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高脂血症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以及相关蛋白的升高。高脂血症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多年来,临床及科研多集中观察空腹血脂水平的变化,而忽略人体在24小时中的绝大多数时间处于血脂动态变化之中。高血脂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脂代谢的异常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近年来的一大特点。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高脂肪餐 血脂代谢 相关疾病
  • 简介:近年来的一系列研究证实,高血糖在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中有着重要意义[1、2].目前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和部分基层医生往往对空腹血糖比较重视,习惯在诊断糖尿病或治疗复查时只查空腹血糖,对高血糖的意义则了解不多,而忽略了血糖的检测.

  • 标签: 关注高血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年青人(平均年龄18.81±1.7岁)与健康中年人(平均年龄40.8±3.8岁)含碳脂肪TG的动态变化和差别。方法50例健康年青人(平均18.81±1.7岁)与50例健康中年人(平均年龄40.8±3.8岁)进食含碳脂肪测定空腹、2、4、6小时甘油三酯(TG),观察年龄对含碳脂肪各时间段甘油三酯(TG)的影响。结果(1)健康中年组空腹TG较青年组稍高;(2)健康中年组含碳脂肪3个时间点TG水平增高,而青年组呈下降趋势,反应曲线明显不同;(3)TG2、TG4、TG6以及TG-AUC中年组均明显高于青年组。结论年龄是导致脂肪负荷TG上升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健康年青人 健康中年人 含碳脂肪餐 脂代谢
  • 简介:低血压(PPH)即与进餐相关的血压下降,在老年人群中较常见,其发生隐匿,常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容易被忽视,是导致老年人晕厥及其他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其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不明,治疗效果及预后缺乏大规模的临床证据支持。本文对低血压的流行病学、危害、发病机制、治疗措施等国内外最新研究综述如下。

  • 标签: 餐后低血压 低血压
  • 简介:什么是“孤立性负荷高血糖”呢?老年人检查糖尿病,空腹血糖没有超过7.0毫摩/升(126毫克/分升),不能够诊断糖尿病,需要做葡萄糖耐量试验。如果口服75克葡萄糖水2小时血糖达到或超过11.1毫摩/升(200毫克/分升),而空腹血糖低于126毫克/分升,医学上将这种仅仅服糖2小时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现象称为孤立性负荷高血糖,简称为“IPH”。

  • 标签: 高血糖 负荷后 孤立性 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小时血糖 空腹血糖
  • 简介:王大爷早餐后去公园跑步晨练,突然觉得头晕,眼前发黑,手脚无力,赶紧扶住路边的小树慢慢停下来,并向路人呼救。被送到附近医院,医生测量血压为85/50毫米汞柱。王大爷奇怪了,平日都是高血压,今天怎么会出现低血压呢?

  • 标签: 餐后低血压 老年人 测量血压 预防
  • 简介:我们的回答是:2小时血糖稍高需要及时治疗。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早期都要经过糖耐量减低(IGT)阶段,即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而〈11.1毫摩尔/升阶段。因而在人群中检出IGT者,积极进行防治,对减少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餐后2小时血糖 治疗 2型糖尿病 大血管并发症 糖耐量减低 IGT
  • 简介:自古以来,被认为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有很多,醋就是其中之一。尽管人类饮用醋的历史已有很久,但人类关于醋对人体健康的科学研究却不是很多。

  • 标签: 餐后血糖 食用 人体健康 科学研究 人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既想轻松获得人体每日必需7大营养素,满足肌肉、力量增长所需,又不想增加肠胃负担,且无需担心摄入过多脂肪而导致发胖,同时还要兼顾口感、美味……满足如此多苛刻的要求,这就是代包存在的强硬理由!

  • 标签: 推荐量 天然食物 美瑞 氨基酸组成 白棒 植物提取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治疗高血糖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高血糖患者,均用中药汤剂干预治疗,连用3周。结果治疗前后血糖有显著性差异,短期治愈率90%,症状改善明显。结论中药治疗高血糖疗效确切。

  • 标签: 餐后高血糖 糖尿病 中医药治疗 人参 白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水区苇湖梁街道立井南北社区老年高血压1血压变化,减少因血压过低造成不利影响。方法选择185例本辖区已明确诊断“老年高血压”患者,观察其早餐前30'、60'、90'、120'的血压和出现低血压的症状。结果早餐前与早餐比,185例患者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均有明显下降,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SBP下降幅度大于DBP。185例患者基本没有明显自觉症状,有4例因血压过低出现头晕、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结论低血压(PPH)2是否产生症状与血压下降的幅度及速度有关,也与患者整体素质有关,对于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要充分考虑降压药的作用高峰时段与低血压的叠加效应所产生的影响,从而避免使血压降得过低。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餐后低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血压明显下降的时间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24小时动态血压仪测定32例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三前血压、三30min、60min、90min和120min的血压。计算前血压与血压的最大差值,任何一收缩压(SBP)较前下降≥20mmHg的则认定为低血压(PPH)。结果32例患者中有26例出现低血压,PPH的总发生率为81.3%。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患者PPH的发生率要高于不伴有基础疾病患者的发生率。而血压下降比较明显的时间段在60min~90min。结论PPH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危害较大,故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血压下降所致意外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餐后低血压(PPH) 老年精神障碍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糖控制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疗效。方法100例均选用痰涂片阳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糖控制组和对照组,控制组使用阿卡波糖联用双胍类、磺脲类或者胰岛素控制血糖,疗程2个月,观察痰涂片转阴情况变化。结果两组治疗血糖控制组痰菌转阴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糖控制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疗效较佳。

  • 标签: 餐后血糖 控制 肺结核 探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