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咸阳市流感样病例监测和分析当地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动态,为流感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6年咸阳市2家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illness,ILI)的咽拭子,以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核酸检测阳性标本用犬肾细胞(MDCK)和鸡胚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鉴定。结果2016年52周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门急诊病例数127045例,流感样病例4302例,ILI%为3.39%。全市共采集鼻咽拭子1431份,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323份,平均阳性率为22.57%,其中新甲H1N1型、季节性H3型、BV型、BY型、和混合型流感,分别占2.51%、7.28%、10.13%、2.44%、0.21%。对323份阳性标本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分离到流感病毒87株,检出率为26.93%,其中MDCK细胞分离到80株,鸡胚培养得到7株。结论2016年以BV型和季节性H3型为流行优势株,未检测出H7N9亚型流感病毒。流行优势毒株不断发生变化,流感病毒存在新甲型H1N1、季节性H3和乙型交替感染的现象,应加强监测和采取各项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控制流感的发生。

  • 标签: 流行性感冒 流感样病例 监测 病毒培养
  • 简介:目的分析2009-2015年山东省淄博市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和毒株变迁,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淄博市2009-2015年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流感样病例和流感暴发疫情的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淄博市2009-2015年共报告40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罹患率6.08%;疫情报告时间主要集中在12月份,占42.50%(17/40);疫情报告年份主要集中在2009年和2014年,分别占37.50%(15/40)和27.50%(11/40);疫情主要发生在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占72.50%(29/40);导致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病毒亚型主要为H3N2亚型和新型甲型H1N1,每年度优势病毒亚型不同。首发病例到采取措施的时间与疫情的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_s=0.796,P〈0.001)。结论淄博市流感暴发疫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初中以下学校及幼儿园是流感暴发疫情的主要高发场所,暴发流行的优势毒株循环交替,尽早采取控制措施是降低流感暴发规模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流感 疾病暴发流行 哨点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合理应用激素。方法每月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医院医务科、呼吸科、感染科和药剂科共同组织实施,对住院病历进行正确性和合理性的审核,提出不合理使用激素的主要存在问题,在医院的质量分析会上对用药指征、剂量、用法、联合用药原则及无指征超剂量使用药物的处方和病历,重点是对不合理使用激素药物进行实例分析和点评。结果通过点评,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激素。结论对不合理使用激素点评可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激素使用 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 点评
  • 简介:目的对南阳市某医院收治的6183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恶性肿瘤构成特点,为该地区肿瘤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病例上报系统中2014年1月-2016年5月登记的所有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诊断编码信息及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提取ICD-10诊断编码对患者按照疾病进行归类并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构成比位于前3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消化系统肿瘤(17.74%)、呼吸系统肿瘤(16.19%)及生殖系统肿瘤(15.81%)。不同性别恶性肿瘤构成比不同,男性位于前3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消化系统肿瘤(23.46%)、呼吸系统肿瘤(18.20%)及中枢系统肿瘤(16.69%);女性位于前3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乳腺肿瘤(26.37%)、生殖系统肿瘤(22.15%)及呼吸系统肿瘤(13.97%)。年龄〈40岁、年龄40-60岁及年龄〉60岁的男性患者分别有894例(44.24%)、1009例(53.16%)及1345例(59.41%),而相同年龄段的女性患者分别有1127例(55.76%)、889例(46.84%)及919例(40.59%)。不同年龄段男女恶性肿瘤患者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015,P=0.000)。结论不同性别及年龄段南阳地区恶性肿瘤患者所患肿瘤类型及构成不同,可能与各群体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因此,恶性肿瘤防治工作应从社区入手,结合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群体实施个体化的防治措施。

  • 标签: 恶性肿瘤 发病率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妊娠的诊断、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宫颈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改变,超声检查结果及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有停经史者15例,无痛性阴道流血的患者共15例,血β-hCG在167-89915mIU/ml之间,其中入院血β-hCG≥3000mIU/ml者11例。39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成功。结论超声检查和血清β-hCG是宫颈妊娠的主要诊断方法,药物+手术以及介入+手术是治疗宫颈妊娠的有效方法,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

  • 标签: 宫颈妊娠 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过敏性哮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接收的210例成人过敏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另选210例自愿参与实验的健康人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的个人、职业信息和环境信息,探讨过敏性哮喘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个人体质和生活习惯、遗传、职业和环境是影响成人过敏性哮喘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遗传史、过敏史、接触粉尘和住房装修等也是影响过敏性哮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成人过敏性哮喘是遗传、职业、生活习惯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疾病。

  • 标签: 过敏性哮喘 成人 影响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20例甲状腺癌合并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症状变化和诊断情况,为甲状腺癌合并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20例甲状腺癌合并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对220例甲状腺癌合并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220例甲状腺癌合并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甲状腺癌构成情况、甲状腺癌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桥本甲状腺炎的构成情况。结果220例甲状腺癌合并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甲状腺癌分为乳头状癌、滤泡性腺癌、髓样癌、未分化癌,分别为101例、68例、31例、20例,占比分别为45.91%、30.91%、14.09%、9.09%,乳头状癌最高;甲状腺癌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桥本甲状腺炎分别为102例、24例、94例,占比分别为46.36%、10.91%、42.73%,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生率比较高,甲状腺腺瘤相对较低。结论通过对220例甲状腺癌合并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甲状腺癌合并的甲状腺疾病多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的构成比最低。

