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自2010年2月被纳入卫生部首批72家“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以来,始终坚持以“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之文化价值观立身,不断深化内涵建设:以“精湛演绎技术,关爱体现服务”之高品质服务事,从环境、人文、制度、流程、技术等多方面,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本文从医院护理管理的角度,诠释了医院在优质护理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亮点。

  • 标签: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文化 品质 护理服务 医院护理管理 服务对象
  • 简介:摘要使用盐酸伊替康进行小细胞肺癌化疗治疗在临床上已经收到了良好的疗效,但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良反应对患者同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些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最终疗效,为此有必要对使用该药化疗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

  • 标签: 伊立替康 小细胞肺癌 腹泻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口腔溃疡愈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门诊经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应用口腔溃疡愈液治疗,对照组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治疗,一个疗程为10d,观察2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愈合率72.4%,对照组愈合率3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6.6%,高于对照组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溃疡愈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确切,促使溃疡愈合速度加快,溃疡复发得到控制,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复发性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立愈液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伊替康加顺铂(IP)方案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法初治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34例,应用DDP60mg/m2静脉滴注,d1,CPT-1160mg/m2静脉滴注,d1、d8、d15,28d为一个周期,连用4-6个周期。两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76.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1个月,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82.35%)及腹泻(58.82%)。结论伊替康联合顺铂方案疗效较高,不良反应可耐受,无进展生存期较长,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安全有效方案。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顺铂/伊立替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剖宫产技术后超声对子宫复旧诊断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择59例患者使用新型剖宫产技术,并与59例常规剖宫产术的患者比较,术后3天和1月时子宫复旧情况。结果术后3天时和1月时两组患者子宫前后径、长径以及横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剖宫产技术术后使用超声检查子宫复旧,能有效确定子宫前后径、长径和横径情况,对临床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超声 子宫复旧 诊断 新型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以阿哌唑替换氯氮平的临床换药方案。方法受试患者随机进入3组单用阿哌唑组,阿哌唑+安坦组,阿哌唑+阿普唑仑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2、4、6周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体表(PANS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ESRS)、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比较其疗效及副反应。结果3组换药均显著(P<0.01),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女性较男性副反应大一些;阿哌唑+阿普唑仑组副反应最轻,单用阿哌唑组副反应最大。结论阿哌唑+阿普唑仑替换氯氮平方案较佳。

  • 标签: 阿立哌唑 氯氮平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普妥进行治疗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心肌梗死患者14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2例,观察组76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普妥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血脂水平进行监测。结果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生梗死后心绞痛、再发心梗以及心力衰竭者明显少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心肌梗死患者普妥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立普妥 心肌梗死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潘酮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及住院95人患FD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以多潘酮治疗.治疗组加用氟西汀口服。结果治疗8周后统计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潘酮联合氟西汀使用,可提高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减少复发率。

  • 标签: 氟西汀 功能性消化不良 精神心理障碍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阿哌唑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理影响。方法在我院住院患者中选择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00例,随机分为阿哌唑组(研究组)150例,利培酮组(对照组)150例。采用PANSS、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73.3%,有效率86.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女性分裂时不良反应,尤期对生理指标影响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哌唑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更轻微,尤其是极大地降低了女性患者因抗精神病治疗而发生月经紊乱、高催乳素血症、肥胖及常伴随的心血管等生理影响方面显著降低了风险。

  • 标签: 阿立哌唑 维思通 女性精神分裂症 生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奥氮平与阿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96例与阿哌唑组102例,分别给予奥氮平与阿哌唑治疗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治疗2周及6周后,两组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组间比较,以奥氮平组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奥氮平组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改善显著〔PSP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平均(49.85±7.64)分和(60.32±8.24)分〕;而阿哌唑组改善不明显〔PSP评分分别平均(48.92±5.40)分和(53.38±6.9)分〕,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奥氮平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体重增加、口干、食欲增加、泌乳素升高,阿哌唑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体重增加、心动过速、恶心等。结论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改善社会功能方面均优于阿哌唑。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奥氮平 阿立哌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伊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伊替康联合替吉奥方案(伊替康100mg/m2.第1.8天;替吉奥口服40-60mg/次,2次/日,第1-14天,21天重复)对3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均完成6个周期化疗,并对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等进行观察。结果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率(CR)为13.3%,部分缓解率(PR)有效率为46.7%,总有效率(RR)为60%,稳定(NC)为23.3%。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迟发性腹泻等,多为Ⅰ/Ⅱ度。结论伊替康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安全有效。

  • 标签: 伊立替康 替吉奥 晚期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奥氮平与阿哌唑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72例经使用奥氮平与阿哌唑的3种或以上抗精神病药(至少两种不同化学结构)系统治疗疗程12周以上无明显疗效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住院患者按病历住院号单双号分两组。分别给予奥氮平和阿哌唑治疗。疗程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8周、12周末采用PANSS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各时段PANS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奥氮平组显效时间较阿哌唑组快。奥氮平组显效率为37.1%,有效率为74.2%;阿哌唑组显效为34.2%,有效率71.4%两组疗效比较,疗效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奥氮平组不良反应为嗜睡、体重增加。阿哌唑组为失眠、头痛、锥体外系反应较明显。结论奥氮平与阿哌唑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相当,奥氮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依从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奥氮平 阿立哌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哌唑在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抑郁症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单纯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8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抑郁症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为文拉法辛缓释片合并阿哌唑治疗,对照组仅单一使用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治疗期为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8周末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和副反应量表分别评定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副反应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哌唑合并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

  • 标签: 阿立哌唑 文拉法辛缓释片 抑郁症 单纯随机对照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阿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对社会功能的改善状况。方法62例患者随机入组,阿哌唑32例、利培酮30例,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疗效量表(CGI),不良反应量表(TES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进行治疗前后评定,并与某些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一年随访后发现服用阿哌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会性退缩、对外界的关心和兴趣方面明显优于利培酮,其余无明显差异。结论阿哌唑、利培酮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但阿哌唑在某些方面优于利培酮。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 利培酮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阿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阿哌唑组30例,氯氮平组30例,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以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其生活质量。结果两组BPRS总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临床疗效氯氮平组痊愈率50%,显著进步率33.33%;阿哌唑组痊愈率40%,显著进步率43.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间TES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阿哌唑不良反应少于氯氮平;生活质量比较阿哌唑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氯氮平组,治疗依从性优于氯氮平组。结论阿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 标签: 氯氮平阿立哌唑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