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尿液红细胞检验中尿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分析联合使用的作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05例尿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尿干化学分析、尿沉渣分析以及联合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结果联合检验阳性率为30.48%,阴性率为53.33%,待镜检率为16.19%。联合检验镜检率低于尿干化学分析检测、尿沉渣分析检测,漏检率低于尿干化学分析检测,P<0.05。结论尿液红细胞检验中尿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分析联合检测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检测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尿液红细胞 尿干化学分析仪 尿沉渣分析仪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为分析研究尿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分析联合使用在尿液红细胞检验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接受治疗时间在2017年2月-2018年9月期间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84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尿干化学分析检查、尿沉渣分析检查、联合检查,研究患者在不同检测方法下的临床检验结果。结果尿干化学分析检查、尿沉渣分析检查、联合检查背景下,患者的阴性率与阳性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单独进行的尿干化学分析检查以及尿沉渣分析检查相比,联合检测的漏检率与镜检率明显较低,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分析联合使用对于患者尿液红细胞检验而言,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价值,可有效提升质检效率,防止漏检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医疗研究领域进行深入的推广。

  • 标签: 尿干化学分析仪 尿沉渣分析仪 联合 尿液红细胞检验 应用价值
  • 作者: 胡云兵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宣汉县中医院四川达州636150)【中图分类号】R82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103-01当今社会,人类的健康问题成为众所周知的热点问题,而随着人们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的日益发展,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也开始全面革新。血常规检查是众多疾病临床检查中必经的一个环节,而血细胞分析仪则是进行血常规检查时所必需的仪器,其安全质量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技术在发展,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很多人包括检测者与被检测者,对其的了解依然是一知半解。因此,为帮助提高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血细胞分析仪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血细胞分析仪简介血细胞分析仪是医院临床检验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其使用历史相当久远。在20世纪初期就曾被用来进行血细胞计数,在此基础上逐年发生革新与发展,直到90年代以来,有的医学大成者开始根据幼稚和成熟细胞膜的结构差异进行了细胞分类,尤其是在幼稚细胞检测方面有了不同的理念,因此为血细胞计数仪也就是血细胞分析仪开拓了新的领域。血细胞分析仪使用的基本情况是根据血细胞信号不同的获取方式,归纳出不同的原理,包括以下5种:电容式、激光散射式、光电式、离心式和电阻式。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根据生产公司的仪器质量而定,不同的公司生产的仪器其检测技术亦不同,有的是集体积、高频电导及激光散射三种物理学检测技术为一体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有的则为电阻抗、射频及细胞化学联合检测技术,以上基本上是按原理分类的。另外,如果按自动化程度分,总体可分为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细胞分析工作站、血细胞分析流水线等几种;相对的,如果按仪器分类白细胞的水平分类,则可分为二分群、三分群、五分群、五分群+网织红血细胞分析仪。每个检测方式都有其优缺点,为患者检测血常规等时,可根据医院及患者自身情况进行选择。血细胞分析仪的技术水平也正在进一步发展,力求达到更准确更精密的状态,这对患者以及医疗界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近年来,血细胞分析仪的需求量在逐步加大,这也就导致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劣质产品,这就要求医院在选购时要擦亮眼睛,尽量选择精密适合的仪器,以免影响检查结果。2血细胞分析仪的使用过程血细胞分析仪的使用方法也根据仪器的不同存在细微差别,下面就拿BC-3000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尿液红细胞检验中尿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分析联合使用的作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05例尿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尿干化学分析、尿沉渣分析以及联合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结果联合检验阳性率为30.48%,阴性率为53.33%,待镜检率为16.19%。联合检验镜检率低于尿干化学分析检测、尿沉渣分析检测,漏检率低于尿干化学分析检测,P<0.05。结论尿液红细胞检验中尿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分析联合检测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检测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尿液红细胞 尿干化学分析仪 尿沉渣分析仪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快速血糖与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血葡萄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集手指末梢全血2份,1份采用快速血糖检测,另1份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比较两种仪器检测的血糖水平。结果与生化检测结果比较,5组患者经过血糖检测血糖水平均略低,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糖与全自动生化分析在血糖检测效果上比较差异较小,建议可将快速血糖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测,但需定期与全自动生化分析进行对比,以确保血糖检测的准确度。

