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程中头位难产的识别与临床处理方式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科室进行分娩且临产后经四步触诊法结合B超检查而筛查出的横枕位和枕后位的产妇100例,按照产妇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组内均设置50例研究对象。对照组产妇均给予顺其自然分娩,不给予任何特殊临床处理;观察组产妇给予人工破膜、产妇体位、徒手扩张宫颈和徒手旋转胎头处理。对于两组宫缩乏力的产妇均给予催产素加强产力,行胎心监护。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92.0%,对照组产妇仅为74.0%,P<0.0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潜伏期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先露下降平均速度、宫口扩张速度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组间比较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活跃期观察组产妇的先露下降平均速度、宫口扩张速度,都明显的短于对照组产妇,P<0.0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熟练掌握头位难产的征象,严密观察产程,及早识别头位难产,并及时给予人工破膜、产妇体位、徒手扩张宫颈和徒手旋转胎头等临床护理,可显著降低产程胎头难产发生率,对于确保产妇与胎儿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头位难产 识别 临床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麻醉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麻醉处理方法及治疗结局。结果54例患者均获取良好麻醉效果,诱导过程相对平稳,术后可于短时间内苏醒;未出现术中死亡现象,术后因病情过重或存在严重合并伤而死亡者6例,死亡率为11.11%。结论对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及时全面评估其病情,并依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理麻醉处理方法,给予对症处理可有效降低手术麻醉风险,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麻醉处理 效果
  • 简介:文章以柳州市工人医院深基坑地下停车库的施工工程为例,详细分析了医院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冠梁出现位移情况的应急方案,以及出现位移后的基坑支护详细方案,为同行提供借鉴。

  • 标签: 地下停车库 医院深基坑工程 冠梁位移 钢梁支护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呼吸衰竭护理中的不同护理模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入的58位呼吸衰竭病患,对他们进行包含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康复干预等多种不同的护理模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个病人。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病人在治疗完毕出院生活质量得分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病患出院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并无明显变化。病患对于护理人员的治疗效果满意度高达96.55%。结论在对于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中,通过系统全面的护理,病患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对护患关系的改善有明显的效果。

  • 标签: 呼吸衰竭 综合处理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分析腹部外科引流导管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处理的方法。方法:纳入本院收治的腹部外科需应用引流导管的患者,从中挑选出100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引流导管在临床应用的方法以及防治并发症的相关措施。结果:本次所选100例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在6%(6/100),所有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腹部外科患者应用引流导管时需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对患者护理中可能出现或已出现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机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尽快康复。

  • 标签: 引流导管 腹部外科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提出解决对策。方法2016年10月,进行了一次强化质量管理,针对主要护理风险进行强化管理。2016年上半年,妇产科接待住院对象1975例,2017年上半年,妇产科接待住院对象1880例。

  • 标签: 妇产科 风险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肿瘤内科化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进行一系列分析。方法选取80例肿瘤内科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0)例采用综合处理,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处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满意程度进行分析归纳。结果经护理干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对处理效果的满意度为98.23%,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54.88%,实验组对处理效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内科对化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情绪低落、胃肠道反应、脱发等,采取全方位的综合化疗处理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形成概率,且患者满意度较高,故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肿瘤内科 化疗 并发症 处理策略
  • 简介:

  • 标签: