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化石利胆中药对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后的胆石症患者胆汁成趋势的影响。方法将144例行ERCP、EST、网篮取术、ENBD术的胆石症患者随机分成化石利胆中药组、熊去氧胆酸(UDCA)组及对照组,测定术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胆汁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胆固醇(CH)、磷脂(PHL)和总胆盐(TBS)含量,并计算出致指数(L.I.)、间接胆红素百分比(UCB%)和胆汁成趋势综合值(z值),同时进行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患者每3个月或出现腹痛症状时复查腹部B超、CT、MRCP检查。结果术后第1天,3组间的L.I.、UCB%、Z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Z值>临界值(44.7)。UDCA组和对照组术后第7天与第14天的L.I.、UCB%、Z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第1天相比,化石利胆中药组第7天UCB%降低(P<0.05);术后第14天,化石利胆中药组的L.I.UCB%、和z值均明显下降(P<0.05),z值<临界值;随访1年后,UDCA组和对照组胆石的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石利胆中药组胆石的复发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化石利胆中药能调节胆汁成分,从而化石、抑制胆石形成,降低胆石的复发。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了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经验。主要护理措施包括采血,治疗前后的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等。认为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是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自体CIK 细胞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妊娠期红细胞及血小板(两系)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断、治疗、妊娠结局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来院诊治的27例妊娠期首次发现红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1)临床诊断按照产妇临床表现,予以实验室检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例,巨幼细胞性贫血1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3例,Evan综合征2例,急性白血病1例;(2)治疗予以产妇支持疗法,保证输血充足;(3)妊娠结局5例重度子痫前期,1例妊娠期糖尿病。22例妊娠至足月分娩,新生儿结局良好;(4)预后随访半年,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产妇为轻度贫血;Evan综合征产妇血小板减少;急性白血病产妇复发死亡;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产妇血常规检查正常1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产妇部分正常4例,巨幼细胞性贫血产妇正常。结论妊娠期红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主要诱发因素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大部分患者予以支持疗法后妊娠结局相对较好,但病因差异导致预后亦不同。

  • 标签: 妊娠期 红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全血细胞减少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在脑脊液脱落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方法用传统涂片和TCT制片同时对172例脑脊液脱落细胞学检查送检标本进行制片,比较两种方法对癌细胞阳性的检出率,并观察其病理结果。结果TCT制片对脑脊液脱落细胞学癌细胞阳性检出率高于传统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涂片细胞量极少,核仁不明显,着色较深,存在细胞变形现象;TCT制片细胞形态饱满,细胞核呈圆形、椭圆形,核膜清晰且光滑,染色质均细,着色浅,可见细小的核仁。细胞质在两种涂片未见明显区别。结论TCT制片技术对脑脊液脱落细胞学癌细胞阳性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高,漏诊率低。

  • 标签: 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 脑脊液 病理学 脱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各种细胞块制备方法,以寻求简便、快捷、效果佳,利于诊断的细胞块制备方法,以此提高体液内肿瘤细胞病理诊断的检出率及准确性,以及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体液中细胞进行类型鉴别,和进行耐药基因表达产物的检测,并且提高恶性胸腹水的治疗效果。方法琼脂、蛋清、戊二醛以及直接细胞块的制备。结果50例胸腹水同时采用琼脂、蛋清、戊二醛以及直接体液离心制作细胞块,经固定、脱水、浸蜡、包埋、制片、HE染色,其中直接离心沉淀制作细胞块石蜡切片有7例查见癌细胞,余为琼脂制备4例、蛋清制备2例、戊二醛制备3例。结论直接细胞块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步骤少,不易出差错,结果稳定,不需要特殊的材料和设备,可与平常的日常工作一起进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背景清晰,效果满意。

  • 标签: 细胞块 琼脂 蛋清 戊二醛
  • 简介:摘要经大剂量放化疗、免疫抑制剂预处理,清除患者体内肿瘤细胞、异常克隆细胞,继而回输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的治疗手段为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1。过程中,娴熟的护理技术可提高安全有效输血疗效,提高患者移植成功率。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前、后腹腔镜取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临床实践研究主要选取了2010年9月-2014年9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腹腔镜下切开取的上尿路结石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后腹腔镜入路手术组21例和前腹腔镜入路手术组21例,对比和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后腹腔镜入路手术组患者手术前1日TNF—α、IL-6指标分别为(2.33±0.4)和(4.09±0.5)。手术后当日TNF—α、IL-6指标分别为(3.45±0.6)和(4.2±0.7)。前腹腔镜入路手术组患者手术前1日TNF—α、IL-6指标分别为(2.32±0.5)和(4.03±0.6)。手术后当日TNF—α、IL-6指标分别为(7.2.45±1.1)和(8.4±1.4)。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入路手术和前腹腔镜入路手术均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重要手术方式,但是后腹腔镜取术能够取得和前腹腔镜取术相当的碎石效果,有利于帮助患者缓解术后的炎症反应,对患者术后的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腹腔镜取石术 上尿路结石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加强对肝性脑病患者的观察,实施整体护理并进行护理评估。结果及时发现并消除诱因及潜在危险因素,能阻止病情发展,为治疗提供依据。结论加强临床观察与护理能有效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和死亡。

