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健康科学学院的研究团队召集了51名年龄在25-54岁的肥胖男性,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人要遵循连续的限制热量的节食方案,总共16周。另一组人则遵循相同的限制热量的节食方案,但每控制两周就可以休息两周,用于增加摄人的热量,这样循环重复进行了3凋。

  • 标签: 减肥效果 间歇性 节食 制热量 研究团队 澳大利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水平直肌术后的间歇斜视患者的散光改善状况。方法回顾分析69例间歇斜视患者,35例行单侧外直肌后退术(BLR),34例行内直肌切除术(R&R)。6个月后,采用非睫状肌麻痹自动验光筛查法,检测散光改善状况。结果术后一周,两组患者等值球镜度数(SE)明显降低,此后未发生变化。结论间歇斜视患者水平直肌术后出现明显的视力改变,这种改变发生在术后三个月。

  • 标签: 间歇性斜视 水平直肌 散光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接受间歇血液透析治疗后,施以有效的护理举措,研究最终结果。方法:近年间,我院收治过多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从中选择88例参与实验。为明确不同护理方式的有效,需对患者进行分组,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采取优质护理。结果:据数据表明,B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更佳,对护理服务的评价也打出高分。结论:透析治疗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体内的酸碱平衡、电解质等都更正常,进而缓解病症。经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病症明显改善,最终起到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的功效。

  • 标签: 血液透析 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血液透析在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肾功能衰竭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对32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间歇血液透析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记录结果,分析32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间歇血液透析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Cr、BUN、K+、MAP、HR、APACHE2等指标进行比较,Cr、BUN、K+、HR、APACHE2等指标治疗后,明显下降,MAP治疗后,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血液透析在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非常的显著,患者的各项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间歇性血液透析 肾功能衰竭 应用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其引起的尿路感染,而如果治疗不当或是延误治疗可引起肾乳头坏死,肾周围炎和肾周围脓肿,感染肾结石和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等一系列并发症更成为患者晚期死亡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脊髓损伤 尿路感染 留置导尿 间歇性导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导尿在神经源膀胱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74例神经源膀胱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进行分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留置导尿管及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间歇导尿及针对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排尿功能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与最大排尿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残余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最大排尿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肾积水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间歇导尿可有效促进患者排尿功能恢复,预防及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在神经源膀胱康复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间歇性导尿 神经源性膀胱 排尿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间歇导尿对尿潴留治疗作用。方法将15例患者采用温针灸配合间歇导尿。结果通过15例患者治疗14例在20—50天中建立自主排尿而不需要导尿,余1例需进行间歇导尿。

  • 标签: 温针灸 间歇性导尿 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黄疸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间歇照射组60例,对照组为持续蓝光照射组60例。两组均常规对症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天。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的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治疗组治愈率为91.7%,对照治疗组治愈率93.3%,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7%。间歇照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连续照射组(p<0.01)。结论间歇蓝光照射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可广泛应用。

  • 标签: 间歇性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连续间歇血液透析治疗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接诊的78例肾衰竭患者选择为研究对象,按照接诊顺序编号并根据单双号分成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采用间歇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39例患者采用连续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指标Scr(321.47±66.58)μmol/L、BUN(20.38±6.41)mmol/L与治疗前(788.64±93.21)μmol/L、(44.27±8.36)mmol/L比较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436.18±72.65)μmol/L、(29.14±7.28)mmol/L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压发生次数(1.72±0.61)次和心律失常发生次数(1.29±0.66)次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连续血液透析治疗肾衰竭的疗效明显优于间歇血液透析,在改善患者肾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面效果更优,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连续性血液透析 间歇性血液透析 肾衰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冲击疗法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总结96例甲亢相关眼病患者冲击治疗的护理经验。结果经治疗3个月后患者眼部自觉症状较前有明显缓解,临床表现改善,突眼活动度总评分下降至3分以内。2例患者出现失眠,1例患者出现恶心,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环磷酰胺加甲泼尼龙间歇冲击疗法治疗GO疗效肯定,安全亦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冲击前充分的心理护理,冲击中密切监测病情和用药护理,冲击后做好健康教育的护理是提高和巩固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冲击疗法甲亢相关性眼病护理
  • 简介:摘要以较大强度及大强度间歇运动为核心,分析较大强度及大强度间歇运行在运动康复中的作用机理,提出运功康复应用实践方式,拓展运动康复途径,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 标签: 较大强度 大强度 间歇性运动 运动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居家导尿术对脊髓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45例,住院期间实施无菌间歇导尿(SIC),出院后实施间歇居家导尿术(CIC)。收集两种间歇导尿方法6周内每周1次尿常规、尿培养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结果剔除出院2~3周时终止导尿3例,42例患者在SIC期间泌尿系感染5例(11.90%)与间歇居家导尿技术(CIC)期间泌尿系感染6例(14.28%),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χ2值0.1046,P>0.05)。结论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可居家实施自我清洁间歇导尿是一种简洁、方便、经济和有效的膀胱管理方法,为病人回归家庭和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

  • 标签: 清洁间歇导尿 脊髓损伤 泌尿系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间歇牵引后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患者每天给予间歇颈椎牵引加推拿手法治疗,每日一次,两周一疗程,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愈20例,占21.74%,显效52例,占56.52%,好转15例,占16.3%,无效5例,占5.43%,总有效率占94.57%。结论间歇牵引后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满意疗效。

  • 标签: 间歇性 牵引 推拿手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肾衰8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间歇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Ccr)的水平以及半年内的存活率。结果观察组的半年存活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52.5%,P<0.05。且观察组的Scr、BUN、Ccr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效果较好。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 间歇性血液透析 急性肾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