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 Chiari畸形Ⅰ型的 MRI诊断,评价 MRI对 Chiari畸形Ⅰ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 65例资料完整的 Chiari畸形Ⅰ型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大孔平面下 5-18mm,其中伴脑积水和脊髓空洞症 2例,伴脊髓空洞症 42例。结论 MRI可清晰显示后颅凹及颅颈交界结构,并可显示颅底及其他发育异常,为诊断 Chiari畸形Ⅰ型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 ] Chiari畸形 I型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hiari畸形Ⅰ型的MRI诊断,评价MRI对Chiari畸形Ⅰ型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5例资料完整的Chiari畸形Ⅰ型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大孔平面下5-18mm,其中伴脑积水和脊髓空洞症2例,伴脊髓空洞症42例。结论MRI可清晰显示后颅凹及颅颈交界结构,并可显示颅底及其他发育异常,为诊断Chiari畸形Ⅰ型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Chiari畸形I型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特征性异常血管形态及其血流的变化。方法对85例B-CS患者的肝静脉、下腔静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结果85例B-CS其下腔静脉狭窄52例,闭塞9例;肝静脉狭窄102支,闭塞61支,其肝静脉间均见多条侧支血管;肝静脉血流经侧支血管流入未闭的肝静脉或经肝尾叶静脉及其他扩张的静脉分流入下腔静脉;下腔静脉闭塞时血流亦可逆向分流入肝静脉。结论肝静脉、下腔静脉狭窄和闭塞及肝静脉间侧支血管形成是B-CS特征性异常血管形态;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依据其特征性异常血管的病变类型、阻塞部位、梗阻程度和范围、侧支循环径路及血流动力学特点准确诊断B-CS,并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Budd&mdash Chiari综合征 超声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hiari畸形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6例经MRI确诊的Chiari畸形患者采用后颅窝减压术治疗,对合并脊髓空洞者,根据脊髓空洞情况,行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结果术后随访0.5~1年,33例患者症状改善,3例无变化;复查MRI示下疝的扁桃体回复15例;10例脊髓空洞形成严重的患者行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后,空洞明显缩小。结论后颅窝减压术及显微镜下解除小脑扁桃体周围粘连,开放脊髓中央管口,恢复枕大池结构,必要时行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是治疗Chiari畸形的有效方法。

  • 标签: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 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Arnold-Chiari畸形的MRI表现,评价MRI对Arnold-Chiari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1年11月我院诊断的68例Arnold-Chiari畸形的MRI表现,这些ACM畸型均经MRI诊断、手术及(或)临床证实。结果68例小脑扁桃体疝入枕大孔平面下3mm~26.4mm,12例3mm~5mm,42例5~10mm,8例10-20mm,6例>20mm。结论脊髓空洞是Arnold-Chiari畸形的最主要并发症。MRI能清晰显示后脑、脊髓的解剖结构,是诊断Arnold-Chiari畸形的首选检查诊断手段。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chiari畸形 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CTangiography,MSCTA)在Budd-Chiari综合征(BC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BCS患者进行CT平扫加三期增强扫描,11例患者在CT扫描后2周内均在DSA下行介入治疗,其中CT图像在工作站中进行图像后处理,其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1例成像均满意,不但清晰显示了肝脏、脾脏的病变,而且也清晰显示了肝静脉、副肝静脉、下腔静脉以及侧支循环血管情况。结论:MSCTA对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十分重要。

  • 标签: BUDD-CHIARI综合征 下腔静脉 血管造影 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对于Arnold-ChiariⅠ畸形并脊髓空洞患者的治疗仍有争论,完美的治疗手术方式还不存在。本文旨在总结Arnold-ChiariⅠ畸形并脊髓空洞患者的治疗手术方法和疗效,寻找合适的手术方法。方法对61例经核磁成像检查确诊Arnold-ChiariⅠ畸形病人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手术适应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患者分别采用术式A单纯后颅窝骨性减压+环枕筋膜松解术(不剪开硬膜);术式B骨性减压同前,“Y”型剪开硬脑膜后,松解粘连的蛛网膜,部分切除下疝的小脑扁桃体,旷置硬膜;术式C在术式B基础上行取自体筋膜或人工脑膜腱行硬膜囊扩大成形术。术式D在术式Ⅲ的基础上行空洞分流术。术式A为未打开硬膜组,术式B/C/D为打开硬膜组。对硬膜开放组与硬膜未开放组病人术后疗效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对硬膜未开放组与硬膜开放组病人术后并发症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两组术后疗效比较(详见表3),经秩和检验(P>0.05),Z=-0.087P=0.931>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经卡方检验(P<0.05),χ2=8.793P=0.003<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打开硬膜与不打开硬膜的后颅窝减压术均可达到治疗Arnold-ChiariⅠ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目的,且疗效无明显差异;未开放硬膜的后颅窝减压术可明显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Arnold-ChiariⅠ畸形 术式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rnold-Chiari畸形围手术期护理的特点与重要性。方法对我院2008.08-2011.08收治的Arnold-Chiari畸形72例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并对手术前后护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手术前后对患者加强护理措施、生命体征监测、体位和切口的管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对Arnold-Chiari畸形手术切除术患者加强手术前后的专科护理,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Arnold-Chiari畸形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Ⅰ型Arnold-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Ⅰ型Arnold-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患者行枕骨下减压寰椎后弓切除联合小脑扁桃体切除及硬膜扩大修补术治疗。结果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低,影像学检查小脑扁桃体下疝消失,大部分患者脊髓空洞减小。结论采用显微手术切除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开放脊髓中央管口,恢复枕大池结构和功能,是治疗Ⅰ型Arnold-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Ⅰ型Arnold-Chiari 畸形 脊髓空洞症 小脑扁桃体 枕大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肝后性门静脉高压--Burial.Chiari综合征的影像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影像检查并依据图像表现进行诊断。结论MRI可以显示CT扫描所见的肝脏表现,急性期肝弥漫性肿大,T2WI上肝脏充血和坏死区表现为高信号。慢性期肝脏的萎缩和尾叶的增大能很好地被显示,肝实质的信号不均匀,是由于局限性的肝脏充血、中央小叶坏死和含水量增加导致长T1和长T2的异常信号,而在T1WI和T2WI上均呈低信号的则是纤维化所致。反转序列显示的低信号是代表充血带,在较短的T2时尾叶有相似的表现。MRI有助于鉴别BCS伴有的肝内病灶。再生结节多表现为T1WI和T2WI上均呈高信号,信号均匀,而肝癌则多表现为T2WI上呈高信号,信号不均。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Chiari畸形患者后颅窝减压及成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8例Chiari畸形行后颅窝减压及成形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症状消失或好转25例,有效率89.29%,无变化2例,加重1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发热、感染、脑脊液漏或皮下积液等。结论后颅窝减压及成形术治疗Chiari畸形效果较好,加强术后护理能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Chiari畸形 后颅窝减压 扩大成形 并发症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