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综述医学检验危急即是危及患者生命的指标,准确报告检验危急指导临床,得出结论危急报告对临床指导非常重要,而危急错误报告将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一定要杜绝危急错误的发生。

  • 标签: 检验危急值 危急值报告 实验室质量控制 实验前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出住期间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感知、期望和满意度。方法选择问卷填写调查的方式,对在住院期间的病人进行感知、期望和满意度调查并分析。结果病人对护理服务调查问卷得分数感知平均4.13±0.54分、期望平均4.34±0.45分、满意度平均4.34±0.12分。根据护理服务调查结果看,不同病人的不同护理服务需求都存有差异性。结论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感知和期待存有很高的期望,但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还有待加强,需要增强护理服务技能和及时帮助病人解决问题。

  • 标签: 期望值 感知值 护理服务 满意度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出住期间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感知、期望和满意度。 方法 选择问卷填写调查的方式,对在住院期间的病人进行 感知、期望和满意度调查并分析。 结果 病人对护理服务调查问卷得分数:感知平均 4.13±0.54 分、期望平均 4.34±0.45分、满意度平均 4.34±0.12分。 根据护理服务调查结果看,不同病人的不同护理服务需求都存有差异性。 结论 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感知和期待存有很高的期望,但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还有待加强,需要增强护理服务技能和及时帮助病人解决问题。

  • 标签: 期望值 感知值 护理服务 满意度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尿液pH与血液pH的关系。方法选择PICU患者200名,排除肾脏疾病及代谢性疾病患者,采血作血气分析时,留取尿液测pH。结果血气pH与尿液pH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173,P=0.015(双侧),血气pH与尿液pH之间有直线相关关系。结论血液pH与尿液pH存在直线相关性,呈正相关。

  • 标签: 尿pH 血pH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本科假危急产生原因,提出合理解决办法,减少危急误报率,避免因假危急产生的医疗过错。方法对本科2011年1~6月的危急报告本进行统计,对其中的假危急发生原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共报告危急数294例,其中39例假危急,假危急比例为13.27%。分析前过程出现假危急占92.31%,分析中过程出现假危急占5.13%,分析后过程出现假危急占2.56%。结论整个检验分析过程都有可能产生假危急。因此应加强对临床医护标本采集的培训指导,提高检验人员的责任心及理论水平,规范危急范围的设定。

  • 标签: 假危急值 标本采集 理论水平 危急值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了解孵育时间对抗HCVS/CO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对标本进行抗HCV检测。结果孵育时间延长可使阳性标本抗HCVS/CO增高。结论为了确保检验质量,在采用ELISA法测定抗HCV时,应严格控制孵育时间。

  • 标签: 孵育时间 抗HCV S/CO值 ELISA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ALT、AST>40U/L的630例患者总胆红素水平的分析,探讨三项指标在肝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ALT、AST测定方法为速率法、总胆红素测定方法为钒酸氧化法。结果在630例ALT、AST>40U/L的患者中临床诊断为肝损伤的有571例,占90.6%,TBIL>30.0umol/L的有186例,其131.0±86.3umol/L,占32.6%。ALT为743.0±601.5U/L,AST为743.0±601.5U/L。结论总胆红素结合ALT、AST观察更好地反映肝损伤情况。

  • 标签: ALT AST 总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糖仪即时检测(pointofcaretesting,POCT)与葡萄糖氧化酶检测血糖的差异,为证实血糖即时检测仪在床边测定血糖的可信性和与实验室所测结果的相关性,探讨对床边测定结果的质量保证方法。方法选取67例患者,采用利德曼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静脉血清血糖,并采同一病例手指末梢血行美国强生血糖仪测量末梢血血糖。结果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静脉血清得到的血糖,与POCT测得末梢血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仪即时检测末梢血血糖与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得的血清血糖相接近,其结果可以互认,能为临床接受。

  • 标签: 血糖仪即时检测 血糖 葡萄糖氧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急报告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现状和优化的设想。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01月-12月的危急报告接收的项目、有效转达和处理经治时间及效果等原始资料登记、结合实际临床患者的危急状况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接收的危急有缺项、有效转达和处理的时间和效果记录不完善。结论规范落实重症医学科危急报告的内容、缩短有效转达和处置时限。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促进疾病转归良性发展,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关键。

