高于对照组(9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根治疗中实行超声波冲洗技术能有效缩短预备根时间,缓解疼痛,提高填充效果。

  • 标签: 牙髓病 慢性根尖周病 口腔根管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讨论超声引导下肿瘤PICC置患者中置专项护理的应用效果和影响。方法 利用随机抽样法将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本院76例超声引导下肿瘤PICC置患者分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置专项护理)各38例,针对患者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结果 静脉炎、导管相关感染、血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较低(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肿瘤PICC置患者通过置专项护理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护理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 超声引导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上尿路结石治疗中PCN术无化应用的实际效果与价值。方法:按照研究排除纳入要求选取本院在2019年1月-2021年7月内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56例,两组患者按照入院前后接受不同留处理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手术时接受肾造瘘管留置,而实验组则不留置,对比两种处理方式对病人术后效果的实际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未留置造瘘管情况下,术后疼痛程度显著降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无化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应用能够缓解术后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具有使用价值。

  • 标签: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无管化处理 住院时间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心静脉置在ICU应用及护理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接收的80例ICU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40例病人选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40例病人接受综合护理模式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综合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综合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护理模式 中心静脉置管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医院在日常的运营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的经营风险,需要通过不断的优化医院的预算管理以及经营风险控措施,降低医院的经营风险,从而推动医院的可持续经营发展。本文将通过对医院的经营风险控以及预算内管理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预算管理策略。

  • 标签: 医院 预算管理 经营风险管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牙体牙髓病治疗中一次性根和多次法根的应用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74名牙体牙髓病人作为2021.06——2022.06期间纳入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原则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实验组,每组37名。常规组开展一次性根治疗,实验组开展多次法根治疗,后对比两组应激指标、炎性因子水平、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较常规组,实验组应激指标、炎性因子水平更低,P<0.05。相较常规组,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更高,P<0.05。结论:牙体牙髓病人接受一次性根治疗效果要高于多次法根,患者应激反应更低,建议应用。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多次法根管 一次性根管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显微镜根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口腔科病例系统中抽取69例根治疗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组(对照组)35例、B组(观察组)34例;对A、B组分别应用常规治疗以及显微根治疗技术,治疗完成后着重探讨分析B组方案的应用要点和护理效果。结果:B组平均手术时间(42.61±3.52min)明显短于A组(68.57±4.39min),B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91.43%)明显高于A组(79.41%),并发症发生率(5.88%)明显低于A组(22.86%),P<0.05。结论:护理人员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护理配合有助于提高治疗效率,节约大量时间,在保证成功率的同时,减少后期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根管治疗 显微镜 临床应用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留置尿的老年患者出现漏尿的影响因素,给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解决尿漏尿情况。方法 根据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留置尿的老年患者为对象,分析其中出现漏尿现象的原因及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出现11例漏尿的情况,分别为尿纺织操作不当4例(36.36%)、生理性病变5例(45.45%)、尿留置引发并发症2例(18.19%)。结论 留置尿的老年患者漏尿现象较为常见,需要分析出现漏尿情况的原因,以此为基础采取有效应对护理措施,避免出现留置尿漏尿情况,提高临床治疗质量。

  • 标签: 老年患者 留置尿管 漏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ICC置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PICC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扑克牌分组方法分为A组(30例)与B组(30例),A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B组采用科学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B组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CC置后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护理中实施科学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PICC置管 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进行隧道式PICC置与常规PICC置在一次置成功率及导管移位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方法 按照对比观察的方式展开分析,选入在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需要进行PICC置患者400例为对象,并计算机随机排序1至400例,任意选取其中的200例,进行常规PICC置,作为对照组,在对余下患者进行置时则进行隧道式PICC置,作为观察组。分析置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一次置成功率、导管移位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隧道式PICC置管 一次置管成功率 导管移位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脐静脉置在极超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38例行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研究组)的临床资料,观察中心静脉置管及外周静脉置的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等;并与同期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 (PIV)的38例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静脉穿刺情况。结果 研究组38例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平均留置时间(7.81±3.07)d, 静脉穿刺次数人均减少(5.57±2.65)次。结论 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应用脐静脉置,效果好,留置时间长,能避免反复穿刺的发生。

  • 标签: []极超低出生体重 脐静脉置管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控模式在血站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市中心血站献血的140例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月—12月实行常规管理的70例献血者纳入对照组,将2021年1月—12月实行细节控模式的70例献血者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血液报废率、献血者满意度以及献血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血液报废率11.43%,低于对照组的2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细节管控 血站 采血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超声引导下胆囊置引流术中及术后护理。方法 于2019年12月至2022年4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7名超声引导下胆囊置引流术患者,分为常规组(28名)和研究组(29名)。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术中及术后护理。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常规组中3名穿刺点红痛(10.7%),4名引流不畅(14.3%),2名引流管脱落(7.1%);研究组中穿刺点红痛(3.4%),2名引流不畅(6.9%)。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3%(3/29)显著低于常规组32.1%(9/28)。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超声引导 胆囊置管引流术 护理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