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鼻窦冲洗液鼻腔冲洗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的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4月30例对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总结,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护理方案。结果本组30例患者,无1例出现意外情况,有5例患者24小时后取出鼻腔填塞物,4例48小时内取出,无1例再出血发生。结论对于鼻窦冲洗液鼻腔冲洗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的患者,给予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可大大减轻鼻腔填塞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缩短其住院时间,既实现了我们的护理目标,也得到了认可,更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窦炎 鼻腔冲洗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荔花鼻窦片治疗急性鼻窦与慢性鼻窦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经检查确诊为鼻窦的患者分为A、B组,A组(急性鼻窦患者,50例);B组(慢性鼻窦患者,50例)给予荔花鼻窦片口服,3片/次,3次/天。7天为1疗程。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为92.00%,B组的总有效率为88.00%。结论荔花鼻窦片。治疗急性鼻窦与慢性鼻窦都有效,但荔花鼻窦片对急性鼻窦疗效较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3%高渗盐水局部冲洗鼻窦各种症状的改善,缓解病人痛苦,对临床中对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0例诊断明确的急性鼻窦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3%高渗盐水250mL冲洗,每天一次,持续1周;对照组无盐水冲洗其余治疗方式相同,在治疗过程的第3天和第7天,分别比较两组鼻窦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的积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对比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急性鼻窦患者使用3%高渗盐水冲洗,对粘膜水肿症状可有效减轻,促进鼻窦引流,抑制细菌生长,并能提高粘膜上皮电渗透性,对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均有良好的作用。

  • 标签: 3%高渗盐水 鼻窦炎 鼻腔冲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鼻窦负压置换术治疗儿童鼻窦疗效。方法将2009年9月~2011年8月我院儿科门诊确诊的鼻窦12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头孢呋辛酯分散片抗感染,0.5%强的松龙麻黄素滴鼻液滴鼻,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鼻窦负压置换,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显效率为38.98%,治疗组的显效率为79.41%,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平均起效时间,总治疗时间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鼻窦负压置换术治疗儿童鼻窦疗效满意,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关注。

  • 标签: 鼻窦负压置换术 鼻窦炎 儿童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慢性鼻窦术后采取电动鼻腔冲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12月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 104例慢性鼻窦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 n=52)术后采用电动鼻腔冲洗法,参照组( n=52)术后予以传统鼻腔冲洗法,对比二组患者的术后鼻腔症状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2周时的鼻塞、流涕、鼻腔干燥、头痛症状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7.69%,显著低于参照组的 30.77%,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98.08%,明显高于参照组的 86.54%,组间对比 P< 0.05。 结论:在慢性鼻窦术后,为患者采用电动鼻腔冲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鼻腔症状、减少并发症,并可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鼻窦炎 电动鼻腔冲洗 鼻腔症状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小儿鼻窦亦称慢性化脓性鼻窦,是耳鼻喉科常见发病,以多粘液或脓性鼻涕、鼻塞、头痛及嗅觉减退或消失为主要临床症状。临床治疗一般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但药物不能直接作用于窦腔黏膜;手术治疗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会破坏鼻窦良好的生理功能,所以对小儿鼻窦应以保守治疗为主。鼻窦负压置换治疗儿童鼻窦起效快、疗程短、效果好,安全性高,现对鼻窦负压置换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小儿慢性鼻窦炎 鼻窦负压置换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硝唑联合鼻负压置换治疗慢性鼻窦。方法将300例慢性鼻窦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0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用克拉霉素口服,清诺喷雾剂喷鼻,0.1%盐酸麻黄素滴鼻液滴鼻,同时行鼻负压置换治疗。对照组只用相同药物治疗,不进行鼻负压置换,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52%,结论甲硝唑联合鼻负压治疗慢性鼻窦疗效显著,痛苦小,患者易接受,值得向临床推广。

