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大肠菌的测定是评价饮水卫生状况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们对水中总大肠菌的检验,多采用“三步乳糖发酵法”(GB5750-85)。此方法操作步骤繁琐,耗时长,需配制大量培养基并要进行大量洗刷、灭菌等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对此方法进行了部分改进,把“纸片法”应用到试验中,在一定程度上简便了操作步骤,并缩短了试验时间,测定结果与“三步乳糖发酵法”比较,符合率99.66%。

  • 标签: 饮用水 大肠菌群 纸片法 测定
  • 简介:粪性大肠菌是总大肠菌的—部分。为了区别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大肠菌和存在于温血动物肠道内的大肠菌,刊各温度提高到44.5℃±0.2℃,在此条件下生长的菌被称为粪性大肠菌。通过对“粪陆大肠菌”的检测可以直接了解水质污染的途径是来自于粪便而不是其它的污染渠道。所以粪性大肠菌的检测更具有它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 标签: 粪性大肠菌群 检测 饮用水 应用 水质污染 总大肠菌群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的是一种水中大肠菌的快速检测方法——酶底物法,并对此方法与多管发酵法对地表水中总大肠菌、大肠埃希氏菌以及粪大肠菌分别进行了比对试验,结果表明(1)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对地表水中总大肠菌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且呈中度正相关(配对t检验t=2.57,0.025〈P〈0.05;直线相关分析r=0.597,0.025〈P〈0.05);(2)酶底物法对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结果与多管发酵法对粪大肠菌的检测结果呈高度正相关(直线相关分析r=0.863,0.025〈P〈0.05)。结论:酶底物法可以有效的检测水中的总大肠菌和大肠埃希氏菌。

  • 标签: 酶底物法 总大肠菌群 大肠埃希氏菌
  • 简介:初步探讨了新型抗菌空气净化装饰材料的抗菌性能、净化VOC性能、净化氨气性能的评价方法。根据所定评价方法检测,抗菌空气净化装饰材料具有很好的抗菌及空气净化功能。

  • 标签: 抗菌 评价方法 装饰材料 空气净化型
  • 简介:以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了所选监测点井水中的氟含量,测得该地区的38口井的井水含氟量都超过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1.0mg/L,井水含氟量在1.0mg/L-2.0mg/L,占10.5%,含氟量在2.0mg/L-4.0mg/L,占23.7%;含氟量大于4.0mg/L,占65.8%。在内蒙的104个8-12岁的儿童中,尿氟含量在1.08mg/L-22.99mg/L,尿氟的平均含量为6.88mg/L,在天津的105个8-12岁的儿童中,尿氟含量在1.08mg/L-22.99mg/L,尿氟的平均含量为6.88mg/L,儿童尿氟处于较高水平。

  • 标签: 尿氟 测定 地氟病 井水 饮用水
  • 简介:“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l0)测定方法—光散射法”己作为卫生部标准正式发布实施。本文介绍了为执行该标准新研制的LD一3C微电脑激光粉尘仪的性能指标和技术特点,并通过介绍激光粉尘仪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的测定实例,说明该仪器在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

  • 标签: LD—3C型微电脑激光粉尘仪 转换系数K 空气 可吸入颗粒物 测定方法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带有可高举至空调送风口的长采样管,具有强力抽气泵的便携式快速颗粒物(PMIO)测定仪器-LD-5C微电脑激光粉尘仪,文章分析了该仪器为了确保达到《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附录C中对仪器性能和质量的各项要求,在仪器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以及强化质量管理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介绍了仪器的检验方法和检测结果以及仪器在现场实际应用的情况。

  • 标签: 室内 颗粒物检测 激光粉尘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