  • 标签: 快速血糖仪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血葡萄糖 临床效果 准确度
  • 作者: 叶登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108)【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60-01近年来,血细胞分析仪被广泛运用于医学检验中。检验科每天承担包括病房、急诊病人、各类体检等标本的检测工作。因此,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确保检测结果、提高检测水平的关键。为此,本文将对“检验科怎样正确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该问题进行相关知识科普。1使用血细胞分析仪的注意事项在了解正确的血细胞分析仪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前,对影响其分析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进行简单了解是十分有益的。1.1标本处理方法其一,采血阶段。皮肤不同部位穿刺血的细胞成分、细胞与血浆比例等不一致,且与静脉血存在很大差别,为此血液分析一般要求使用抗凝的静脉血。因此除了不易静脉采血的患者如婴儿、大面积烧伤病人、白血病、肿瘤化疗病人外,均应采用静脉血检测。其二,容器选择。在血细胞分析仪的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密闭式的容器存放抗凝血,以避免环境污染等影响。为了避免容器影响血小板分析值,采血应使用塑料试管并立即混匀。其三,抗凝剂使用。国际血液标准化委员会推荐使用的抗凝剂为EDTA二钾,其规定含量为1.5-2.2mg/ml血。其四,溶血标本处理。采血不顺利、剧烈震荡等标本处理不当情况,会造成标本试管内溶血。情况严重的话,红细胞和血球会压积下降、血红蛋白增加,从而导致MCHC等值增高。因此,溶血的标本应重新采集标本后测定。其五,溶血剂用量及溶血时间。在使用半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时,需要在血液预稀释后人工加入溶血剂后进行分类计数及血细胞计数,而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则可控制溶血剂的加入量及溶血剂作用时间。如果加入量不足或加入后放置时间过短,造成溶血不完全使得未溶解的红细胞计入白细胞中,就会出现白细胞假性增加。1.2检测对象生理状态等其一,生理状态。很多生理状态会引起各项检测参数的变化,如一天内的不同时间段白细胞总数存在一定差异;新生儿与产妇的白细胞会明显增多;过度吸烟的人其血红蛋白含量会明显增加等。其二,仪器使用。血液分析仪对使用环境的要求较高,为防止电信号的干扰,应远离放疗、放射、核磁等大型医疗设备科室。必要时安装实验室的稳压装置,从而有效避免因仪器使用时的大量噪音影响血小板计数结果。其三,试剂使用。医院切记不应随意改用其它试剂或自己配制的试剂,这对细胞体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检验中全自动化免疫分析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急诊检验的44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随机分配22例患者,将常规辅助检查方式应用于对照组中,对观察组患者使用全自动化免疫分析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时间及诊断准确率。结果经过本次实验可以看出,对急诊检验患者采用全自动化免疫分析,效果更好,检查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全自动化免疫分析应用于急诊科中,可以大幅度提高诊断准确率,为患者的诊治节约宝贵的时间,临床应用价值高,适宜广泛推广。

  • 标签: 急诊检验 全自动化免疫分析仪 常规辅助检查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体成分分析对3~6岁儿童营养状况进行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市3~6岁儿童100例,按照随机抽样的办法,在不同城区选取不同幼儿园的儿童,利用人体成分分析对选取儿童的人体成分指标进行检测,通过指标检测结果分析该时段儿童营养状况。结果我市3~6岁儿童体格发育在正常范围内,和全国调查同性别年龄组相比,身高、体质量较低,但儿童人体成分均在正常指标内,总体而言营养状况良好(P<0.05)。结论我市3~6岁儿童在身高和体质量方面略低于全国平均标准,但在营养状况方面均属正常;使用人体成分分析可以对儿童身体的结构状况进行详细了解,且安全无痛,操作简便,值得大力推广并使用。

  • 标签: 人体成分 分析仪 儿童 营养状况
  • 简介:目的:分析全自动生化检测尿-17酮类固醇(17-KS)的指标及与手工方法的性能差异。方法:选取110例患者,根据病情将其分为高血压组(50例)、嗜铬细胞瘤组(30例)及库欣综合征组(30例);另随机抽取30名健康受试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选取30名高血压待确诊患者作为待确诊组。分别评价生化法和手工法17-KS检测的正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和抗干扰等指标,且对5组临床样本检测进行比较。结果:生化法检测17-KS的正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和抗干扰等相关指标优于手工法;手工法和生化法检测定值质控品BIO-RAD的相对偏差分别为8.43%和4.23%,生化法临床标本检测的异常率略高于手工法。生化法检测嗜铬细胞瘤阳性率高于手工法,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9,P<0.05)。结论:生化法17-KS检测比传统的手工法有更好的检测能力,生化法及试剂检测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数据。

