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管理模式在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住院患者86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43例)实施综合护理管理,对两组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98%vs18.60%),且在护理满意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97.67%vs72.09%),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住院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管理,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院内感染 综合护理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国家卫计委2013年4月印发了“关于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的指导意见》,随后又在18个省选定了重点联系县。专家组先后对重点联系县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表明,签约服务是很有探索价值的农村卫生管理模式

  • 标签: 卫生管理模式 服务 价值 乡村医生 专家组 调研
  • 简介:摘要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倡导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创新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极具现实性和紧迫性。本篇论文旨在分析当前医院人事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创新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全新策略。

  • 标签: 医院 人事档案管理模式 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ICU护理管理中的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15名护理人员,分别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予以护理管理设为对照组;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予以护理管理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在工作满意度、工作质量以及综合能力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改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ICU护理工作中,能够使工作满意度、护理质量以及综合能力显著性提高,还能够减少护理人员的负性心理,临床实用性、推广性较高。

  • 标签: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 ICU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我院自2012年3月开始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实施1年后,采用我院自行控制的护士工作的标准对实施前后的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实施后基础护理、整体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文件及健康教育五个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5.6733,P=0.0004)。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层级管理 护士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患者用药安全管理中使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1日-2013年10月1日收治的2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对在治疗过程中的用药安全进行精细化管理。选择同期在我院就诊的234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在患者用药安全管理中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后,试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用药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患者用药安全管理中,院方应积极监督药品使用情况,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对护理人员以及医师的培训,防止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精细化 管理模式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用分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其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的手术室实施分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实施分组护理管理模式之后,医院所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满意度等与实施之前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分组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充分地挖掘,同时还能够最大程度地增强护理人员之间的凝聚力,进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分组护理管理模式 手术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对临床护理人员管理中实施层级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护士排班模式运用固定夜半制和三班制,实施层级管理制度,具体为护士长-主管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结果通过对临床护理人员实施层级管理模式,病房消毒隔离质量、病房管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以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提升,实施前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书写记录的返修率为零,护理文件书写优秀率达到99.5%,对专科护理人员技术进行考核,合格率达到100%。结论护理人员实施层级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运用存在的护理人力资源,明显的提升护理质量,进而达到最佳的护理管理质量。

  • 标签: 临床护理管理 护理人员 层级管理模式 研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2008年5月-2012年5月,将我院收治的350例孕妇按照单月与双月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孕妇185例,观察组孕妇1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化、人性化的护理新模式,观察期分娩的不同。结果对照组185例,自然分娩125例,剖宫产60例;观察组165例,自然分娩145例,剖宫产20例,二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优质化、人性化的护理新模式能够增强孕妇自然分娩的信心,增加自然分娩率。

  • 标签: 产科护理模式转变 分娩方式 影响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干预模式效果,为开展高血压疾病防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方便抽取246名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按知情同意、自愿和随机的原则把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行为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疾病危险因素知识(73.81%)、血压正常值(80.16%)、日常预防知识(64.29%)、主要症状(72.22%)、治疗知识(61.90%)及主要危害(65.87%)等高血压相关知识等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者在低盐低脂饮食(80.95%)、加强锻炼(57.14%)、戒烟(36.51%)、戒酒(51.59%)、调整情绪(57.14%)、控制体重(68.25%)等方面的比例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应用自我管理模式对高血压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自我管理模式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药品的检测手段与形式也得到了进步与提高,各种药检仪器广泛使用,因此仪器管理与软件建设成了药检所重要的工作。本文对此展开探讨,分析药检仪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 标签: 药检所 仪器设备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基层医院护理任务重,护理质量普遍不高。文章通过探讨实施人性化管理,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升护理人员素质,从而有效提升了基层医院的护理质量。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基层医院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行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对我院所有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工作都分由6个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在此期间的管理工作作为观察组,将此之前未实行此管理模式的一年内的管理工作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所成立的6个质控小组分为三级管理体系“科室护士长—护士组长—质控员”,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观察记录并且对比分析两组工作的效绩情况。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实行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后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两组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降低幅度为66.7%。结论在手术室管理工作中实行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实施。

  • 标签: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 手术室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社区慢性病和高危人群应用知己健康管理模式的相关情况展开分析讨论。方法本部门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对服务社区慢性病和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管理,选择本社区2011年1月—12月所服务的100例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作为对照组,选择本社区2012年1月—12月所服务的100例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作为观察组,知己健康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健康教育、饮食管理、运动量化管理、不良习惯纠正以及心理问题疏导,对管理前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慢性病患者以及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后,其健康意识均得到有效提高,健康行为得到有效改善,他们在管理前后的血脂、血压、血糖、腰围以及体质指数等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知己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是一项具有数字化、个性化以及科学化的社区慢病人群综合管理新方法,它能达到医患互动,把健康指导方案变成健康行动行为,慢病控制效果明显,是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控制慢性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值得在社区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慢性病 高危人群 知己健康管理 健康意识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病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中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不采取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进行慢性病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及遵医行为情况。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定时服药、定期检查、饮食合理及规律生活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病管理模式能有效的控制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慢性病 管理模式 高血压 社区 遵医行为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方法通过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抑郁及焦虑状况、心功能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能力、总生活质量、情绪功能等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HR、LVEF、LVDED、E/A心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P〈0.05)。结论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质量依从性,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心功能指标,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医院到社区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离退休干部居家养老服务管理模式并探索适于高龄老人(≥80岁)的新模式。方法回顾总结居家养老服务管理模式并评价干休所工作质量,调查12个556人离退休干部的健康和功能状况及高龄老人养老服务需求。92%离退休干部为高龄老人,其日常生活能力依赖率较60~79岁者增高2~6倍,多系统疾病共患率亦均明显增高(P<0.001)。高龄老人对基本日常生活及个性化服务等需求增多。结论应探索适于“高龄、多病、失能”离退休干部需求的养老服务分级管理模式

  • 标签: 干休所 居家养老服务 管理模式 高龄老人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干预管理模式应用于社区慢性糖尿病患者的价值。方法:将11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社区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依从性、复诊次数,以及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复诊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护理后血脂水平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减少复诊次数。

  • 标签: 糖尿病 综合干预 社区 血脂指标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