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高血压的管理为例,通过三级网格化的管理模式,发展同伴教育员做为辅助,分级分层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和全方位的管理,来探索慢病管理的新方法。方法根据项目开展辖区的大小,综合病例的分布密度,在地理位置上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小网格,在每一个小网格的现有高血压患者中发展一个同伴教育员对该网格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6至9个小网格组成一个中网格,每个中网格由一位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负责管理和指导,6至9个中网格组成一个大网格由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位医生进行管理的指导,形成三级网格化慢病管理模式,再将该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在增加知晓率,提高血压的控制率,改善生活质量等多项相关指标方面均有着显著的提高。结论本研究通过一种结合医务人员和患者共同参与的新型管理模式,开辟了慢病管理的新途径,同时,此方法可推广至结核病管理、艾滋病随访、产后访视、肿瘤、精防、卫生监督协管等公共卫生服务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 标签: 网格化管理 慢性疾病 比较
  • 简介:摘要加强对高危药品的认识和管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规避严重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结合医院自身特点,设计一套完整、系统、适合基层医院操作的高危药品管理模式,并加以应用实践,为基层医疗机构更好更安全地管理和使用高危药品提供借鉴。

  • 标签: 医院 高危药品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急诊医学部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模式,对原有服务流程中常见的症结进行流程再造,观察比较改造前后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医疗护理差错、投诉、病人满意度的变化。方法收集我院急诊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急诊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医疗护理资源的重新整合、采用电子工作站管理体系、建立绿色通道、成立床位管理中心、设置合理的输液流程等措施,对改造前和改造后的观察项目进行比较。结果经急诊流程体系的规范化管理,患者在就诊等候时间、医疗护理差错、投诉、病人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改造前。结论通过急诊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既可以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又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加医院的效益。

  • 标签: 急诊 流程再造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分娩助产中的最佳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方法将本科室于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分娩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观察组的分娩产妇危险制度进行评分,按照产妇的类型将产妇分为三种类型,即自然分娩、可能自然分娩及剖宫产,对三类产妇进行分类护理。对照组中的分娩产妇的护理模式采取单纯全程陪产护理。对新生儿APgar进行评分并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产妇难产率。结果观察组产妇难产率为46.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00%,同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发现观察组8分及以上新生儿占86.42%,与对照组的65.93%相比明显提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分类护理模式应用于分娩助产,对临床护理效果有明显提高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分娩助产 分类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护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探讨我中心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工作的护理人员80名,全部护理人员均行人性化管理模式,对每位护理人员工作资料进行分析,了解作人性化管理模式前后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比较人性管理模式前后整体护理质量,护理人员行为,患者满意度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等。结果统计分析资料后得知,我中心行人性化管理模式之后整体护理质量,护理人员行为,患者满意度及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优于实施前。结论在护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整体护理的质量水平,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获得广大患者的好评,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人员 人性化管理模式 人性化关怀
  • 简介:摘要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管理者的角度,从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人员构成模式、运行流程和药护分工、人员管理要求等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实践表明,药护分管型管理模式下的PIVAS需要护士和药师共同协作,紧密配合,才能提高PIVAS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保障输液质量安全,推动医疗质量的整体发展。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 运行流程 药护分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完善医院中药房储存条件管理模式,以便中药房更好的运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中药房储存条件及管理模式为对照组,本院于2012年实施中药房储存条件改善,以及完善管理模式,并以2013年1月-2013年12月中药房管理模式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中药材损耗率差异,并对中药房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进行满意度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实施药房条件改善后,经检查药材质量,其药材损耗率为0.1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2%;观察组药房人员、患者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55±1.76)分、(9.15±1.0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35±1.47)分、(6.11±1.58)分,P<0.05,差异明显。结论完善医院中药房储存条件及管理模式有助于药材保护,降低损耗率,且提高工作人员归属感。

  • 标签: 中药房 储存条件 管理模式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将人性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中并观察其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儿科护士20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进行人性化管理,并将两组护理效果及人员稳定性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30%;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20%,50%,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辞职率分别为30%,10%;上述比较两组比较P值均小于0.05,故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人性化管理应用于儿科护士管理促进了护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儿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了儿科护士队伍的稳定性,增加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科 护理管理 人性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科学以及规范地对药品进行管理从而提升医院药品管理水平。方法2012年6月开始我院利用医院的HIS信息系统,通过网络信息的一体化对药品进行管理,应用实库存管理模式对药库进行管理,探讨其可行性以及对效益的影响。结果实施药品实库存管理模式后,药品盘点误差率由实施前的4%降低至0.3%,账物相符率由实施前的75%上升至90%,药品失效率由实施前的5%降低至实施后的0.2%,同时领药的准确性以及规范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结论利用HIS系统实施药品实库存管理可以使药品管理更具规范性及科学性,大大提高了药品的管理质量以及药品管理水平,为患者的诊疗效果做好了充分的保障。