  • 标签: 17-酮类固醇 全自动生化仪法 手工法 性能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中常规化学法及尿分析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均采集两份尿液样本,分别进行常规化学法检验与尿分析检验,比较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等指标阳性率的检出率。结果两组检验阳性率对比,观察组红细胞检验阳性率为37.5%、白细胞检验阳性率为35.0%、尿蛋白检验阳性率为25.0%,对照组红细胞检验阳性率为32.5%、白细胞检验阳性率为30.0%、尿蛋白检验阳性率为22.5%,观察组检验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进行尿常规检测的检验结果基本一致,为进一步提高检验准确性,可联用两种检验方式进行尿常规检验。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常规化学法 尿分析仪 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人体成分分析在妊娠糖尿病医学营养干预中的疗效进行深入研究,其目的就是为了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营养计划,检测血糖和妊娠结局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本文选择妇幼保健院在2017年6月建卡的孕妇,并将其随机分组,一组为干预组,一组为对照组,利用人体成分分析对两组人员进行检测,并根据体脂成分、相关指标等制定营养方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人体成分分析仪 妊娠糖尿病 医学营养干预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的应用价值分析及有效性评价。方法我们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到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200例患者的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标准以镜检的方式为准,对这200份血液样本分别进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检测和涂片镜检检测,对两种不同检测方法检测出的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检测和涂片镜检检测后,两组的中性粒细胞(NE)、嗜酸性粒细胞(EO)、淋巴细胞(LY)以及嗜碱性粒细胞(BA)、单核细胞(MO)、幼稚细胞(IG)以及异形淋巴细胞(OTHER)的检测结果差异不明显。镜检方式在检测MO、IG以及OTHER时比起全自动血细胞检测率更准确,以上检测阳性率比较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验时,进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检测和涂片镜检检测时都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但血细胞分析可以在检测后提供血细胞数量以及一些其他的相关参数,在检测时为了提高检测准确率可以联合运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检测和涂片镜检检测。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应用价值 有效性
  • 作者: 胡红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黑龙江省萝北县共青农场医院      黑龙江鹤岗    154213)     【摘    要】    目的:分析临床尿常规检验方法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尿常规检验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上述患者分别进行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查与手工镜检,对比两种检查的结果。结果"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查的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阳性检出率情况与手工镜检基本相似,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尿常规检验中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查以及手工镜检都可以比较好的对患者尿液标本进行检查,两种检验方式各具有优缺点,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不可相互代替。  【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血液分析对末梢血常规与静脉血常规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方法对门诊健康体检者130例进行两种不同方法采血,每1例体检者同时采末梢血与静脉血各1份,分A组130例采末梢血,B组130例采静脉血,在同一种全自动血液分析下做血常规检测,对其结果的差异性对比分析。结果通过两种不同的采血方法对130例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其结果A、B两组的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小板(PLT)4项指标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测时,为保证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血液分析检测时,末梢血检测的血常规质量较难控制,部分检测指标不及静脉血检测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明显,故建议血液分析应采用静脉血做血常规检测。

  • 标签: 血常规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末梢血 静脉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运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对本医院收入及予以血常规检验的184例受检者开展调查分析,选取时间是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对全部受检者均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检测及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研究检测结果。结果184例受检者中,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检查呈现阳性占据37.50%,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呈现阳性占据28.80%。将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2.45%、84.73%、71.01%、96.52%。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检测及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均可获得良好效果,需要依据受检者的实际状况及临床需求合理选取检测方法。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血常规检验中,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联合方式干预,观察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来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测患者中,选150名作为研究对象。把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干预的定为单用组,把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联合应用的定为联合组。结果与单用组相比,联合组阳性检验率较高,阴性表检验率较低。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联合方式干预,能提升检验阳性率。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液分析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月,医院门诊以及住院进行尿液检验的患者1042例,来源于门诊、肾内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均进行尿分析检查以及尿沉渣镜检,以镜检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1042例患者,尿镜检查其中阳性458例,阴性584例,尿分析检查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100.00%、90.41%、89.11%、100.00%、94.63%,kappa检验系数k=.94,属于高度一致,尿分析与镜检结果分布+、++、+++均存在不一致情况,尿分析检查阴性结果高于尿沉渣镜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分析检查存在误漏诊情况,特别是若阳性的患者,可能误诊为阴性,需建立合适的抽检、报警规则,提高复查的水平,合理进行镜检,避免误漏诊。

  • 标签: 尿液潜血 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在临床血糖检验中应用快速血糖仪和常规生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血糖检验的患者11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包括55例患者。参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生化进行血糖检验,观察组患者使用快速血糖进行血糖检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检验结果及检验的误诊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单次检验结果比参照组高,多次检验结果的平均值比参照组低,但两组比较均未发现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检查的误诊率为7.3%,高于参照组的3.6%,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糖在血糖检验的应用中操作简便,耗时少,准确率高,误诊率低,其临床应用价值高于常规生化

  • 标签: 血糖检验 快速血糖仪 常规生化仪
  • 简介:摘要 目的 检测黄石市中心医院 POCT血糖 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了解 POCT血糖的质量 状况 ,规范POCT血糖的管理。 方法 用EDTA抗凝静脉血对我院 26台 POCT血糖进行精密度试验 及与 全自动生化分析比对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26台 POCT 血糖仪和试纸条测定 5个不同浓度血糖的批内不精密度( CV)均小于 5%,符合国家对血糖检测系统的测量重复性要求 ; 与生化分析测量结果比对,测定值低于4.2mmol/ L,二者差异为 0.13~ 0.39mmol/ L,测定值高于 4.2mmol/ L,其偏倚在 -18.20~ 11.20之间,偏差均符合 国家

  • 标签: POCT血糖仪 精密度 准确度 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