  • 标签: 危急值 报告 处置 时限 疾病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心电图危急在心内科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探究。方法符合心内科心电图危急患者随机抽取100例,对患者的心电图资料以及相应的临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回顾性分析心电图危急在心内科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效果。結果100例患者中,46例患者危急资料来源于普通心电图,54例患者危急资料来源于动态心电图。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8例,窦性停搏患者10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27例,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18例,高钾血症患者8例,低钾血症患者9例。立即住院患者85例,并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安装起搏器15例,所有患者均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的救治。结论心电图危急有利于心内科的及时反馈,能够使医生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患者的检查结果,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诊治率。

  • 标签: 心电图危急值 心内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总结心电图室“危急”报告制度在急诊科的应用和体会。心电图室“危急”报告制度在临床科室的有效应用,大大提高了抢救时效性和成功率,从而保障了患者的医疗安全。

  • 标签: 心电图 危急值 心内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论述临床检验危急在指导危重病人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结合检验科的工作,联系临床,综合论述临床检验危急的制定,报告,以及在危重病人治疗中的重要性。结果重视临床检验危急不仅能对检验科的工作有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对危重病人治疗起到指导性作用。结论合理规范的利用临床检验危急,不仅能对临床危重病人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提高临床医生的治疗疗水平,也能对检验科的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医院检验科管理水平和保证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

  • 标签: 检验危急值 制度 科室沟通 报告及时
  • 简介:读者朋友,感谢大家再次关注PK部落专栏!西部志愿者计划是团中央和教育部2003年开始实施的一项长远计划,旨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促进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今年是“西部计划”实施的第6年,笔者曾参加了4月23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青春风采—西部志愿者先进事迹报告团座谈会”,在感动于那些投身西部奉献青春的大学生志愿者先进事迹的同时,思考着十多万的志愿者的现在和未来。进入五月,西部志愿者的话题再度变得热烈起来,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围绕这个话题谈一些看法。这一期的话题仍然是从正反方两个角度来进行论辩式讨论。

  • 标签: 西部地区 社会经济发展 先进事迹 志愿者 大学生 就业压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医学参考范围(referencevaluerange)传统上称作正常值范围(normalrange),指正常人的解剖、生理、生化、免疫及组织代谢产物的含量等各种数据的波动范围。讨论医学参考范围。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根据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关于“正常值范围”这一说法,在其意义、推理和观念上都比较模糊,现已很少使用,而改用“参考范围”。其确切含义为从选择的参照总体上获得的所有检查结果,用统计方法建立百分位数界限时所得到的区间称为参考范围。习惯上是包含95%的参照总体的范围。

  • 标签: 医学参考值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理论K和酶校准品K所测酶活性结果差异,使血清酶活性测定结果更加准确。方法在贝克曼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分别用理论K和酶校准品的K测定同一质控物的6种酶活性,进行偏差比较和可接受性判断。结果除AST外,其它5种酶的校准K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都明显小于理论K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理论K测定结果,AST小于1/2CLIA’88(%)允许误差,可接受,γ-GGT、ALP、AST、ALT、CK和LDH大于1/2CLIA’88(%)允许误差,不可接受,校准K测定结果,γ-GGT和LDH结果相对偏差大于1/2CLIA’88(%)允许误差,不可接受,ALP、ALT、AST和CK相对偏差均小于1/2CLIA’88(%)允许误差,可接受。结论建议临床实验室使用适合生化检测系统的酶校准品K测定血清酶活性。

  • 标签: 酶活性 理论K值 校准品K值 酶活性测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危急与患者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探讨影响心电图危急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1月于我院就诊并行心电图检查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心电图危急预警分为研究组(有危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凝血检验危急在重症新生儿病情预测中的价值进行研究、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2016年8月间55例重症新生儿患者的病情,对其凝血检验结果以及检验进行调查。结果55例重症新生儿患者中凝血检验危急20例,占比例的36.4%。纤维蛋白定量低10例、凝血酶原时间高15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高20例、纤维蛋白定量低合并凝血酶原高10例、纤维蛋白定量低合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高15例、凝血酶原时间高合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高12例。结论凝血检验危急能够针对重症新生儿患者病情进行预判,并能够对患儿病情变化进行预测,降低患儿死亡率。

  • 标签: 凝血检验危急值 重症新生儿 病情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PDCA循环法在临床检验危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入选阶段是2018年3月——2020年1月,研究对象是我院抽取的病情处在危急的患者90例,严格执行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两组实验组(45例)和参照组(45例),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法,参照组采用常规危急管理法,对比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检验结果汇报时间、临床干预实施时间、抢救成功率)。结果:实验组的检验结果汇报时间、临床干预实施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讨论:PDCA循环法应用优势较好,在临床检验危急管理的实践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PDCA循环法 临床检验危急值管理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