  • 标签: 实库存管理 药库管理 HIS信息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我院儿科患儿100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分为优质组与常规组,每组患儿各50例。常规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优质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将两组患儿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优质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患儿住院期间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中,有利于提高家属满意度,减少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 儿科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检验科是各个医院中必不可少的科室,其主要职能在于通过专业性样本分析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及时、准确的参考数据。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检验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提高检验科人员素质、提高风险意识、加强有效管理等成为检验科的主要问题1。本文就妇幼保健机构检验科工作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 标签: 妇幼保健 检验科 工作管理模式 研究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实施儿科病房护理管理过程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3月—2014年03月儿科患者120例以及护理人员20名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在进行儿科病房护理管理过程中,对患者选择人性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比人性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评分情况、护理差错出现概率以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在患者家属满意度方面,管理模式实施后高于实施前极为明显(P<0.05);在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操作合格率以及基础护理合格率等方面,实施后优于实施前极为明显(P<0.05)。在出现护理差错概率方面,实施后低于实施前非常明显(P<0.05)。结论在实施儿科病房护理管理过程中,人性化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在缓解护理人员工作压力以及转换护理人员工作理念等方面,表现出显著意义。

  • 标签: 人性化管理模式 儿科病房护理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社区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压力性尿失禁)实施自我管理模式干预的意义。方法本研究从中心所属的37个居委会中按标准筛选老年尿失禁患者病例100个,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对其实施12个月的健康教育,饮食,日常生活行为等方面的干预。采用问卷法调查研究其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变情况;以尿垫法评价其尿失禁症状改善程度。结果通过对干预前及干预后二组患者的问卷调查情况以及尿失禁情况的分析比较发现,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干预组前后比较发现,干预12个月后干预组的问卷调查情况以及尿失禁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干预前。两组的数据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自我管理模式有利于改善社区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的症状以及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妇女 尿失禁 自我管理模式 社区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中,管理对象是各全科团队管辖范围内慢性疾病患者,主要工作内容是展开针对性防治工作,展开血压及血糖免费测定、健康体检与健康教育,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社区中慢性病发病情况予以准确掌握,对糖尿病、高血压及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资料收集、登记。同时,全科服务团队成员应积极与居民展开面对面交流,对居民基本信息予以获取,同时对居民健康需求予以准确把握。

  • 标签: 社区慢性病 全科管理 意义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流浪精神病人的管理问题上出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临床护理模式进行研究讨论,并提出合理的管理与护理方法。方法在我院精神科随机抽取30名流浪男性精神病患者,对其采取改进后的管理模式和临床护理措施,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予以全面的救治,并将患者治疗的效果予以记录,同时对比分析医院以往流浪精神病患者在治疗护理一段时间后的病情情况并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在这30名男性患者中成功治愈9例,病情有所好转14例,无效治疗者7例。结论采取改良以后的管理和护理措施后的患者要比以往接受一般治疗护理的患者治疗的成功率高,并且较为明显的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

  • 标签: 流浪精神病人 临床护理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索适合我国的糖尿病健康管理模式,本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类分析。方法运用文献复习法,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研究现状进行比较。结果我国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上侧重于管理手段的应用,国外则偏重健康风险评估技术的开发、干预方案的科学制定等,管理水平国外优于国内。结论我国应将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健康管理纳入法律法规的范畴,加快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社区开展糖尿病健康管理的技术与方法,加强糖尿病健康管理的社会支持。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管理 模式
  • 简介:摘要基层医疗的卫生服务相关机构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为社区卫生的服务中心,其若具有较好的管理模式可充实医疗的服务机构、将医疗资源的供需矛盾有效解决,且经过基本药物相关零差率的销售可避免把医疗成本往药品支出方面转嫁,进而将患者就医费用减少。基于此基础上,本文以某社区卫生的服务中心为例,对社区管理模式的创新进行分析,以期将相应参考依据提供给同行业人士。

  • 标签: 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 管理 模式 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呼吸科于2013年6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实施护理管理;收集2013年6月前我院呼吸科所收治的33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管理。基于此把2013年6月-2013年12月呼吸科14名护理工作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且进行人性化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工作人员实施前后行为评分、满意度、护理差错率以及整体护理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人性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在实施了人性化管理模式后,护理工作人员行为评分、满意度、护理差错率以及整体护理质量评分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实施前后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模式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不仅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可提高护理工作人员行为评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使护理差错率得到降低,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护理 管理 患者 人性化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绩效管理模式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药房管理的发展方向。方法将绩效管理模式引入我院药房管理中,根据我院药房工作实际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将绩效考核制度应用于药房管理中,观察绩效管理模式引入前后我院药房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实施后出勤情况、工作差错情况及退药情况均明显优于实施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对药房各项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绩效管理模式能明显提高药房服务质量和水平,减少工作差错和员工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患者满意率,对于促进药房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门诊药房 绩效考核 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