  • 标签: 甲硝唑 慢性鼻窦炎 鼻负压置换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慢性鼻窦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由于手术创伤、鼻部黏膜解剖特点等原因,术后会有少量出血或血性分泌物流出,均属正常情况,不要紧张,可以用面巾纸轻轻擦拭即可。如感觉有液体自鼻腔流至口腔(多为鼻内出血或分泌物有后鼻孔流至口腔)请尽量吐出,不要咽下,以便观察出血量,防止误咽导致胃肠道不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鼻窦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急性上颌窦炎无并发症者,在全身症状消退,化脓灶已趋局限化时可施行上颌窦穿刺。

  • 标签: 急性鼻窦炎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20例小儿鼻窦患者,采用负压置换治疗。首次107例,再治疗13例,经过治疗明显缓解,经首次治疗后基本痊愈鼻塞、流涕、头痛症状完全消失。二次治疗后症状消失。

  • 标签: 鼻窦炎 负压置换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置换法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62例患慢性鼻窦患儿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口服罗红霉素+0.5%麻黄素滴鼻液滴注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鼻窦负压置换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随访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研究组1例(3.1%),对照组4例(13.3%)复发,2组治疗后鼻窦复发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鼻窦负压置换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效果显著,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和复发率低,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负压置换 小儿 慢性鼻窦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负压置换术治疗儿童鼻窦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我院耳、鼻、喉科于2011年2月~2013年2月共收治小儿鼻窦患者36例行鼻负压置换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文章分析小儿鼻窦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对小儿鼻窦进行健康评估,重点分析鼻负压置换疗法及探讨鼻负压置换术治疗小儿鼻窦的护理。结果6个月后随访36例行鼻负压置换术患者,33例患儿无复发,治愈率达91.8%。结论鼻负压置换术可有效治疗儿童鼻窦,而做好其护理是鼻负压置换术成功的关键,值得临床参考。

  • 标签: 儿童鼻窦炎 鼻负压置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鼻内镜手术联合鼻腔冲洗液治疗鼻窦的疗效。 方法: 以我院 75 例鼻窦患者 为研究对象,应用抓阄法分成参照、实验两组,分别开展鼻内镜手术联合生理盐水冲洗治疗、鼻内镜手术联合庆大霉素与地塞米松冲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有关时间指标及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肉芽与囊泡出现时间、分泌物夹带淤血时间、黏膜上皮化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 ( P< 0.05)。实验组治疗优良率( 97.30% )明显高于参照组( 78.95% ) ( P< 0.05)。 结论: 在鼻窦治疗中鼻内窥镜手术联合鼻腔冲洗的实践效果较为突出,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鼻窦炎 鼻内窥镜手术 鼻腔冲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鼻内镜联合鼻腔冲洗液治疗在鼻窦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共纳入60例鼻窦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实验组采用鼻内镜联合鼻腔冲洗液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通过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评估治疗效果,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实验组鼻窦通气情况改善比对照组高。影像学显示,实验组鼻窦症程度降低,炎症分泌物减少,影像更清晰。实验组在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联合鼻腔冲洗液治疗在鼻窦中表现出明显优势,能够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影像学表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鼻内镜联合鼻腔冲洗液治疗在鼻窦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共纳入60例鼻窦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实验组采用鼻内镜联合鼻腔冲洗液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通过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评估治疗效果,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实验组鼻窦通气情况改善比对照组高。影像学显示,实验组鼻窦症程度降低,炎症分泌物减少,影像更清晰。实验组在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联合鼻腔冲洗液治疗在鼻窦中表现出明显优势,能够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影像学表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变应性真菌性鼻窦患者联合应用鼻内镜手术及鼻窦冲洗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为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术后鼻腔冲洗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7.37%,对照组84.21% ,P<0.05;治疗前2组症状总评分较高P>0.05,治疗后症状总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变应性真菌性鼻窦患者联合应用鼻内镜手术与术后鼻窦冲洗可取得确切疗效,并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 标签: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鼻内镜 鼻窦冲洗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