  • 标签: 甲状腺癌 甲状腺疾病 病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上小儿反复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1年1月份到2013年1月份收治的140例肺炎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单次肺炎和反复肺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结合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研究,观察组在喘息病史、食物或药物过敏史,以及湿疹病史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到小儿临床反复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除了喘息病史、食物或药物过敏史等之外,还包括一过性粒细胞减少症等。结论小儿临床反复肺炎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喘息病史、食物或药物过敏史,以及一过性粒细胞减少症等几种,医院应予以重视,并通过积极预防和有效干预,尽可能减少小儿临床反复肺炎的病发。

  • 标签: 小儿 肺炎 反复肺炎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奴卡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5月—2016年6月送检标本中培养出奴卡菌的患者,对其机体状况、临床特点、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0例奴卡菌感染病例。男性7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9.90±13.75)岁。多发生于免疫状况受损或者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主要感染部位为肺部,复方磺胺甲口恶唑为首选药物,或视病情联合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依据微生物检验、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结合奴卡菌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可使患者得到及时合理治疗,预后较好。

  • 标签: 奴卡菌 感染 临床特点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DRGs病例组合指数在医院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某现代化综合性医院,使用DRGs病例组合指数对医院绩效进行考核。结果经计算得知DRGs病例组合指数,2016年度与2015年度相比,增减比例例次为23.50,CMI值为-9.48。结论DRGs病例组合指数应用在医院绩效考核中效果确切。

  • 标签: 医院 绩效考核 DRGs病例组合指数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安徽省≤7月龄婴儿、8月龄~14岁儿童、≥15岁成人麻疹发病影响因素,为制定麻疹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实验室确诊的麻疹病例,采用成组对照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三个年龄组各232名病例和对照纳入研究,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7月龄婴儿组危险因素为6~7月龄(OR=5.255,95%CI:3.092~8.931)、住在城乡结合部(OR=3.035,95%CI:1.236~7.454)、早产(OR=14.896,95%CI:3.756~59.074),保护因素为母乳喂养(OR=0.297,95%CI:0.153~0.574)和有兄弟姐妹(OR=0.464,95%CI:0.276~0.781)。8月龄~14岁儿童组危险因素为住在城乡结合部(OR=3.347,95%CI:1.365~8.204)、早产(OR=3.171,95%CI:1.185~8.487),保护因素为母乳喂养(OR=0.313,95%CI:0.175~0.558)。≥15岁成人组危险因素为流动人口(OR=3.900,95%CI:1.633~9.311)、居住城乡结合部(OR=5.564,95%CI:2.485~12.459),保护因素为与〈15岁儿童同住(OR=0.383,95%CI:0.216~0.682)。其他如男性、祖父母看护、外出史和医院暴露史等均是危险因素(均有P〈0.05),有接种证、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等均是保护因素。结论根据本研究结果提议应确保MCV两剂次95%接种率和首剂次及时接种,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提倡优生优育、母乳喂养,在麻疹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

  • 标签: 麻疹 病例对照研究 疫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重症手足口病重型病例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重型患者346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73例)和观察组(n=17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措施对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重型患儿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疾病预后情况,具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重症 手足口病 预后
  • 简介:摘要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为了了解西藏农村农村土壤环境情况,本文对西藏20个县土壤中金属(铅、镉)和蛔虫卵的监测情况进行分析。

  • 标签: 土壤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感染H7N9禽流感的发病特点,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天门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进行实验室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病例确诊为H7N9禽流感病。结论应加强对H7N9禽流感菌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为快速诊断患者,早隔离、早治疗,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重要贡献。同时要加强检验和检疫,有效预防该病的爆发和传播。

  • 标签: H7N9禽流感病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体牙髓病接诊根管治疗的实际治疗案例分析过程,完善根管诊治的临床研究价值意义。方法随机抽取入院治疗的100例患者,其中有121颗需要换的牙是主要研究的对象。根据根管治疗转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根管的钙化是患者进行转诊的主要基础原因,需要经过有效的根管在治疗后,准确的分析换牙治疗效果和难度水平。I级难度的患儿较少,大部分往往是III级别的。结论岩体牙髓治疗过程中,需要在根管治疗前,对其进行难度评估分析,方便治疗和转诊效果。对于根管治疗而言,临床经过有效的转诊治疗分析后,确定实际根管资料效果,经过有效的临床转诊治疗,建立健全的制度标准。

  • 标签: 牙髓病 根管治疗 转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患者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一例肺部感染合并泌尿道感染老年患者的救治,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结果救治成功,患者症状改善明显,血清尿素氮和肌酐下降,肾功能恢复正常,痊愈出院。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使患者获得优良的药学服务,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 标签: 临床药师 肺部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 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