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连续性血液净化是目前临床医学中最重要的治疗技术之一,对危重症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危重症
  • 简介:摘要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精神,本院于2011年上半年开始实施APN排班制,通过1年多以来的临床实践,权衡其在工作中的利与弊,客观分析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出适合我院护理学科发展的新模式。

  • 标签: APN连续性排班 护士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以自愿选择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的产妇500例为镇痛组,同期未要求镇痛的500例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产痛、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镇痛效果好,增加了催产素的使用,可缩短第一产程,对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产妇及胎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 标签: 分娩镇痛 分娩方式 产程 产后出血 新生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护理及观察研究CRRT(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对ICU危重患者的治疗,以领会及总结ICU应用CRRT的护理心得。方法选择ICU危重患者30例,对其进行CRRT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对其实施护理措施,观察ICU危重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30例ICU危重患者中有23例治愈或临床症状好转转入普通病房(76.67%);4例自动出院(13.33%);3例因多脏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0%)。结论CRRT在救治ICU危重症患者时疗效显著,在CRRT治疗过程中加强观察和护理,促进CRRT顺利进行并提高其疗效。

  • 标签: ICU CRRT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净化及连续性血液净化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方法选取2008年以来,我院应用CBP的不同类型疾病的31例可耐受CBP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经过血液净化及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前后的各项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血液净化及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患者各项生化指标(血压、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等)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及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连续稳定的调节内环境,促进机体恢复,在治疗后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为患者提供治疗时机和条件,并在提高患者治愈率及改善预后等方面起了作用,并被广泛于肾性疾病及非肾性危重患者的治疗。

  • 标签: 血液净化 连续性血液净化 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腋路两点法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肘部以下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160例行前臂、手部手术的患者,评估感觉和运动神经的阻滞程度,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同时观察中毒反应、血管神经损伤等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以单支神经比较,两点组桡神经、肌皮神经阻止的成功率较单点组高,其他3支神经阻止成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肘部以下5支神经的阻滞总成功率两点组高于单点组。两组间麻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点法连续臂丛阻滞具有成功率高、阻滞更完善、并发症少的优点。

  • 标签: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两点法 单点法 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连续性硬膜外阻滞对无痛分娩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利多卡因连续性硬膜外阻滞对无痛分娩的20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组,不做任何镇痛措施的足月待产的20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连续性硬膜外阻滞可使产妇在分娩时减轻疼痛,同时对宫缩无影响,促使第一产程活跃期明显加速,第二产程缩短。对2组分娩方式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2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多卡因连续性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对母婴无不良影响,经临床观察分析是一种安全的无痛的分娩方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ICU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2009~2011年间收治的46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什么体征及各项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46例患者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HR较治疗前显著升高,MAP及SPO2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发现,患者治疗后Scr、BUN以及IL-6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BS水平之间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操作简便,临床疗效确切,能够为ICU危重患者的抢救争取有利的时间,在危重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危重患者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模式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维持性血透皮肤瘙痒患者22例,随机分为A组12例,B组10例。A组采用CRRT—CVVH模式治疗,每2周1次,每次治疗时间10-12小时。两组血透次数基本相同,每周2—3次,每次4小时,观察时间为2个月,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肾脏功能、甲状旁腺激素(PTH)变化。结果A组瘙痒症状消失5例,明显好转7例,B组6例瘙痒症状加重,4例改善不明显,A组甲状腺旁腺激素(PTH)较透析前下降显著,B组PTH改变不明显。CRRT—CVVH模式+血透、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皮肤瘙痒明显优于单纯血透。

  • 标签: CRRT CVVH 瘙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25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生化、血压、心率、呼吸、尿量、肾功能、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25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经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低钠高钾血症得到纠正,心率、呼吸下降,尿量增加,肾功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明显提高,治疗前后对比统计学有明显差异。结论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能有效地改善心力衰竭,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连续性血液滤过 顽固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轮状病毒肠炎在流行期间住院病儿院内感染率,保护易感人群。方法2007年改善病区原有消毒措施和方法,做好病儿及家属疾病预防知识教育,加强病区流动物品消毒监测管理,保证消毒效果。结果2005年11月至2010年11-12月,儿科住院病儿轮状病毒肠炎流行期间院内感染率分别为17.4%、16.8%、7.1%,6.8%、7.05%、6.6%、。2007年-2010年较2005年及2006年院内感染率下降10%以上,有效的保护住院病儿。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在流行期间虽发病率高,病儿年龄小、抵抗力低,易获得感染,但只要病区能重视在治疗护理工作的中间环节及终末环节切实加强隔离措施,保证病区的空气、环境、物品灭菌质量效果。病儿感染率似完全可以控制和下降。

  • 标签: 轮状病毒 院内感染 监控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会阴侧切可吸收线连续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1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采用会阴左斜侧切、阴部神经阻滞麻和2-0可吸收线。观察组用连续缝合法缝合会阴,对照组用皮内间断缝合法缝合阴切口。结果两组在产后切口疼痛、缝合时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可吸收线会阴侧切连续缝合法用于会阴侧切术可明显减轻产后切口疼痛,利于促进产后活动,产妇休息和母乳喂哺,提高产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会阴侧切术 连续缝合法 皮内间断缝合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易学、经济实惠的手术缝合方式,以尽可能地减少术后盆腔粘连。方法我院妇产科于2004年-2010年间在传统连续缝合、褥式缝合的基础上改良连续褥式内缝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脏器的缝合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果术中切口创面光滑,无缝线外露。术后48例患者因各种原因来我院行再次手术,术中均未见粘连。结论改良式连续褥式内缝技术简单易学容易掌握,相比临床常用的防粘连生物制剂价格更低廉,从而减轻了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式连续褥式内缝技术 盆腔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会阴侧切皮内连续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65例用2个0铬制肠线行阴道黏膜连续锁边缝合、会阴肌层间断缝合、会阴皮肤连续皮内缝合,对照组65例行传统缝合,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会阴侧切皮内连续缝合时间、切口感染明显低于传统缝合(P<0.05)。结论会阴侧切皮内连续缝合可使产妇切口无感染,从而减轻产妇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会阴侧切 皮内缝合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尿毒症合并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例实施CRRT治疗的尿毒症合并脑出血患者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及护理配合,7例患者临床治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尿毒症合并脑出血患者行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使血浆渗透压缓慢下降,脑组织水含量保持恒定,可预防再出血的发生。因此,防止凝血又要避免出血加重的观察及护理是治疗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

  • 标签: 肾脏替代 尿毒症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上肢手术患者应用抽签法随机分为Ⅰ组(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组)和Ⅱ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每组30例。Ⅱ组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单次肌间沟臂丛阻滞,术后行自控静脉镇痛。Ⅰ组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静息及运动)、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Ⅰ组术后4、8、12、24、48h的静息及运动时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相应时间段的Ⅱ组(P<0.05或P<0.01)。Ⅰ组的镇痛满意率(27/30)显著高于Ⅱ组(6/30)(P<0.01)。结论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能有效缓解上肢手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连续臂丛阻滞 术后镇痛 神经刺激器 上肢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