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胆红素水平、血尿酸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133例冠心病组患者和31例对照组患者胆红素(TBIL)、尿酸(UA),并使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患者的PWV及ABI。结果冠心病组TBIL及AB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PWV及U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胆红素与冠脉狭窄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而血清尿酸与冠脉狭窄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血尿酸明显增高,胆红素、血尿酸可能与冠脉病变程度的进展及预后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冠脉狭窄程度 胆红素 血尿酸
  • 简介:摘要肝脏是体内合成胆汁酸的唯一器官,它具有很高的器官特异性。1同时,肝脏也是处理胆红素的重要器官。二者联合检测,对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血清胆汁酸、胆红素水平是反映肝脏情况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新生儿不同类型黄疸时血清胆汁酸及胆红素浓度,以判断新生儿黄疸情况。实验组收集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黄疸新生儿血清,检测血清胆汁酸、胆红素浓度。所有入选对象中,生理性黄疸42例,病理性黄疸组79例,对照组46例。结果显示,病理性黄疸组血清胆汁酸、胆红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而对照组与生理性黄疸组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总胆汁酸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实验室内两个生化分析系统检测胆红素(TBIL)的结果进行比对及预期偏移评估,评价并提高其一致性。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3年8月发布的EP9-A3文件,用罗氏配套系统和自建系统(HITACHITBA120FR生化仪,德赛试剂,朗道校准品及质控品)检测线性范围内均匀分布的40份血清样本。结果通过离群值检查并绘制浓度差值偏差图,浓度差值排序偏差图,百分比差值偏差图,百分比排序偏差图,选取WLS拟合方程,回归方程式为Y=1.3645X-1.0316,偏移均小于可接受标准,两者具有可比性。结论两个生化检测系统的比对按照最新的EP9-A3文件进行,新鲜血清赋值传递可以提高两个系统检测TBIL的一致性。

  • 标签: 总胆红素 偏移 EP9-A3 允许总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及同期来我院体检的70例健康者(健康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清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可能是导致冠心病的原因之一,临床应加强对此指标的监控。

  • 标签: 冠心病血清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的检验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判断有无黄疸及黄疸的程度;判断黄疸的类型;结合血清胆红素分类判断黄疸类型。Bδ/Tbil百分比升高是指示急性肝炎恢复良好的可靠指征。肝移植后动态监测Bδ有助于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

  • 标签: 血清胆红素 检验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探讨血清胆汁酸检测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1例肝胆疾病患者同时检测血清TBA、ALT、ALP、GGT、DBIL,综合分析各指标在肝胆疾病时阳性率差异。结果肝胆疾病患者TBA阳性率达94.3%,阳性率和升高幅度均高于ALT、ALP、GGT、DBIL,经u检验,P<0.01。结论TBA是反映肝细胞损伤、胆道梗阻的良好指标,其灵敏度、特异性都优于常规肝功能检测项目,对肝胆疾病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清总胆汁酸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65例CHD患者和50例健康正常人血清胆红素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HD组血清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浓度均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与CHD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可能是CHD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胆红素 冠心病 抗氧化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线对血清胆红素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30例黄疸患儿的血清标本,每份标本都分成甲组和乙组,即刻离心测定血清胆红素后,将甲组置于室温下不避光,乙组置于室温下避光,待2h、4h、8h及24h再次测定血清中的胆红素含量。结果置于室温下不避光组2h、4h、8h及24h与采血后即刻所测血清胆红素结果比较,下降率分别为10.54%、19.75%、27.61%和37.78%;室温下避光组2h、4h、8h及24h与采血后即刻所测血清胆红素结果比较,下降率分别为0.17%、0.64%、1.23%和1.50%。结论自然光线照射后各时相所测血清胆红素值水平明显降低,而避光保存后各时相所测得血清胆红素值水平下降不明显。因此,如当天不能及时测定的标本应该避光保存。

  • 标签: 胆红素 自然光照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ALT、AST>40U/L的630例患者胆红素水平的分析,探讨三项指标在肝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ALT、AST测定方法为速率法、胆红素测定方法为钒酸氧化法。结果在630例ALT、AST>40U/L的患者中临床诊断为肝损伤的有571例,占90.6%,TBIL>30.0umol/L的有186例,其值131.0±86.3umol/L,占32.6%。ALT值为743.0±601.5U/L,AST值为743.0±601.5U/L。结论胆红素结合ALT、AST观察能更好地反映肝损伤情况。

  • 标签: ALT AST 总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在我科住院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检测值。结果1、急性脑梗死组血清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急性脑梗死组,TBiL与PBG、TG呈负相关,DBiL与PBG、TG、TC、LDL-C呈负相关,IBiL与SBP、DBP、TG、TC、LDL-C呈负相关,TBiL、DBiL、IBiL与HDL-C均呈正相关。结论低胆红素血症可能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清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100例冠心病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胆红素的水平。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清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浓度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可能成为预测或控制冠心病的参考指标。

  • 标签: 血清胆红素 冠心病 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98例冠心病患者和100例健康者的血清胆红素检测后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胆红素(8.9±3.2umol/L)与健康对照组(13.6±2.9umol/L)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血清胆红素含量与冠心病之间有密切关系,有可能成为预测或控制冠心病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冠心病 危险因子 血清胆红素 低胆红素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血脂测定结果与冠心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将100例冠心病患者分入观察组,100例健康人群分入对照组,所有检测对象,均空腹采集静脉血5ml,在2h内检测血清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测定结果经过统计学χ2检验,p<0.05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胆红素、血脂浓度的高低对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发展、治疗效果观察和预后判定等有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 血脂 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测定血清胆红素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2009年8月~2012年9月103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88例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所有试验者空腹静脉血3ml,常规离心分离血清,测定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及血脂,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BIL、DBIL、IBIL、TG、TC、LDL-C及HDL-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清胆红素测定,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预防冠心病发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 标签: 血清胆红素 冠心病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肝素钠注射液抗凝血稀释比例不同对生化检测项目胆红素的影响。方法用两种稀释比例的肝素钠注射液抗凝剂管作为血浆组,用普通干燥管作为血清对照组,在同等条件下检测胆红素的含量。结果血浆组较血清组偏高,并且血浆组不同的稀释比例对结果的影响较大。结论为确保胆红素结果的准确可靠最好选择血清标本,如需选用血浆标本时抗凝剂的配制比例一定要适宜,否则影响其检验结果。

  • 标签: 肝素钠注射液 抗凝剂 稀释 总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清胆汁酸检验。方法通过层析法、免疫法和酶法等检验患者血清。结论由于胆汁酸在肝内合成、分泌、摄取、加工转化,所以当肝细胞损伤或胆管阻塞时都会引起胆汁酸代谢障碍,首先表现出的是患者血清胆汁酸增高,因此血清胆汁酸检验对患者疾病的诊断与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清总胆汁酸 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