  • 标签: 肝性脑病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APRI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等检测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CAPRI细胞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血常规、肝功能、乙肝病毒DNA、T细胞亚群(CD4+、CD8+)的变化。结果接受CAPRI细胞治疗的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LT(p<0.05)和乙肝病毒DNA(p<0.01)均明显降低;外周血T淋巴细胞(p<0.05)、CD4+T细胞(p<0.05)、CD8+T细胞(p<0.01)数目均明显增加,CD4+/CD8+由1.28±0.08降至0.98±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APRI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降低乙肝病毒DNA水平,改善肝功能;CD8+T淋巴细胞在CAPRI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发挥主要作用。

  • 标签: CAPRI细胞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T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脂肪母细胞瘤(lipoblastoma)和脂肪母细胞瘤病(lipoblastomatosis)为少见的儿童软组织良性肿瘤。Jaffe于1924年首先使用。lipoblastoma描述为未成熟脂肪细胞的肿瘤。Vellios等人于1958年使用lipoblastomatosis描述新生儿脂肪组织内良性新生物。其后陆续有个案报道,并总结出其生物学行为特征。肿瘤局限于局部者称脂肪母细胞瘤;病变弥漫且向周围组织或肌肉浸润者称脂肪母细胞瘤病(lipoblastomatosis)1。本文报道脂肪母细胞瘤2例,通过探讨其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学表型以及鉴别诊断,进而促进对此种少见肿瘤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

  • 标签: 脂肪母细胞瘤 脂肪母细胞瘤病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例特点,以降低基地细胞癌的临床误诊率。方法选取2006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疑似为基底细胞癌的患者120例,其中确诊82例,对其手术后的癌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得到相应的数据。结果从发病的部位来比较其误诊率,统计数据显示,不同部位的误诊率差异比较小(P>0.05),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从年龄的误诊率来看,60岁之前误诊率高,与总的误诊率比较有差异(P<0.05),且差异有意义,结论基底细胞癌在临床上的诊断很容易发生误诊,但是对容易误诊的疾病类型的主要特点进行掌握,做好临床的鉴别诊断,可以提高基底细胞癌的确诊率,及早确诊,及早对症治疗,减少此病的并发症和致残率。

  • 标签: 基底细胞癌 病理检验 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肿大行穿刺的细胞病理诊断的细胞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3年间收治的20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将检测结果的确诊率与临床病例对照,计算符合率。结果200例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4.5%。临床诊断淋巴结核61例,符合率为95.3%。临床确诊淋巴结炎107例,符合率为94.7%。临床诊断恶性淋巴瘤8例,符合率为100%。巨大淋巴结增生1例临床上未检出,产生误诊。结论颈部淋巴结肿大穿刺细胞病理诊断对于临床上的诊断治疗具有重大价值。

  • 标签: 颈部淋巴结 穿刺 细胞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蒙脱散(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将6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儿均行病因治疗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蒙脱散治疗。检查治疗前后患儿的体温、排泄情况、呕吐情况、腹痛情况等,对上述得到的数据做出整理,对比后得出结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高于对照组的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大便次数、大便形状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病程,降低腹泻病的复发率,价格便宜,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泻 小儿 蒙脱石散
  • 简介:基底细胞癌与毛母细胞瘤在治疗和预后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过去由于对两者的分类和诊断比较混乱,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不便,也给患者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这就要求临床医师能及时、准确、有效地鉴别诊断基底细胞癌和毛母细胞瘤。临床上,尤其在病理上,明确鉴别两者很困难。近些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免疫组织化学和遗传学等方面对两者的研究增多,为我们提供一些新的鉴别依据。本文综述几种近年来研究较多的用于两者鉴别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标记物AR、CD10、Ln5γ2、Nestin、PHLDAl和CK20的进展。

  • 标签: 肿瘤 基底细胞 毛母细胞瘤 鉴别诊断 生物学标志物
  • 简介: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生化学未见异常且结肠镜检查未见形态学改变,而显微镜下却可见肠道炎症细胞浸润。肠道黏膜肥大细胞、淋巴细胞、嗜铬细胞等免疫内分泌细胞数量和功能发生改变,肠道黏膜、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异常导致肠道炎症低度反应,导致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迁延反复。本文综合国内外有关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从免疫内分泌细胞细胞因子两个方面做一概述。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感染 肠道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术手术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自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接受诊治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术进行救治的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行手术护理,对其临床护理治疗资料进行研究。结果所有患者通过一期取抑或二期取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结石净取率为91.7%(110/120)。手术之后2例患者产生胸闷症状,经过胸腔穿刺进行治疗得以去除。手术之后出现28例继发性出血患者,其中1作开放手术患者1例,行肾动脉栓塞诊治患者1例,行输血治疗患者3例。通过管道畅通,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感染能力的治疗使得发热患者得以康复。结论对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术手术护理科学合理,能够增强治愈效率,缩短患者治愈时间,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尿路结石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